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建中元年(2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

两税法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落到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做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一件大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税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两税法反映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发展趋势。
2 . 东汉编户数本来就大大少于西汉。及至(东)汉末大乱,“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袁谭(袁绍之子)都督青州,“虽有万口者,著籍不盈数百,收赋纳税,三分不入一”。刘备屯樊城时,诸葛亮曾说:“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材料反映出东汉以来
A.战乱使人口数量锐减B.豪强地主已成为割据势力
C.政治动荡导致经济衰败D.自耕农破产脱籍现象严重
3 .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此前的个人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并根据收入多少分段征收。这一举措
A.凸显了全国人大的经济管理职能
B.旨在全面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C.适应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D.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汉初文帝时代,直接从事耕作的农民负担得以减轻,朝廷曾多次将租率减为三十税一,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40钱。据此可知汉初
A.基本沿袭了秦朝的经济政策B.政府对社会形势的认识比较清醒
C.郡国并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D.农民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