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22-23高三下·重庆·开学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霍乱被称作“19世纪的世界病”,最初是印度的地方性疫病,其后才成为世界性疫病。而霍乱时期的印度也见证了殖民政权的逐步确立。

材料一   柴明达尔制度和莱特瓦尔制度(注:殖民政府在当地推行的两种土地制度),再加上盐税,同印度的气候结合到一起,就为霍乱这种毁灭性的灾难的流行造成了适宜的环境,这种灾难正在由印度向西方世界猛扑。

——1854年马克思在伦敦写给恩格斯的信

印度的朝圣活动是所有导致霍乱流行和传播的原因中最强大的原因。

——1866年在君士坦丁堡召开的国际卫生会议报告

材料二   我们采用四阶段疗法,大体是与阿育吠陀医学疗法(注:印度本土疗法)无异,如果手头有些药物不易使用时,可以用当地的药物取而代之,比如印度医生啻遍使用的胡椒和其他香料熬制而成的汤剂。

——孟加拉医学委员会发布通告(18179月)

霍乱一爆发,他们就祈祷,或是用原本的办法治疗,不过近来发现这些无济于事后,所有人开始抛弃宗教偏见,求助于欧洲医生。

——加尔各答医疗机构医生安斯利(1831年)

材料三   1856年—1900年英国殖民政府的相应措施袭(部分)

1856对印度各地区水井改递运翰设施,运送过来的水会先经过过滤再安排专人运送。
1858制定了改迨印度各地厕所的标准,并辰佣专门的厕所清洁工在此工.作。
1859开始重新规划印度军营驻地,让所有的英国士兵驻扎在环境较好、空气流通并远离印度民众的地势较高处。
1864改造军团营地医院,确保英国军团每个营地医院至少有三名外科医生和多位医护人员,印度士兵营地医院安排一位年外科医生。
1870向英国和印度社会公开招募印度医疗勤务支族,候选人需接受过西方专业医学教育训练,并在印度各地成立医学院。
1880印度各地开始效仿英国的医疗卫生法律,通过了规范本土医疗行业的相关法律。
1893给一万名英国士兵和印度士兵接种了霍乱疫苗。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人认为霍乱的流行和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治疗霍乱的手段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应对疫病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疫病、医学与英国殖民三者关系的看法。
2023-01-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重庆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卫生与健康关系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四个气候寒冷期,后期异常干旱。入境外国人士的增加,使我国从未有过的传染病也开始流行。1408至1644年间,各地发生的大瘟疫达26次之多。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促使瘟病学说得到发展。中医内科理论建立在《伤寒论》之上,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里记载了瘟病的传染性特征。宋元以来,医家从论症、治法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明清之际吴有性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瘟病是戾气所致,由口鼻传入,进而指出戾气有不同类型,并能产生不同疫病。经过清代名医叶桂、薛雪等人的努力,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

材料二:

时间史事
1660年用水冲刷的厕所由巴黎传入英国上层人士的家庭
18世纪末英国上层开始注意个人卫生,这种习惯逐渐传至欧洲和北美
1842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发表调查报告,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
1848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公共卫生法
1855至1875年伦敦建设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并全部完工
19世纪中期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
1868年巴斯德的细菌理论获得证实,促进了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


(1)概括瘟病学说的演变历程;指出瘟病学说在明清时期形成体系的原因。
(2)归纳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是中国古代疫病频发的时期,从社会反应层面来看,有一种不同于前代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淳化三年, 京城开封发生大热,疫死者甚众。宋政府命令太医局派遣医学人员前往疫病流行区巡诊,向朝廷汇报疫情并提出应对建议。崇宁元年,宋徽宗下诏在各地建立“安济坊”,“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而且厨舍、汤药、饮食也分别置办,实际上演变成为隔离病人的医院。北宋政府还将医书《太平圣惠方》应用于疫病救治,严令按方书配药。绍兴二十六年夏,临安疫,宋高宗“出柴胡制药,活者甚众”。

材料二   北宋皇祐四年,全国疫病流行。宋仁宗发布诏令,询问政令传达和执行的情况,并规定凡是有关州县疫情的公文及臣僚奏疏直达于上。崇宁元年,宋徽宗发布命令,让逐路监司察访民间疾苦。庆历六年,黄河决口引发疫病流行,河北安抚使贾昌朝置病坊救治,全活者九十余万,宋政府提升他为“观文殿大学士”。受国家的重视,医学家、文人编撰方书之风盛行,这些方书著作大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宗教人士和社会民众在国家瘟疫救治体系中也发挥了辅助作用。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韩毅《宋代瘟疫的流行与防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宋政府应对疫病的医学措施,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统治者防治疫病的政治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相关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宋代社会防治疫病的历史借鉴价值。
4 . 卫生与健康关系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四个气候寒冷期,后期异常干旱。入境外国人士的增加,使我国从未有过的传染病也开始流行。1408至1644年间,各地发生的大瘟疫达26次之多。瘟疫等传染病的流行,促使瘟病学说得到发展。中医内科理论建立在《伤寒论》之上,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里记载了瘟病的传染性特征。宋元以来,医家从论症、治法方面对伤寒与瘟病加以区别。明清之际吴有性著《瘟疫论》,提出“戾气说”,认为瘟病是戾气所致,由口鼻传入,进而指出戾气有不同类型,并能产生不同疫病。经过清代名医叶桂、薛雪等人的努力,瘟病学说逐渐建立起体系。


(1)概括瘟病学说的演变历程;指出瘟病学说在明清时期形成体系的原因。

材料二:



(2)归纳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卫生与健康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材料三: 1933年,毛泽东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1941年,陕甘宁边区成立防疫委员会,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1952年,毛泽东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各地掀起群众性卫生运动的高潮,并成立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78年后,各项工作逐渐恢复。除了创建卫生城镇,1987年,中央爱卫会还倡议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2015年,习近平就“厕所革命”和文明旅游做出批示,要求推动我国旅游业迈上新台阶。


(3)阅读材料三,对爱国卫生运动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04-1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医疗与公共卫生体系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家。古代各级政府在与疫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得力的防治措施。唐代政府通过普及医学知识设立传染病达院等手段,防控疾病,同时公共卫生也受到重视,如饮食卫生,设置城市排污系洗。宋代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民众为捕的疾病防治体系,加强对药物的统一管理,设立了官药局。清代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士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为主的社会力量,在促进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开展一些救疗活动。

——据石涛《我国古代政府的疫病控制措施》等

材料二 19世纪的英国新兴工业化城市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当时英国城市的特点是:遍布天空的烟尘,随处可见的垃圾,污水随意排放,卫生状况极差。19世纪初期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仅为40岁,诸如伤寒、天花、肺结核和白喉等传染,并每年要夺走20000的生命。印度发生的疫情传入英国,引发了英国1831年的霍乱,疫病共肆虐了437个城市。卫生改革家艾德文·查德威克等指出当时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归因为城镇人口的急速增长和肮脏的公共卫生状况。英国政府开始采纳其观点,开始了公共卫生立法和改革活动。

——摘编自陈超《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公共卫生问题》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卫生体系十分薄弱。从1953年起,在国家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行政、立法等手段,到21世纪初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国卫生工作采用了以预防为主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共卫生和食物,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这种“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果。通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传染病大规模的爆发、流行减少。进入21世纪,我国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医疗保障体系的全覆盖。

——摘编自李立明《新中国公共卫生60年的思考》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应对疫病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的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那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公元162年,皇甫规率军在外作战,适逢军队疫病流行,便把病员集中起来治疗。公元491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拿出来,购买药物,收养贫苦病人。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设在庙宇,不仅长安、洛阳有,其他各州亦有。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而且设立门诊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官办的惠民药局。

——摘编自任应秋《中国古代医院的演变》

材料二18世纪以前,英国历史上并没有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中世纪教会建立的“医院”主要负责收留和照顾病人,并不具备专业的治病救人功能。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随着医院的兴起,出现了各类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弥补了以往医疗机构的不足,有了新的特点。首先,新建立的医院针对不同病人群体,有了专业分工;其次,针对不同的疾病,医院内部的治疗开始逐渐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医院出现全职的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并配有常驻的助理人员负责准备药材、管理外科手术器材、查看病人病情;再次,医院的兴起和发展壮大,使得新的医学教育体系——临床教学体系得以发展并且完善,培养了一大批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为医疗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摘编傅益东《浅谈18世纪英国医院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医院的特征,并分析其创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医院和中国古代医院的主要不同之处。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有些对付疫情的方法与措施值得了解与借鉴。比如对付麻风的方法是隔离,早期是将患者驱逐出境(乡镇),近代以来是建立麻风病院……急性和大规模传染病突发时采取强制性封户或者封城,阻断传染病的传播与扩散……也有感染的患者和家庭在家自我封闭;或者是建立专门时疫医院,集中接待传染患者,专门治疗,并与医院其他患者隔离……18世纪前后人痘接种法传到欧洲,1796年英国人疸接种师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术,成为有效对付天花的无害疫苗,但当时人们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此疫苗的作用与重大意义,英国议会立法强制推行接种疫苗……20世纪之前危害社会与人群的斑疹伤寒、白喉等传染病得到控制。

——摘编自高晞《世界历史上的疫情与应对》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于1948年建立了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自建立以来,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快速成长,并取得了较大成就。一方面,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既面向全体国民,自然也就无法忽视女性,于是不得不在其体系中逐渐改善针对女性的服务。另一方面,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建立与发展,进一步挑起女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女性得到进一步解放。这种状态一定程度上源于女权运动,当然它也推动了女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汪健《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历史上对付疫情的主要方法或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英国建立和发展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干预卫生防疫的主要认识。
2022-12-20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预测卷(五)(14页)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级政府在防疫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两汉疫病多发时期,政府都采取了如发放药物、强制隔离病人、减免田租和赋税等积极的抗疫救灾举措。唐代政府通过多种手段防控疾病,如颁行医方、派遣官员赈灾送药等。宋代更是将皇帝、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医学家、宗教人士和社会民众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疫病”提升为“四大自然灾害”之首,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积极应对。明清时期,国家政策转向消极,经常性药政机构演变成在灾难时才开启的公共卫生机构,而民间社会力量则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张剑光《中国古代的疫病防治)等

材料二   随着西方防疫观念和相关实践的不断传入,20世纪以后,清洁、检疫、隔离、消毒等应对疫病的举措已渐成为中国社会“先进”而主流的防疫观念。1911年,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各级防疫组织。19163月,北洋政府颁布了《传染病预防条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历经多次大瘟疫的近代中国终于建立起了相对健全的瘟疫防治机制,它囊括了卫生观念、疾病预防、治疗和善后等环节,涉及疾病预防、治疗的相关领域。

——摘编自杨银权《中国近代防疫体制建立探析》

材料三   19531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县(旗、区)建立卫生防疫站,开展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卫生监测、卫生宣教和科研培训等工作。此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原防疫大队、专业防治队等基础上,自上而下地建立起省、地(市)县各级卫生防疫站和专业防治所、站,并建立了防疫专业队伍。各级卫生防疫站为国家的卫生防疫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摘编自连漪《从“防疫站”到“疾控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政府防疫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瘟疫防治机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防疫举措的积极作用。
2021-11-08更新 | 3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高频考点竟赛)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性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 -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种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男人、女人由于高烧而病倒,然后在几天内死亡。

——摘编自[美]杰里·奉特利 《新全球史》

材料二   1981年,医学专家第一次在纽约和日金山的同性患者和静脉注射吸毒者身上发现了艾滋病毒……到2003年末,携带艾滋病毒的人达到了3780万,从这种疾病出现开始,约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二,归纳1918-1919年大流感的特点。根据材料和材料二,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医学界所面对的困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和材料二,你认为艾滋病与1918--1919年大流感有什么共同点?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疾病传播”三者的关系,并从疾病传播的角度谈谈你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020-06-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庚申,北京及周围发生了该地区有文献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后4小时之内,康熙已经召集内阁、九卿等各部门满汉官员,商讨应对措施;第三天,康熙派人前往周边地区查看灾情并上报朝廷;第六天,赈济银两已直接发放到受灾最严重地区的灾民手中……御史官员甚至皇帝本人对勘灾、赈灾及灾后重建过程进行监督。此次地震的赈济工作,以中央财政支付为主,康熙帝直接拨出帑银,让散赈官员到灾区发放给灾民。地方官员,则承担起勘察灾情,维护日常生产生活秩序。期间,康熙帝还谕令各衙门官员将上谕特别是有关对灾区灾民赈济措施的上谕“通谕内外军民人等,咸使闻知”,使灾区的百姓切实感受到朝廷抗震救灾的决心和帮助,消除恐惧。

——摘编自汪波《康熙十八年京畿大地震的应急机制》

材料二   京师为首善之区,盛京为“发祥之地”。清政府非常重视这些地方的防疫,“康熙四十二年(1703)八月,“文登大疫, 民死几半”,而北京无染。康熙帝将承德山庄开辟为满蒙贵族专用的“避痘所”,并多次亲派医师前往东北地区为满蒙子孙种痘。八旗之外的民人境遇就悲惨了,他们种痘相对较晚,上海居民种痘的文字首见于道光年间。

——摘编自高中华《清代如何防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康熙帝应对灾疫的主要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简评康熙帝的灾疫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