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24次组卷 | 19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完全货币形式征收赋税
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3-03-08更新 | 135次组卷 | 100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同年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国民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国民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已经实现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D.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2022-12-06更新 | 231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卷
4 .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收入越多,税率也就越高。“多收入多纳税,少收入少纳税”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这说明(     
A.个人所得税就是国家对居民个人征收的税
B.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C.国家对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适当调整
D.防止出现过高的个人收入是我国一项重要任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秦简户籍簿中记载:“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秦朝户籍制度是征发赋役的依据B.文中大、小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
C.这户人家一共有四口人D.这户人家共有三个女儿
2022-03-02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主要有五次(如图):1980年起征点为800元;2006年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2008年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2011年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2018年起征点提高5000元。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
B.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新中国时期
C.新中国成立以后立即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
D.个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
2022-01-09更新 | 264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7 . 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推行“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用庸调所收之布帛,折变为白银等轻货。从中可以得出的合理的推测是
A.变造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以庸代役影响了农民生产热情
C.银两是唐朝流通的主要货币D.租庸调制下国家不征收实物
8 . 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可见明代
A.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
C.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D.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2021-09-22更新 | 816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浙江、江西和苏松地区是明朝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明政府规定户部官员不得任用上述地区之人。这反映了当时
A.选官任官注重地域间的均衡B.限制地方官与宗族势力勾结
C.明朝关注税源稳定性D.防范官员舞弊实行职务回避
2020-12-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欧阳修在《旧唐书·食货志》写道一种税制的起源时说:“自代宗时,始以亩定税。而敛以夏秋。”欧阳修所指的是
A.均田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一条鞭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