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晋文公召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这种写法,被称之“春秋笔法”。由此可见“春秋笔法”(     
A.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B.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
C.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D.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
2022-07-07更新 | 1055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选考)
2 . 周初的革命者从牧野之战“前徒倒戈”的事实中,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A.儒学居于统治地位B.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3 . 中国古代刑法起初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但到春秋后期,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这反映了统治者
A.出于形势所迫实行依法治国
B.非常注重寻找权力合法的依据
C.适应现实需要调整统治方式
D.接受注重道德规范的儒家思想
2016-11-27更新 | 295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历史试题
4 . 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这表明孔子主张(       
A.省刑慎刑B.废除刑法
C.先礼后刑D.刑罚得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