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三国丧乱之际,人士流移,考详无地。用兵既久,人材自行伍杂进。郎吏蓄于军府,豪右聚于都邑。两汉文治精神所托命的州、郡察举制,一时逆转,而倒退为秦、汉初年之军功得官。要对此种情况加以救挽,于是有魏尚书陈群之“九品官人法”。材料表明了当时(     
A.汉代察举制的弊端逐渐显现B.曹魏时期按照门第选拔官员
C.九品中正制是当时最优选择D.社会变迁推动选官制度变革
2 . 汉朝时期各级吏员都要接受考课,郡国在每年年终时要派官员赴京报告生产、税收、财务、户口、刑狱等情况,并接受考课。尹湾汉墓出土的《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所记迁除实例约110多个,其中标明“以功迁”的有70多例,占65%。这表明此时(     
A.官吏升迁基本依据考课B.统治思想追求儒法杂糅
C.官员选拔主要依据功绩D.治国理念渐趋务实功利
2023-08-18更新 | 639次组卷 | 4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授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它的实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等大都出自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我国的科举制度对世界影响深远,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是?其选拔官员的方式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4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此处评价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     
A.军功爵B.分封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东汉时期部分获乡论支持者仕进途径表。该史实可用来说明东汉时期(     
A.地方舆论影响人才选拔B.察举制度渐趋衰落
C.乡论成为选官主要依据D.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2022-12-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B.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彻底瓦解了地主豪强势力
7 . 下列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选官制度是(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2-11-2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汉官仪》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

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材料体现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趋势。
9 .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该制度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朝廷在各地设立中正官,其中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同时规定中正官只有品评权,任命权由朝廷作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A.保证了地方官员清正廉洁B.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局面
C.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D.提升了寒门庶族地主的地位
10 . 下表为汉武帝时期部分官员的任职及学术研究方向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姓名官职学术方向
公孙弘丞相学《春秋》杂说
主父偃丞相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张欧御史大夫治刑名
韩安国御史大夫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邹田生所
汲黯主爵都尉学黄老言……然好游侠
郑当时大农令以任侠自喜……好黄老言

A.官员任用灵活务实B.阶层流动明显加快
C.无为而治继续推行D.学术研究自由开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