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75次组卷 | 15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2022-07-14更新 | 5241次组卷 | 4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2023届高三11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3 . 16世纪初,中国金银比价是1:6,欧洲是1:12,日本是1:10。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一现象(     
A.反映了清朝初年商品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发展
C.源于新航路开辟致金银汇率波动D.推动了中国海禁政策的实施
2023-03-09更新 | 1563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公元221年三月,曹丕下令复行五铢钱,但当年十月即因谷贵而“罢五铁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时(239年),“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这一措施客观上(     
A.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商品交流
B.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C.导致曹魏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危机
D.促使政府减轻金属铸币的重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如图是清朝时期的一种票据,由天祥钱庄发行。这一票据(     
A.是研究庄票的原始史料B.由晋商经营的票号发行
C.类似于现代的汇票D.可代替现金在全国流通
2022-11-18更新 | 101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关于IMF的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致力于改善各国基础设施建设B.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帮扶对象
C.维持有序汇兑并避免汇兑贬值D.投票规则致危机管理难奏实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7年2月成立的湖北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早的农村信用社,由农民协会管理和监督现金的使用,并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货币(见下图)。据此可知,该社
A.体现中共掌握金融自主权的尝试B.反映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
C.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D.巩固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成果
2022-03-05更新 | 790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二战后,美国是实施经济制裁频率最高的国家,经济制裁已成为美国的首选解决方案。下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据图可知(     

A.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呈现正比关系
B.二战后次数增加反映了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确立
C.1970年后美国单边制裁政策逐渐让位于多边制裁
D.1970年后次数增加与其主导的经济体系瓦解有关
2023-08-31更新 | 625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一千六七百文。这种状况的出现(     
A.加重了中国人民经济负担B.源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C.是白银货币化的必然结果D.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2022-10-07更新 | 1330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