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赋役政策演变简表

时间内容
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令各地进行人口和财产申报,编制黄册(户籍)和鱼鳞图册(地籍),规定“坐图还粮”和“按册籍以定差役”。
明朝宣德年间周忱创里甲银,“税粮之外,每石加征若干,以支供办(杂役),名‘里甲银’”。
明朝正统年间浙江、江西、湖广等省的部分税粮,按一两四石的比价,折收白银,叫作“金花银”。
明朝万历年间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
清朝入关之初下令编制户籍,仍称“黄册”,又立鱼鳞图册,作为征收赋役的依据。
清朝康熙年间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浙省近来各州县竞不从人起丁,而从田起丁”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下旨“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元年(1723年),据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摊丁入地”“征派地丁银”先在直隶,继而向全国推行。
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2-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南京国民政府从1928年12月7日开始,先后颁布了四个国定税则,受此影响,我国主要进口商品所占比重发生了下表所示的变化(单位:%)。这一现象表明(       
商品名称1929年1936年
棉制品14.21.9
煤油5.24.2
5.42.9
面粉2.60.5
木材1.63.2
染料颜料类2.23.3
机器1.86.4
车辆0.95.4
金属及矿砂5.411.4
1.91.1
A.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B.关税自主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C.中国未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D.对外贸易逆差已经转向顺差
3 .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考古遗址发掘出了数万件文物,经确认,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有铭文的银锭计45件。其中三枚记载铭文如下。江口沉银说明(     
湖广衡州府耒阳县征完万历二十六年分艮(银)太仓银伍拾两,万历二十六年五月。
衡阳县征完崇祯十五年分轻赍艮(银)伍十两,艮(银)匠刘永。
云南布政使司解崇祯拾肆年分,新饷禳项银伍拾两,差官李光先,银匠高士俊
A.财政货币化已成为事实B.南方民间经济交流频繁
C.明朝苛捐杂税负担沉重D.四川成为漕运中心之一
2023-12-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摊丁入亩被誉为“从古未有之善政”。雍正九年,湖北省钟祥县发生一起“聚众抗粮”事件,民变因反对摊丁入亩而起。湖北巡抚王士俊认为由丁银通省均摊方式增加了民众的负担而引发。其后,“乾隆四年奉汇将江夏等十九州县于钦奉恩诏等事案内题准,应征原额丁银各就本州县情形各归各项摊征”。该事件反映了摊丁入亩实施(     
A.实际上增加了农民负担B.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
C.要因地制宜选取丁银摊征方式D.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5 . 【社会发展与赋税制度】

材料一   对夏、商、西周三代的赋税制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后发现:三代以农立国……井田制下,以地籍定户籍,土地税成为国家赋税收入的主体……自商代始,井田制出现,藉田以力,以力代赋成为新的主要的赋税征收方式……《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刘子言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费开支不小,从商代始,实行兵农合一制度。因而,赋税征收中租赋与军赋并举……赋税征课,据孟子所说均为什一税率。“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正如马克思所指的:“象亚洲那样,国家既作为土地所有者,同时,又作为主权者而同直接生产者相对立,那末,地租和赋税就会合为一体。”

——傅文《从贡、助、彻看夏、商、西周的赋税制度》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一系列方式侵入我国经济的各个角落。这一时期,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尚处于发展中,经济畸形发展,田赋仍然是赋税的主要内容,但是出现了关税、盐税等新的内容。辛亥革命的出现,给中国封建制度一个沉重的打击。北洋政府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出现了“民族工业的春天”。商业税收也被纳入了赋税收入中,并且占有一定的比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结束了北洋政府割据的局面。政府对赋税制度做了一些调整和改革。抗战期间,大片领地沦为日寇的占领区,主权无法恢复,大量的赋税收入被侵略者掠夺。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又陷入三年的内战之争,战争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创伤。

——赵永文《中国近代赋税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西周三代赋税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赋税收入的主要构成,并分析近代赋税制度产生的背景。
6 . “农民获得了更多迁徙和土地经营的自由,对山区开发和经济作物发展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故明清两代,棉、麻、桑、蔗、烟、茶、兰靛、果蔬等经济作物得到很大发展。”由此可知,明清经济作物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赋税制度的变革
C.手工业进一步发展D.高产作物的引种
7 . 明代前中期,夏秋两税主要以稻麦形式征收,其中稻谷(米粮)的数量渐趋减少。隆庆元年(1567年)年底,太仓应支官军俸银135万两、边饷银236万两、补发年例银182万两,而太仓所存现银仅130万两。材料有助于解释晚明(     
A.官员的俸禄开始货币化B.募兵制弊端的全面凸显
C.江南弃农经商的普遍化D.推行一条鞭法的必要性
8 . “士农工商”较自由发展,主要是在晚唐到清的多数时段,其中又以晚唐两宋最为典型。晚唐时期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两税法的推行B.中央集权的加强C.科举制的完善D.抑商政策的实施
9 .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针对地方隐匿耕地数字、私占人口的行为,推行“度田”即令地方丈量耕地、核实户口,但未能严格执行,其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遭到破坏B.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
C.地方官僚督办不力D.建国基础是豪强地主
10 . 明朝在嘉靖中期后陷入困境。一方面,政府需支出的“京运年例银”400 余万两,相当于国库太仓每年收入白银数量的总额;另一方面,“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终至国家税收严重不足。为此,张居正将实物赋税和直接力役改为货币赋役。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     
①是在较为严峻的财政形势下进行的               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民与市场的结合
③从本质上反映了白银货币化的趋势               ④损害豪强地主的利益而未能缓解矛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2-14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