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1 . 西汉文景时期,朝廷以田地产量的三十分之一向自耕农征收赋税,然而佃农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往往超过田地产量的二分之一。这一状况导致当时
A.中央政府财政入不敷出B.重农抑商政策的颁行
C.朝廷严惩豪强兼并行为D.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2021-04-01更新 | 727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唐政府要求各地方官员辖区内不能有田畴荒芜,同时规定拥有土地的农户也不得撂荒,否则就要治罪。这些举措
A.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B.调动了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C.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旨在巩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3 .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土了长沙走马楼西汉简《都乡七年垦田租簿》和青岛土山屯西汉简《堂邑元寿二年要具簿》,前者是关于临湘市都乡土地情况及田租数额的单项文书,后者是关于堂邑县地理范围、户口、垦田,赋役等多项内容的统计文书。这两则汉简可以印证当时
A.地方官员肩负经济发展责任B.赋税沉重使百姓生活困难
C.国家重视对地方经济的管理D.普遍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
4 . 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授田的男丁每年须缴纳粟二石,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不去服役可纳绢或布代役。这种课征平均占当时农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一做法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B.消除了重敛人民的弊病
C.遏止了土地兼并现象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5 . 定额租始于唐宋时期,清代时在江南地区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租佃形式。在定额租下,地主阶级的经营权甚至部分所有权向佃农转移,这成为宋以后封建租佃制最重要和最本质的进步。宋以后定额租的发展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抑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导致土地兼并不断加剧D.促使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2021-03-02更新 | 997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体禄发放形式的变化,说明的是(     
时期西周春秋战国东汉唐中期至清末
主要形式田邑实物实物与货币各半货币

A.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变化
7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趋势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D.消除阶级对立关系
2021-02-07更新 | 225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魏晋以来,宗族聚居,已为传统。隋初,政府实行析户政策,规定“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这一政策旨在
A.削弱宗法观念B.维护社会稳定
C.扩充人口数量D.增加赋税收入
9 . 唐朝推行了新的赋税制度,“不分主户,客户,一律以当时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交纳赋税;不再接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一制度
A.减少了商人的税额B.减轻了对农民的控制
C.减轻了农民的负担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10 . 历史上的某次土地制度改革,其目的不是改变土地私有制,也没有实际地改变当时私有土地的占有状况,但它把公有土地平均分配给耕种者,然后要求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承担同等数额的租赋。这次改革
A.阻断了土地兼并B.促进了人口流动
C.稳定了社会秩序D.消除了社会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