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中外法律制度】
中国西方
公元前536年,《铸刑书》: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引发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公元前450年左右,《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维护平民的利益。
公元7世纪,《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公元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蕴含平等、公正、保护私有财产等内容,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
1374年,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1215年,英国《大宪章》:确立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
1646年,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以德教化,以刑粥教”,要求立法用刑宽严适中。1689年,《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法律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 . 古代罗马一位农民向法庭申诉,称他的邻居在屋顶上喂养鸽子,这些鸽子飞到他的田地上吃掉了作物。问题在于,鸽子属于野生动物,法律规定野生动物属于公共财产。最终,法院裁定邻居需对鸽子造成的损失负责,尽管鸽子本身并不属于邻居所有。这体现了罗马法(     
A.注重诉讼程序的规范B.对私有财产给予尊重和保护
C.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D.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2023-12-22更新 | 36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4 世界近代史(选必贯通部分)(3大考点9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3 . 20世纪初某国的法官们接到案件后,一般首先想到的是,该案属于哪一个法律部门,在该部门中有哪些有关的法律条文。然后他们找出这些法条为依据,实行判决,便大功告成。至于同类案件以前作出过哪些判决,可以在所不问。该国最有可能是(     
A.英国B.美国C.印度D.法国
4 .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必须在执法官面前使用一定的套语提出其请求,从而启动诉讼过程。在涉及财产转移问题时,古罗马的相关法律也明确要求在取得所有权时需要有成年见证人在场,对土地等财产占有时间也有着明确的时效要求。以上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强调法律实施的程序性B.服务于宣传伦理与教化的要求
C.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D.侧重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2023-12-01更新 | 250次组卷 | 6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选必三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知识串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民法典》的出台,绝非一人的功过得失,它是整个资产阶级所取得的法律成就,而法国大革命吹响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代号角。可以说,《法国民法典》以法国大革命为“催化剂”,而又成为保卫法国革命成果的“权利书”。《法国民法典》在大陆法系民法发展史上独一无二、它推动了大陆国家以至世界各国的法典化运动。它的成就之一正是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另一功绩是它的理性色彩,尤其真正具有革命意义的,是确立了财产法方面的诸多原理原则。众所周知,近代民法三项基石性的原则——所有权绝对、契约自由和过错责任原则,是《法国民法典》对于人类法律史的伟大贡献,值得大书特书。

——摘编自张洪波《〈法国民法典〉:世界民法典的先驱与垂范》

材料二   如果从历史维度观察,我国民法发展与社会及法制建设是基本同步的,从清末改制开始,到北洋政府,再到南京政府皆为对同一未竟事业的延续。然而,国家取得独立后,民法起草作业曾经几次启动,但又随之几次中断。迄至改革开放,法制建设才又被提上了日程。改革伊始,长期计划经济的束缚,引发了一场有关经济法和民法调整对象的激烈论争,后来分别有了1981年的《经济合同法》和1986年的《民法通则》。从立法进程而言,确乎可以认为《民法通则》在民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民法的崛起。在这一进程中,学者的努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真正推动民法发展的力量“从根本上讲,是迅猛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之社会实践本身”。

——摘编自辜明安《反思与展望:改革以来中国民法发展刍议》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528日通过,自202111日起施行。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五号主席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法国民法典》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改革以来推动我国民法发展的原因。
6 . 有学者指出:“在法国法制史上,伟大的名字不属于法官而是属于学者(法学家),而英国则正好相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大陆法系比英美法系完美B.英法两国对主要法律渊源认识不同
C.法国法官比英国法官素质低D.法国法官掌握法律的解释权
2023-10-19更新 | 2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2(第1-14课)-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选择性必修1)
7 . 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法学家主要从事法律解答、契约编撰、指导诉讼和著书立说等活动。他们的活动不带有任何权威性和强制性,但实际上这些活动很容易得到立法者和审判人员的认可。这说明早期的罗马法(     
A.内容广泛,兼容并包B.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
C.程序烦琐,契约至上D.立法和审判力求民主
8 . 《拿破仑法典》在调解劳资纠纷方面,更多地听从投资方提供的证词和证据;在家庭问题上强调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必须服从。这表明《拿破仑法典》(     
A.确立了大陆法系B.打上了时代印记C.维护了封建父权D.代表了贵族利益
2023-10-04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周年热点11 拿破仑称帝42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9 .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法在西欧遭致漫长的冷遇与沉寂,这不是罗马法满足不了日耳曼人社会的需要,相反是日耳曼人的社会无法满足罗马法需要的条件。这说明罗马法(     
A.成为欧洲普通法系的源头B.与日耳曼的传统水火不容
C.适应商品经济社会的需要D.过于注重繁琐的司法程序
2023-09-23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一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10 . 古罗马居住权根源于罗马法的遗嘱继承制度,规定家主以遗嘱的方式为弱势、无住宅的家庭成员或准家庭成员设立占有使用住房的权利,居住权被严格限制转让,不得赠与或继承,仅在特定条件下居住人才可将住宅出租。这反映出,罗马法(       
A.人文与理性精神共存B.对西欧法律影响深远
C.与财产继承关系密切D.限制贵族的经济利益
2023-08-3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07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