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下表为唐宋税收与货币情况比较。这折射出宋朝熙宁时期(            

户数(万户)平均亩数(亿亩)岁入粟岁入布绢绵税钱(万贯)间接税(万贯)估算总计(万贯)
实物(万石)折算额(万贯)实物(万匹)折算额(万贯)
天宝年间8906.442500800270013502002170
熙宁十年1424.54.62-6.661788.71252.1267133.6564.64248.46198.7
A.农民负担日益沉重B.货币地租的盛行
C.土地兼并现象突出D.商品经济的发展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历史试题(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华东师大学者杨勇在评价公元5—8世纪中国的经济制度时指出:农民手中的土地与国家的租调收入结构相适应,国家控制的部分土地产权成为国家获取租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获得了土地及其部分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但其经营行为却被国家控制。该评价着眼于(     
A.封建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社会地位B.封建农民与国家之间的责权关系
C.封建国家在租税方面的收入来源D.化解封建社会农民与贵族的矛盾
2024-05-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912—19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总值比较表(单位:两)。由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年份外货进口总值国货出口总值
1912473097031370520403
1913570162577403305546
1914557109048345280874
1915454475719418861164
1916516406665481797366
A.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持续减少B.中国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中国工业化的社会环境有所改观D.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趋于增强
4 . 下表为民国初年安徽六安金家寨北某铁局(始建于1903年,初由临县商人出资,后被当地士绅接手)年利润估算表。这反映出当时(     
预计年产铁量10万斤
出局前利润(定价—生产成本①)700-800元
金家寨厘局80元
孙家沟厘局100元
蒋家集厘局60元
三河尖②厘局120元
:因铁砂采自私有土地,就地冶炼,按(矿业条例)可免征矿区税和矿产税
注②:三河尖伟炼铁产品集散地,距产地金家寨直线距离100余公里,期间共有1道厘金征收处,按重要征收,单价有所不同。
A.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B.官僚资本主义向基层渗透
C.财税体系改革任重道远D.帝国主义放松了经济侵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乘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句,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人身束缚逐渐减弱B.农民负担不断减轻
C.土地兼并愈发严重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2023-11-21更新 | 574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海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白居易《重赋》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传》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南郊赦文》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2023-11-12更新 | 819次组卷 | 13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7 . 唐朝前期,财政完全由中央统收统支,各地的赋税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运送到京城或指定的国库,中央对地方的支出又要转运到各地。两税法实行后,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被送往京城。这一转变(     
A.导致藩镇势力日益坐大B.降低了政府对实物税的依赖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600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     
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9 . 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以银代役,赋役合一,但带有浓厚东南地域色彩。在南方推行较为顺利,在北方推广时却遭到强烈抵制。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兼并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
C.白银流入数量D.民户数量多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表展示了北宋与明朝税收发展变化情况,此变化反映出明朝(     
时间赋税总额农业税商业税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约7070万贯2162万贯4911万贯
明神宗万历初年(公元1574年)约2217万贯1877万贯340万贯
A.商品经济严重衰退B.城市的经济职能减弱
C.国际贸易优势减弱D.经济对农业依赖性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