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11~13世纪,欧洲主导下的地中海世界复苏,欧洲进入商业复兴时期,进入与印度洋的交流繁荣期。威尼斯、热那亚等四大航海共和国兴起,成为海洋贸易的急先锋。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欧洲民族国家崛起B.阿拉伯帝国的衰落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大西洋贸易的兴起
2024-05-3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中世纪的西欧具有如下所示的三个历史性特质。其意在说明中世纪西欧(       

否定性

拒斥帝国形态,否定拜占庭为罗马帝国正朔与东正教为基督教正宗

生成性

生产自我系谱,基于地域族群共同体的表达

排他性

区隔其他族群,以方言打破了拉丁语“大一统”的格局
A.封君封臣制逐渐走向瓦解B.蕴含民族国家形成的要素
C.宗教改革推动了思想解放D.出现王权与教权并立格局
2024-05-2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八校联考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易十四(1638——1715)……初步实现了政治、司法和财政的统一,把系统的地方封建贵族最终降为中央政权的附庸,使之不再构成民族分裂的隐患。在专制王权卵翼下并借助重商主义而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则逐渐形成堪与两个特权等级角逐的政治力量……然而,由于路易十四多年从事领土扩张……长期的征战损害了民族经济生活;工业发展落后与英国,贸易和航运远不如荷兰,广大农村呈现停滞景象。法国的创伤被掩盖在“太阳王”的桂冠之下……愈加激发了一部分先进人士追求信仰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从而催促了“启蒙世纪”的诞生。

                                                                             ——摘编自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进入马德里,以解放者的姿态对居民说:“我取消了异端裁判所……我取消了封建特权……一切特殊的裁判权都是攫取的,是违背国民权利的”。西班牙神甫与居民的对话:“我的孩子,你告诉我你是哪国人?”“感谢上帝,我是西班牙人。”“谁是我们幸福的敌人?”“法国人的皇帝。”

——摘编自米涅《法国革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路易十四时代推动法国民族国家进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和欧洲政治形势的影响。
4 .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昔日强大的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羸弱不堪,荷兰与瑞士被正式承认为独立的国家,法国则强于西欧,瑞典傲视欧洲东北部,新教德意志逐渐崛起。由此可知,这场战争(     
A.消除了天主教在欧洲的政治影响B.确立了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
C.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D.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理论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中世纪的西欧具有三个历史性特质(如表)。该学者意在说明中世纪西欧(     
否定性拒斥帝国形态,否定拜占庭为罗马帝国正朔与东正教为基督教正宗
生成性生产自我系谱,基于地域族群共同体的表达
排他性区隔其他族群,以方言打破了拉丁语“大一统”的格局
A.集权程度相对有限B.蕴含民族国家形成的要素
C.传统文化逐渐消解D.出现王权与教权并立格局
6 . 拿破仑战争大大减少了德意志和意大利政治单元的数量。维也纳会议后,德、意两地都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推动统一的精英运动。这可以用来说明,拿破仑战争(     
A.激发了德、意的民族意识B.冲击了维也纳国际秩序
C.导致了德国和意大利统一D.传播了欧洲一体化思想
2024-03-3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美国法学家沃格林认为,宗教改革使人们逐步认识到,由基督教的人所组成的制度上的统一体,已经无可挽回地倒塌了,新的共同体代替基督教的统一体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沃格林意在强调,宗教改革(     
A.打破了基督教会的精神垄断B.推动了欧洲统一的进程
C.提高了中世纪世俗王权地位D.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8 . 842年《斯特拉斯堡誓言》使用法语书写,标志着以法兰西岛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正式形成,法语官方语言地位则在16世纪得到确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国家对语言的干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政府出台了十几部有关语言的法律。这推动了法国(       
A.民族认同观念的强化B.国家统一历程的加快
C.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D.民主政治进程的开启
2024-02-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805年12月奥斯特里茨之战,反法联军惨遭失利,拿破仑乘胜向德意志北部进军。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在学校礼堂对祖国同胞发表了连续十四次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慷慨陈词:“当着诸位面前发誓,或者同祖国一起自由地活着,或者随同它的灭亡也一起死去”。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     
A.铲除了封建势力B.民族国家的形成C.民族意识的增强D.加入维也纳体系
2024-01-30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海安市实验中学、句容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欧洲中世纪,法兰西人仅仅指的是法国贵族。但在大革命时期,面对欧洲反法联军的入侵,革命者宣称保卫法国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责任,法国人与法国公民这两个概念密切地联系了起来。这一变化表明(       
A.宗教改革强化了民族认同观念B.法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增强
C.大革命促进法国民族意识觉醒D.启蒙运动为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