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自霍乱于1817年由印度传入中国,清代中国共发生了4次霍乱大流行。尽管清代国家对霍乱等疫病的制度性救疗基本阙如,但越来越多的地方官府把日常性的疫病救疗纳入自身的职责范围。这一趋势到清末最终演变成国家在新政中,将自身的卫生和医疗职能明确和制度化。与官方相比,清代社会力量对霍乱的救疗更加积极主动。除了施医送药、祈神驱疫等传统活动,上海等地的乡贤和慈善机构还在外国势力的刺激下,成立了实行强制查验和隔离的防疫医院。国内医学人士也初步完成了中医学对霍乱医理和疗法的探索,甚至有的医家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与霍乱的关系,对居所环境和用水卫生提出了要求。

——摘编自余新忠《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等

材料二   霍乱于1831年由印度传入英国后,英国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实行隔离措施,社会各界也提出了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案,但效果甚微。1831—1832年霍乱以后,把霍乱与社会状况联系起来的观点逐渐被大多数英国人接受。1848—1849年霍乱期间,英国政府颁布了《公共卫生法》,成立了卫生总会负责改造城市卫生。然而,该措施并没有阻止1853—1854年霍乱的再次降临,反而因把城市污水肆意排入河流,加剧了霍乱的传播。1866年霍乱证明了斯诺医生关于霍乱病菌通过饮用水传播的理论。据此,英国议会出台了1875年《大公共卫生法》和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切断了霍乱传播的途径。到19世纪末,英国霍乱防治的方法被接纳为国际预防措施的基础。

——摘编自毛利霞《从隔离病人到治理环境:19世纪英国霍乱防治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国与英国霍乱防治方式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国与英国霍乱防治的共同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霍乱等疫病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医疗体系与公共卫生制度的构建,是人类战胜各种疾疫、保障国民健康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在霍乱等流行病侵袭下,随着公共卫生改革运动兴起,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出台,英国建立起全球最早的公共卫生制度。19世纪后半叶,面对贫困疯人数量增长以及医疗资源短缺的局面,英国各地纷纷成立郡立疯人院,使贫困疯人的收容与医治有了基本保障。20世纪上半叶,为满足国民日益增长及多元化的医疗需求,英国成立隶属于地方的市立医院,后又将其转型为承担全民免费医疗的国有医院。

——摘编自刘金源倪念念等《英国医疗卫生史研究》

材料二   北美地区早期的医院是居民个人出于非营利的目的自愿筹建的。……1798年,美国联邦政府真正介入卫生保健领域。19世纪中叶美国出现的城市化和移民浪潮,加剧了传染病和流行病的蔓延,从1866年开始,纽约等许多城市和州建立了卫生委员会,担负公共卫生方面的责任。1873年,美国各种类型的医院仅有178所,1993年,这个数字增加到5579所。

——摘编自冯文《美国医院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医疗体系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医疗体系发展的趋势及影响。
2020-08-1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