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020年,中国需求侧、商品零售、服务消费均实现持续改善,民众的消费信心增加,引发了国际舆论热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刊文说:“中国正在走出疫情的阴影。”德国前副总理菲舍尔撰文称:“中国快速遏制住疫情并恢复了经济运转,成功战胜了挑战。”这表明
A.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已形成
B.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者
C.欧美制度无法遏制全球疫情蔓延
D.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2022-01-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公共卫生问题的严峻,英国人“自由放任”的思想在渐渐改变。1848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公共卫生法案)。该法案第11条规定,在中央建立中央卫生委员会以监督法案的施行;第12~31条是关于地方卫生委员会的构成、权限和工作机制等各方面的内容;第177~141条是关于公共卫生税的征收和税率的制定、公共工程修建的若干手续等补充说明。该法案实施后,在一份对工业城镇工人阶级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抽样地区工人死亡率从1842年的30%下降至13%。

——摘编自蒋浙安《查德威克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立法及改革》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832年和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内容(部分)。


时间改革内容
1832年在城市选区,凡拥有或租有任何住宅、仓库……年净值在10英镑以上者,均有选举资格……在郡选区,凡执有弹劾公薄而获得的土地或产业之产权,其年净值不少于10英镑者;……原定租期在20年以上者,其净收入在50英镑者,均有选举资格。
1867年在城市,凡缴纳贫民救济金的房主和每年缴10英镑以上房租,定居不少于一年的房客均有选举权;在农村,凡每年在石油土地上的收入达5英镑或缴纳12英镑租金的佃户均有选举权。

——摘编自阎海云《略论英国议会的改革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48年英国公共卫生法案》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与1832年议会改革相比,1867年议会改革的进步性,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时代背景。
2021-02-05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大小灾疫不断,“疫者连村或尽” 。朝廷规定“灾伤去处,有司不奏、极刑不饶”。大疫期间免除灾区官员朝觐考察,并“命户部遣人抚视”。根据灾情多综合运用施粥、煮药、助葬、发放钱粮等方式赈济。资金除地方起运的赋税可存留外,还可启用救灾仓储资金,皇帝发内帑银,以及鼓励民间富户出粮、出资等。国家设惠民药局“以救荒疫”,一些济世救时的医生也施医送药,并建议百姓“静坐简出”、勤扫秽物。出于对瘟疫的恐惧,官民常会以祈神、驱鬼和祭祀等方法来祈求平安。人口大量死亡和流动带来田地抛荒,官府疫后多查断荒田,招集流民,给以牛具和种子,督劝耕垦,并免除赋税积欠。但靠人口优势支持的传统农业恢复非常艰难,大量官员死亡或避灾使得政府不能正常运转,救济难于保证。

——摘编自陈旭《明代瘟疫与明代社会》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仅有9个妇幼保健院和11个专科防治所。当时,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各种地方病。为了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领导,1949年11月在卫生部内设立了专管卫生防疫的公共卫生局,统一负责全国的卫生防疫工作。1951年向苏联学习建立了城市职工医疗保障体系,此后,覆盖人群与享受水平不断扩大和提高。面对资本稀缺、人才匮乏的约束条件,新中国非常注重卫生政策和卫生体制的本土化创新,提出了“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在城市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建立完善、爱国卫生运动有序开展的背景下,政府开始关注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问题。1965 年毛泽东作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卫生工作的重点开始转向农村。

——摘编自傅虹桥《新中国的卫生政策变迁与国民健康改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救灾防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业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结合以上古今防疫抗疫斗争的史实,总结从中得出的重要启示。 .
2020-07-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