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各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民族关系从夷夏之辨走向华夏认同。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一度被尊称为“天可汗”。辽宋夏金时期,与这一时期的战争相比,各民族之间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元朝大一统的重建,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主要特征。
2022-01-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民族交融·民族认同

材料一   在古代历史中,“中国”一词常指居于中原地区的汉族政权,往往成为长城以南中原王朝政权的代称,如汉司马迁“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辽宋夏金政权并立时期,随着辽金等政权的发展,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多以“中国之主”自居,辽金王朝内部的汉族知识分子多以本朝为“中国”,如辽代的刘辉就在其奏折中以辽为“中国”,称“西边诸蕃为患,士卒远戍,中国之民疲于飞挽”。金代的统治者更是频频以“中国”自居。金海陵王时,太后就曾以“兴兵涉江、淮伐宋,疲弊中国”为由劝谏海陵王停止征战。辽金王朝的统治者自称“中国”,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扩大到辽金统治之下的东北和西北地区,汉族与契丹、女真、蒙古等诸多民族生活在一起。“中国”一词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共有的政治符号,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代名词。

——摘编自郑炜、崔明德《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1)与前代相比,辽金时期“中国”一词的内涵发生了怎样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①(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善谈《左》《老》,尤精释义。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摘自《魏书·高祖纪》

②(唐太宗认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摘自《资治通鉴》

③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对喀尔喀土谢图汗、车臣汗的诏书中称:“朕视天下为一体,率土之人,靡不抚恤。”1685年,在对议政王大臣的诏书中称:“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俱同一体。”1704年,在对大学士的上谕中称:“朕于满洲、蒙古、汉军、汉人,视同一体。”“顾念长治久安,务在因俗宜民。”

——摘自《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2)从上表所列三位历史人物中任选其一,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具体史实,围绕“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主题说明他作出的贡献。
2024-01-17更新 | 6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年以妥协为主的隐忍战略,为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但也存在边境饱受侵扰等弊端。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为汉武帝反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提振国威,汉武帝改变了柔弱的边防政策,大规模开疆拓土。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汉朝的边疆地区得以稳固和发展。

——摘编自王玉冲《汉武帝治边方略》

材料二   唐朝治边思想是对汉末以降几百年间民族冲突与融合进程中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唐皇室在治边思想上有较少的夷夏意识。唐高祖提出要“追革前弊……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治边指导方针。唐太宗曾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怀之以文德的羁縻之策是唐朝在确立“君臣之位”光环下统驭边疆的手段。唐朝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落,边疆地方势力开始抬头,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摘编自刘俊珂《汉唐西南边疆经略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王朝治边政策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治边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策略。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晋之渡江也,遗中服之雅俗,据吴人之旧土。齐梁之后,风教荡然,危弱相承,礼刑不立,五代四姓,浸微以灭,上无所授,下无所归,虽欲正之,人谁适从!魏氏先实漠北,控弓朔、代,南平燕赵,遂通秦凉。出令作法,变风迁俗,天地有奉,生人有庇,且居先王之位,宅先王之国,子先王之人矣,则是夏禹之出东夷,文王之祚西羌,爰集大命,以抚方夏。《诗》、《书》所载,谓之何哉。前世大儒断南北之疑者,所以正魏也。

——摘自(北宋)张方平《南北正闰论》

材料二   至北宋时期,石介(北宋初期学者)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

——摘编自郑炜 崔明德《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经(金代)郝经的阐发,元人的“中国观”完备形成,其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包括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包括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时期中国观的新变化。
2023-07-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上的“中国”一词含义较多,大致进程如下:

西周


时期
青铜铭文中最早出现“中国”一词,指天子所居之城或“王畿”地区,即周人的政治中心;或以洛阳居“天下之中”,称为“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了民族名称即华夏族的含义,与“蛮夷戎狄”等相对,且华夏族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如原被视为“蛮夷”的秦、楚,在战国时期逐渐成为华夏族,其分布区也因之成为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中国”。
汉代将汉朝所统治区域视为中国,常与西域的一些国家对举。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中国”一词仍是华夏族和汉族、汉朝核心控制区的含义。
魏晋南北朝
隋唐期
“中国”一词多指汉族、汉族政权及汉族分布的中原地区,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拓跋魏认为自己才是中国的正统,反而把汉族建立的南朝叫作“岛夷”。唐代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把所有政权和民族都作为一体,仅有南北之分,但都是“中国”。
宋元时期宋人只把宋朝看成“中国”,把辽、金、元等看成夷狄,但辽、金、元则常常自称“中国”。元朝的脱脱主持撰修前朝历史时把辽、金、西夏等国与宋朝一样,都看成“中国”的王朝。
明清时期明朝官私文献中涉及与海外国家和民族交往的语境之下,“中国”一词开始具有国家的含义。晚清时期,传统的国家观即“华夷观”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中国”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质的变化。

——摘编自龙晓燕、王文光:《地域、民族、国家:“中国”一词作为国家名称的历史过程述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中国”一词含义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校高二(1)班以“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以个人探究、小组合作、班级研讨会等方式,认识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加深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了解。全班分为三个小组,每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各小组分别探讨如下问题

A.国家统一:探讨中国走向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历程。通过了解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不同历史阶段,认识统一是主流,是历史的大势。

B.“要在中央”:探讨中央集权与大一统的关系。整理不同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力量强弱变化的资料,分析中央集权对保持大一统的作用。

C.郡县体制和固俗而治:探讨历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大一统的影响。通过了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以及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了解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形成的运行机制。

请任选一个问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以中国历史上一个时期或多个时期为例,自拟题目,进行阐释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全国·模拟预测
7 . 唐朝蕃将普遍改写谱系、祖籍。李楷固本为契丹人,但自称是李陵后人;安兴贵本为西域胡族,却与轩辕氏搭上关系;吐谷浑王慕容氏是鲜卑人无疑,却攀上射日英雄后羿。与此同时,他们的心态、思想渐起变化,洞悉儒家教化,崇尚忠君爱国,讲究孝道文雅。这种现象说明
       
A.中华的观念得到认同B.少数民族加速封建化
C.各民族接受儒家思想D.唐朝民族政策开放
2023-12-05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三则关于中国古代服饰赏赐的史料。根据以下史料,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汉时赐衣帻、朝服、鼓吹,(高句骊)常从玄菟郡受之。《梁书·东夷传》
车师前部王弥窴、都善王休密驮朝于坚,坚赐以朝服。《晋书·苻坚载记下》
靺鞨渠帅度地稽“悦中国风俗,请被冠带,帝嘉之,赐以锦绮而褒宠之”《隋书·风俗传》
A.服饰赏赐的数量和频次可以体现古代王朝的实力变化
B.《梁书》为唐朝人所作,所记载汉代诸情形可信度低
C.服饰制度体现了中国王朝兴盛繁荣、万邦来朝的景象
D.服饰赏赐是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的一种手段
9 . 中华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交融互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和夷狄虽有冲突,但就种族、血缘而言,则华夷往往存在联系。以婚姻为例,双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如晋文公之母为戎女,其妻亦为狄女。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春秋战国,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喻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一》

材料三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要求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

——摘编自中共二十大报告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出现的重要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汉、唐、元在西北边疆管理上的制度性举措。用一句话概括元朝在边疆管理上呈现出的特点。
(3)结合所学,写出改革开放后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的法律性文件。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宝贵经验。
2023-06-2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冯友兰认为从先秦以来,中国人鲜明地区分“中国”或“华夏”与“夷狄”,这当然是事实,但是这种区分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不是从种族上来强调的。《春秋公羊传》也记载了儒家论述“夷夏互变”的大量历史案例。可见,是夷狄还是华夏,依据在于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化而转移,这种依文化辨华夷的观念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能够通过文化学习相互交融、凝聚。

——摘编自张刚、伍雄武《中国古代民族观与中华民族凝聚》

材料二   唐朝初期的统治者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总结了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边郡县,南北朝置左郡右县的历史经验后,首创了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方式一羁縻府、州,先后设立羁縻府、州、县共有八百多个。加授各族首领担任羁縻州的都督、刺史等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这些都督、刺史都必须由中央政府任命,同时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取消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原有的“可汗”称号,从而保证了中央政府统治和行政管理的统一,避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立与分裂。

——马敏、钱晓芳《论唐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材料三   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基本手段、基本政策和根本立场“没有变”的执政底线,但是又深谙“与时俱进”的重要性,紧密结合中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不断完善民族政策,并且产生了诸多新“变化”。

——高向东、高鹏飞《变与不变: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百年演进与规律探赜》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的民族观,并简要分析这种民族观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唐朝推行羁縻府州制度的原因及该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并从法制建设、民族工作主题、民族工作新内涵三方面简述该政策在1978年以来“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