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设“土均”之职,“掌平土地之政,以均地守,以均地事,以均地贡”。商鞅变法提出“赋税平”的税赋改革原则,认为“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东汉末,曹操颁布的《收田租令》规定,任何人都必须按照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和户口交纳田租、户调,“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将耕牛、奴婢等都纳入税赋征收的参考依据中。唐朝中期推行的“两税法”,确定了按能力承担税赋的原则。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等,基本上延续了“两税法”的思路。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材料二   国民政府财政部认为过于依赖间接税的税收结构并不合理,应建立以所得税、遗产税为主的直接税体系。1936年7月,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所得税按营利事业所得、薪给报酬所得、存款利息所得三类开征。同年10月1日,公务人员薪给报酬所得税率先开征。1937年1月1日,营利事业及存款利息所得税也全面开征。1943年1月,政府公布《财产租赁出卖所得税法》,将所得税扩展到财产税类别。1943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所得税法》,提高了起征点,但同时也提高了税率,强化了罚则。据统计,1937—1940年,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占比由4.15%上升到16.34%。

——摘编自魏文享《近代所得税的税制演变与征收实践》

材料三   2008年,中国正式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法》,主要着力点在于在开放环境下保障内外资企业公平的税收环境,内外资企业无论在税率、税基,还是税收优惠、纳税期限等多个方面均给予了统一。其中,将区域性税收优惠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仅保留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地区以及西部大开发等有限的区域性税收优惠。由此,中国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税收制度,建立了税收法定主义的宗旨和与国际接轨的税收制度。

——摘编自李旭红《40年税改实践,中国逐步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收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直接税体系得以建立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08年中国改革企业所得税的意义。
昨日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11月,首届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精神,拟定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等文件,明确规定了新中国的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务机构组织等一系列重大原则。随后,政府决定在全国统一开征14个税种,含工商业税(包括坐商、行商、摊贩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遗产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筵席、娱乐、冷食、旅店)等,初步形成了以货物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其他税种为辅,在多环节课征的复合税制。

——摘编自刘尚希等《新中国财政史》

材料二   1978年,中国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9%(比1952年下降了10.3个百分点)、14.2%,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在税收收入中,货物和劳务税收占 83.6%,比 1952 年上升了 34.9 个百分点;所得税收入占10.4%;财产税收入占0.2%;农业税、牧业税收入占5.5%,比1952年下降了 22.5个百分点。

材料三   据初步统计,2018年,中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85.3%、17、4%。在税收收入中,货物和劳务税占50.8%;所得税收入占 35.1%。

——材料二、三均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统一税制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税收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唐书·杨炎传》记载规定“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宋政府将全国版图内的州县民籍划分为五等,规定“天下闰年造五等版籍,有五等丁口籍,此五等户皆为主户”,“或以税钱贯百,或以地之顷亩,或以家之积财,或以田之受种”。这体现了(     
A.土地兼并问题得以缓解B.人口瞒报现象的改善
C.征赋方式发生重大调整D.户籍管理的日趋科学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嘉靖末,行一条鞭法,夏税、秋粮、均徭、里甲、雇募,一条总征之。使一年而出者分为十年,及至所值之年一如余年,是银力二差又并入于两税也。未几,杂役仍复纷然。故一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清廷在财政上实行“原额主义”,即中央设定一个固定的标准,监察税收完成情况。中国缺乏对人口增长的正确认识,仅关注其带来物资紧张、物价上涨等结果,将维持原额视为“善政”;原额主义在当时水平低下的行政管理下满足了财政方面中央集权的要求……帝国的财政体系中存在两种并行的制度和收支:法定财政收入(正额财政),以及法定之外“或公开或私下的不明收入”(正额外财政)。国家分配给基层的经费,往往入不敷出,不得不用附加性、追加性课税来解决,“中饱”“陋规”等私下捐赠,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大财源。晚清之前,政府收支大体平衡。鸦片战争前,户部存银不足2000万两。1858年,户部存银仅5万两,难以维持各部运行。

——摘编自岩井茂树《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材料三   英国近代税制的奠基石是土地税,直接动力则是沉重的债务压力。在英法战争、北美独立战争、滑铁卢战役后,英国债务总额高达8.2亿英镑。为开辟财源,英国形成了包括多税种的复合税制。一战后,英国近代税收制度基本定型,出现了涵盖国税和地税的税收体系,出台了《印花税法》《石油税法》《增值税法》等法案,适应且促进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膝淑娜《税制变迁与英国政府社会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推行“原额主义”的内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中英两国的税收制度。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对国家税收制度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试卷 -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朝代

兵役制度

征召形式

夏、商、周民军制,也称兵民合一制平时只保持少量由奴隶主贵族组成的卫队,负责王室的警卫。战时临时召集三公贵族和平民出征,大多数平民出身的成年男子平时务农,战时出征,故又称为兵民合一的兵役制度
战国、秦、汉征兵制,也称义务兵役制实行郡、县征兵制,按郡、县、乡、里等行政体系征集兵员,农民成了主要征集对象。秦国规定,凡17岁的男子须向官府登记,称为“傅”。傅籍后,须服兵役两年。东汉末年,由于边事和内乱,征兵困难,征兵制逐渐为募兵制所代替
三国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为兵。这种兵家户籍不属郡县,而由军府管理,称为“士家”“军户”。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只有得到赦免才能取得平民的身份
唐代府兵制唐朝选拔府兵的标准“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府兵一般在所在地附近服役;服役时,兵器、装备和马匹均由自己准备,但府兵番上也有月赐;府兵在战争中立功可以获得勋官,进而获得政治上进步的阶梯

——摘编自黄水华《中国古代兵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炼一条规律并予以阐述。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晚清新式海关除遵照一系列中外条约的相关规定以及海关制定的规章,开展监管、查私、征税和统计等四项本体业务外,还曾兼管、兼办国内关税、邮政、海务、教育等各种事务,参与、介入清政府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各种活动。这反映出晚清海关(       
A.积极拓展自身职权B.具有半殖民地性质
C.成为最有权力的机关D.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八)历史试题
7 . 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杨坚下诏取消禁榷,疏通盐池、盐井,开放给百姓。唐初沿隋旧制,所有军国之用都以租庸调为主,同样不向盐业收取专税。据此可推知,该时期(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赋税制度走向成熟
C.农民赋税负担明显减轻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加强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历史试卷
8 . 宋代的劳役,从过去的差役改为雇役为主。过去的差役,即便是富有者也要强迫服役。而雇役制下,富裕的人为免除力役,可出钱雇佣别人去代劳。这种变化(     
①说明了宋代门第观念的淡化   ②减轻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③有利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推动了劳役征发由人丁转向财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总体关税水平过高,税率结构不尽合理,税则的商品分类目录不适应对外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等等。1985年颁布的同名税则对这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改变商品分类目录,调整进口税率。这一修改(      )
①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②收回了国家的关税自主权
③实现了全国关税的统一   ④适应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A.①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表现为中央的财政控制力不断加强,设立了多个层级的财政管理机构和财政监督机构。尤其是清代的财税制度以高度集权为特征,户部主管中央财政,制定财税征收政策,通过“起运留存”制度调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几乎没有自己支配的财权和财力。在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处理上,清代在明代的“起运留存”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解款协款制”,协调全国财政资源,在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再分配的基础上进行各地财政支出的调剂,具有早期的“财政转移支付”特征。清康熙时期,财税的存留和起运比例发生了变化,中央集权趋势继续增强,确立了“悉数解司”制度:州县不再保有存留,原来的州县存留部分全部上交给省一级布政司。州县所需经费向布政司奏请支用,事后则“奏销”。“悉数解司”与“奏销”制度的共同执行使中央集权特征变得更加明显。针对地方无甚财权从而加重对民众的剥削、加大非正式收入征收这一现象,雍正年间开始实行“火耗归公”政策,推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一方面将地方收入合法化,改善了地方私自加派、损害中央财政税源的行为;另一方面将火耗的征集、发放和支用权限从地方收归督抚,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摘编自张熹珂、任韵霖《财税制度与古代中国大一统的构建与巩固》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财税制度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财税制度演变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