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普国尖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针对全国各地税制极不统一的情况,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全国税制的决定》,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建立。1953年起,为了使税收制度适应新形势,依据“保证税收,简化税制”的精神,国家对原来的工商税收制度作了若干合理修正。

——蔡秀玲《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税制的沿革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有何变化,并且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过渡时期税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
A.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2023-06-10更新 | 443次组卷 | 3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厘金是清王朝于1853年对几乎所有商品开征的一种商品贸易税。所谓“厘金”主要是对过境商品进行征收。厘金最滥时期,全国厘卡一万多处,密集地区,几十里地就设置多个厘卡,过境商品层层扒皮。货物逢关抽厘,税率较高且重复征收。厘金的实施(     
A.抵制了外国商品的倾销B.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发育
C.瓦解了传统的自然经济D.冲击了清政府的海禁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清朝实施摊丁入亩,即将一省总丁银平均摊入地亩田赋之内统一征收,表格反映的是直隶地区摊丁后负担的变化。这体现出(       

直隶十府五州通省摊丁后负担变化表。(单位:两)

府、直隶州

顺天府

水平府

天津府

大名府

……

总计

原征丁银

36264.76

26783.24

8278.37

47188.41

……

400171.7

摊入丁银

26903.77

14357.44

17183.69

56760.58

……

404854.9

A.赋役制度设计的合理调整B.永平府农民赋税负担最轻
C.白银货币化助推赋役变革D.天津府地区相对丁多地少
2023-05-31更新 | 361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早在195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具体方案就曾有拟定,但直到1980年才有了新中国第一部个人所得税法。对此.有人解释说,当时中国个人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着一定的供给制成分。据此,中国长期未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B.居民贫富差距并不明显
C.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D.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有限
2023-05-21更新 | 538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唐以后,因两税法的实施,政府已不再通过户籍制度对农民迁徙进行严格的控制,一些地区出现了“茶户”“园户”“橘园户”“础户”“卖麸家”“卖菜家”等专业户。据此可知,中唐以后(     
A.农民获得了自由迁徙权B.赋税制度影响区域经济结构
C.两税法推动了坊市分离D.商业税收成为主要财政收入
7 . 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纳税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其他所得。该法的出台(     
A.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B.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C.有助于社会经济活力的释放D.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差别较大
8 . 两税法实质上就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是不再区分土户(本贯户)客户(外来户),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据此可知,唐代两税法的实施折射出(     
A.政府严格控制户籍B.人民生活的富庶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社会矛盾的缓和
2023-05-07更新 | 250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历史学者冯天瑜认为“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大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据此可知,均田制的实行(     
A.推动了选官制度转型B.解决了人口土地矛盾
C.抑制了藩镇割据形成D.保证了两税法的推行
10 . 诏敕是皇帝于施政过程中发布的“王言政令”,是具有最高权威的下行政治公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内容
贞观初年唐太宗诏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已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天宝年间唐玄宗诏曰:“明经先试贴经,次试经义,最后试策;进士先试贴经,次试诗赋,最后试策。”
建中元年唐德宗诏曰:“诸道宜分遣黜陟使,观风俗,问疾苦。自艰辛以来,征赋名目繁杂,委黜陟使与诸道观察使、刺史,计资产作两税法。”
根据材料,以“制度创新与隋唐鼎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