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高宗、武后时期,“豪富之室,皆籍外占田”,以至“豪富兼并,贫者失业”。官僚地主“强夺民户宅田,不可胜数”,出现了“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復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租调既减,国用不足”。“自开元中及于天宝,开拓边境……每岁军用日增。”安史之乱后,各藩镇“贡赋不入于朝廷”。唐肃、代时期,民户“屡犯州县”,“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建中元年(780年),唐政府全面推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摘编自王志胜《唐宋税制的转型研究》

材料二   从唐后期开始,国家把户税与地税一起按亩而税。五代至宋,户税、杂税基本摊入了地亩之中,并把残留的人丁税实现了部分摊丁入亩。明清时期,“一条鞭法”、地丁银制度逐渐实现了舍人丁而税地亩。北宋农户可在土地上居室、造坟、可做资陪,“宋以下,则公然号为田主矣”。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倾向了私家田产。明代的“黄册”、“鱼鳞图册”是国家确保民户资产的凭证。农户迁徙自由,客户从非法转向了合法,得到了封建国家的承认。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等

材料三   1990年起,国家开始抓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00年,国家决定安徽省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开。2004年,国家决定从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并提出5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目标。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决定自200611日起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中国存在2600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

——人民日报《新中国成就档案:正式取消农业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中后期税制改革的原因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农业税征收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以来我国赋税制度改革的历史启示。
2021-11-21更新 | 45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和财政危机,以及赋役制度败坏而带来的各种问题,明中期各地官员对赋税改革先后作了多次的尝试,如“征一法”“鼠尾法”“纲银法”“一串铃法”“提编法”“十段锦法”等等,其改革趋势多为删繁就简,而正是这些改革的归纳和总结。

——黄天华主编的《中国税收制度史》

材料二 户籍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繁杂的功能。古代户籍制度具有很强的政治和社会控制功能。户籍制度作为国家控制乡里和人民的有效手段,成为国家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体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户籍制度在政府财政上具有经济剥削的功能,即首要目的是赋役征发。在封建社会的前期,户籍制度几乎承担了所有的赋税徭役征发的功能,古代户籍制度还有基层社区管理功能。乡里组织负责户籍编制和征发赋税徭役的具体工作,国家以全部的编户齐民作为编组对象,通过乡里组织来控制基层社区和实现对人民的控制,保证国家政令在基层社会的贯彻执行,进行道德教化等。

——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1)写出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填入的赋税制度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户籍制度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的户籍制度。
2021-12-3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建中元年(2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

两税法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落到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做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一件大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税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两税法反映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发展趋势。
4 . 宋代前期,民户为逃避职役重难,采取私自雇人代应州县役之法,朝廷对此屡禁不止。至南宋时期,朝廷亦无法禁绝民户私下雇人代应保甲乡役,私雇代役开始合法化。这一现象反映出宋代
A.经济发展影响国家政策B.中央集权呈弱化的趋势
C.政府重视商业税收收入D.农业领域雇佣关系普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曹操对两汉以来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创立了租调制,革除了两汉税法中的算赋、口赋(征收货币)等人头税,改为以户为单位征实物税,田租也由比例税改为定额制,税赋形式更为简化。曹操的税赋改革
A.折射了自然经济强化的现实B.解决因战乱带来的财政困境
C.加剧了自耕农经济解体趋势D.为九品中正制实施打下基础
6 . 明代立国之初,田税一律征收粮食,称为本色。洪武九年(1376年)时,朱元璋下令天下郡县税粮均可以布、绢、棉花等实物和银钱代纳,称作折色。这一变化
A.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B.增加了朝廷的财赋收入
C.利于突破传统种植结构D.使得赋税制度发生变革
2021-09-13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7 . 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而在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这一变化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B.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
C.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D.有利于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8 . 康熙时期,苏州阊门外的踹坊工匠“从前数有七八千余”,到雍正七年增至万余人,“皆系外来单身游民”。这一变化
A.表明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B.加剧了当时的人地矛盾
C.反映出资本主义开始萌芽D.得益于赋税制度的调整
9 . 两汉以来,乡、县保管资料详细的户籍正、副本,郡乃至中央保管的只是户口统计数字。自东晋后,中央、州、郡、县均藏有详实户籍。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士族门阀制度的建立B.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
C.户籍记录载体的变革D.地方行政建制的调整
10 . 据学者王彦辉研究,从秦到汉初,中央政府在乡里设置两套平行的管理机构,即乡部和田部,其中田部吏员(负责征收田租)的种类有三种,而且人数很多;西汉中期以后,田部吏员减省过半。这一变化说明西汉中期
A.冗官问题有所缓解B.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小农经济发展停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