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60次组卷 | 192卷引用: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春秋齐国“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多少和土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初税亩”,规定按土地田亩面积实数征税。
西汉汉初,田租为十五税一,统治者多次减免田租,奖励农耕,或减轻自耕农的负担。汉朝是中国完整的封建赋税制度开始形成的时期。
初唐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实行租庸调法。规定: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叫做“庸”。
宋朝王安石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意服役的人户,收取免钱役,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明朝“一条鞭法”,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
清朝雍正实行“摊丁入亩”,把替代徭役的丁银摊入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废除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至少两点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18更新 | 179次组卷 | 18卷引用:期末卷(一)-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
A.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2023-06-10更新 | 450次组卷 | 37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1)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中叶开始,(租庸调制)自然崩坏,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他们可以用钱代实物去纳地租,不再受到土地束缚,从而开始摆脱奴隶佃农地位。到了宋代,经过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

——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二 唐宋变革是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的重要变革,实现了春秋战国以后的又一次社会转型,使中国传统社会进入齐民社会阶段。较之此前的汉唐世族地主社会,齐民社会具有社会等齐性、契约普遍性和社会流动性三个方面的进步特征:社会等齐性意味着社会特权阶级大大缩小了,社会身份趋于等齐,社会等齐性为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创造了前提条件,导致契约的普遍化,并使人们摆脱了身份的束缚,可以自由迁徙并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这些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摘编自高德步《唐宋变革齐民地主经济与齐民社会的兴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变革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该表现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厘金制度一直被视为晚清地方政府剥削商户,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恶税。但据雍前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内陆地区的厘金扩大了本土棉布市场,并非恶税;沿海地区的厘金却成为洋布竞销的帮凶。对厘金认识的变化说明史学研究(     
A.受学者主观感受影响较大B.已有的结论被新史料推翻
C.取决于区域研究发展水平D.随着视野拓宽而更趋全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安史之乱后,“太仓空虚,雀鼠犹饿”,宰相刘晏改革盐政,政府只掌握采购和批发两个环节,又整理税务,如旧例须加二等征收户税的“邸店行铺及炉冶”等,一律按原本户等纳税,分夏秋两季纳税等。后来部分措施被宰相杨炎废除。据此可知,刘晏改革(     
A.强化国家经济管控B.基本消除财政困难
C.为两税法提供条件D.贯彻了抑商的理念
7 .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提高商品关税税率;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的竞争”。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收回关税自主权B.中国海关关税自主化的努力与实现
C.关税自主极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D.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了绝对胜利
2022-11-01更新 | 333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代之前,手工工匠都必须向政府当班服役:到了明代成化年间,工匠不愿当班者可听其出银代役;明中晚期则一律以银代役,缴纳的银子称之为“班匠银”。这表明明中晚期(     
A.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B.一条鞭法已得到顺利推行
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工匠的人身隶属关系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标志着人头税的废除,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次重大改革。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办法推广全国,把康熙皇帝五十六年固定下来的丁银额共计335余万两,全部摊丁入亩,与田赋一起征收。这一规定(     
A.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确立土地多寡为收税标准
C.改变了白银原有货币属性D.加剧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2022-09-26更新 | 61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明朝继承了元朝以____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____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称____
2022-09-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