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下表数据变化主要是由于(     
A.思想解放的推动B.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华民国的成立D.国际局势的影响
2024-01-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如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抑制土地兼并B.改革均田制C.废除人头税D.实行两税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明代部分年份的财政收入,表中数据反映出(       
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
1430397920.594.17388.932.9
1552265913.332.02414.4243.3
1621278012.920.68.1755.2
A.赋役一概折银征收B.白银逐渐成为基本货币
C.棉纺织业出现退步D.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加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天宝十四年与乾元三年课户、课口数比较表。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肃宗乾元三年(760年)
总户数8914709户1933174户
不课户数3565501户1174591户
课户数5349280户758582户
总口数52919309口16990382口
不课口数44700988口14619587口
课口数8208321口2370799口
据上表数据可推知(     
A.唐朝政权已经名存实亡B.国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疫病成为人口锐减主因D.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文献记载的清朝人口统计(部分)。对表中数据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年份数量
雍正十二年(1734年)26417932
乾隆六年(1741年)143411559

A.国家统一促进人口快速增长B.前为人丁数后为人口数
C.赋税改革消除隐匿人口现象D.平定叛乱国家疆域扩大
2023-01-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据此推知(     

贞元初年
(785年)
贞元八年
(792年)
贞元九年
(793年)
长庆四年
(824年)
米(1斗)20070—8040—7050
绢(1匹)40001500—1600800—900800
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货币税已获得普及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2023-11-11更新 | 1013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财政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同治朝的变动则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关税作为最具扩张性的税种,按照一定的比例征之于货物或船只,与财政税收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同治时期的常关税征收受到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关税侵占的深刻影响,但仍有起色;洋关税征收则异军突起,成功扭转了咸丰时期关税征收的被动局面。与此同时,关税和厘金收入均超过田赋,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从根本上改变了清朝旧有的以田赋税收为主体的农业型财政税收结构,开始向以关税和厘金为代表的商业型税收结构转变,这一过程可以称为清代财政的近代化转型。从这种角度来看,“同治中兴”在军事成就之外,也有着强有力的财政数据支撑。

——摘编自倪玉平《晚清财政税收的近代化转型——以同治朝的关税财政为例》

材料二   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为标志,新中国财政体系随之建立起来。在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管理机构并建立统一的财政制度之时,面对当时饱经战火摧残,几乎处于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财政主要担负了两个方面的任务:筹集并支付巨额的军政费用,以消灭残余敌对势力、接收旧政权的人员和维持新政权的运转;治理通货膨胀和整顿生产生活秩序,尽快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政府推出统一财经工作、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为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的巩固以及各方面的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国家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

——摘编自高培勇《新中国财税体制的演进历程、历史逻辑及时代潮流》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晚清同治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状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同治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状况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023-06-21更新 | 4132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中英美三国关税平均税率比较表
国别年份1922年1934年
中国5%31.3%
英国33.3%43.3%
美国38.5%53.2%
A.英美等主要西方列强控制中国关税B.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C.各国税率的调整基于战时经济体制D.英国经济相较美国经济更具竞争力
2022-12-26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古今关税与经济发展

材料一   钞关是明朝内地征税的关卡。1429年,政府准许商人在商运中心用大明宝钞交纳商货税款,在这些地点设立税关,因以钞纳税而得名。1493年规定关税折收银两,但钞关之名未变。钞关征课的对象主要是载运商货之船户。 钞关最初主要设于江北运河一线,后来逐渐扩展到江南运河和长江中游。1480年,钞关每年收税银十二万两,此后大体维持在每年二十三万两左右。明神宗朱翊钧大肆搜刮,1597年税银升至三十三万多两。

明朝八大钞关分布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历史百科》

       材料二   1843年,中英双方订立第一个协定海关税则,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859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洋人开始掌控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晚清至民国时期,海关的业务除经办监管、征税、查禁走私、统计业务外,还办理邮政、海港检疫、同文馆、代购军舰、代办商标注册、代办国际博览会等事务。1950年,刘少奇在北京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干部大会上指出: “我们已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袋子里。”海关管理的内容集中于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和编制海关统计等工作。1979年,海关的工作方针是“依法监管征税,方便合法进出;制止走私违法,保卫促进四化”。2018年, “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在哈萨克斯坦召开。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只有开放口岸51个,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开放口岸314个。1990年,关税收入为35亿元,到2022年关税收入达22855亿元。

——摘自《中国海关博物馆》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朝钞关的两项特点,结合所学知识,逐条分析这两项特点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现代海关的主要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2024-01-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