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17年的夏天,施洋通过律师考试。次年,他在汉口后花楼街5号开办了自己的律师楼。开张当天他就接到一桩案子。一名女工在法国人的纺纱厂工作,工头“假洋鬼子”逼她嫁给自己。女工的父亲恨得一头撞死,女工告状无门,遂向施洋求助。施洋未收她的律师费,并出庭代理诉讼。“为工人打官司不收钱的施律师”声名顿时传开。不到3个月,他就为劳工打赢了9场官司。他主动担任湖北28个工厂劳工的法律顾问,组织大规模的维权行动。19226月,施洋接受李大钊的邀请,加入“换骨又换汤”的事业。99日,粤汉铁路工人举行罢工,武昌徐家棚站即由林育南、施洋领导,罢工17天,以当局被迫同意工会所提条件而获全胜。192324日,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施洋作为领导者之一,积极组织工人和学生游行示威。27日晚,罢工受到镇压,他亦被反动军警逮捕。法庭上,他镇定自若,一一列举军阀的恶行。2天后,施洋被判有罪,执行死刑,年仅34岁。

——摘编自林海《后花楼街5号,施律师不再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换骨又换汤”的事业是什么事业,并简析施洋加入这项事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洋短暂一生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2023-04-10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3·江西吉安·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史·李参传》载,李参为陕西转运使时,“部多戍兵,苦食少,参令民自度麦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推行数年获得了官私两便的效果。后来王安石加以效仿,推行全国,地方官强制百姓借贷,民甚苦之。由此可知(       
A.青苗法旨在敛财于民B.边境更具备推行青苗法的条件
C.改革者从政经验不足D.变法措施激进蕴含着失败因素
2023-04-10更新 | 501次组卷 | 9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12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48月,不结盟国家第二届首脑会议首次提出建立"新秩序"的口号。联合国大会于19745月相继通过了《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这些文件确立了建立主权平等、公平互利的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行动纲领。1995年,江泽民在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要创造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要恪守以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准则;要建立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要形成自主选择、求同存异的国际和谐局面。他还认为,联合国应当也能够在这些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罗刚、褚俊英《略论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及路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对构建国际“新秩序”的贡献,并简述联合国在构建国际"新秩序"方面的作用。
2023·广西·三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93月,尼克松入主白宫后,为尽快结束给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冲击的越南战争,制定了新的"和平战略"。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试图通过谈判早日就越南问题达成公平的解决,但如果遭到(北越)拒绝,就加强南越的军队,即使战争重新“越南化”。

19723月,北越人民军发动"春季攻势",向南越的顺化、广治地区发动进攻,南越方面人员、装备损失惨重。而这一年9月,美国与北越的谈判也取得较大突破,有可能在10月下旬达成停火协定。1019日,尼克松总统做出了向南越提供紧急军事援助的决定,要求国防部采取行动向南越运送更多的装备。于是,援助南越的"超大计划"浮出水面,在援助的武器清单中包含有29种陆军装备和7种空军装备,以及大量零配件、弹药和油料储备,总吨位达到82797吨,总价值为5亿美元。但是从越南战争的后续发展进程看,得到大量武器装备补充的南越军队仍然无法同北越人民军相抗衡,最终在1975年的越南统一战争中一溃千里。

——摘编自董大亮、田宗会《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超大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实施“超大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实施的“超大计划”。
2023·安徽蚌埠·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5年3月,苏法两国在巴黎签订了《苏法互助条约》,翌年生效,有效期为5年。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当苏法任何一方成为欧洲国家的侵略对象时,两国保证立即相互进行支援和协助。该条约(     
A.反映了国家利益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对立
B.体现了绥靖政策已在欧洲局部地区出现
C.有利于苏联打造和平环境完成一五计划
D.推动了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2023-04-03更新 | 447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司马光知谏院以言事为职,开始了他为时五年的谏官生涯。改革科举考试是司马光进谏的重要方面,是其吏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宋承唐制,先考辞赋,后考其他。司马光在《论举选状》中明确提出,科举选人应以德行为先,其次是经术,再次是政事(政治见解),最后才是艺能(辞赋)。明经一科向来考五经、九经的背诵能力,所以一些擅长背书的人往往高中,有治国安邦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反而会落选。司马光主张多出一些分析性的考题,把明经一科从死记硬背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当时的考官出题不求实际、只求奇巧,或离合句读,故相迷误;或取卷末经注字数,以为问目,使得百分之八九十的应试举人交白卷,偏离了科举取士的本意,而起了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反作用。司马光对这一现象给予了抨击,明确提出应重选命题官,用通经术、晓大义的人来命题。

——摘编自宋衍申《司马光知谏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科举改革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司马光科举改革的主张。
2023-04-03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是 1919 年 8 月发表的漫画《后视镜》。图中美国总统威尔逊指挥合唱“持久和平”,而日本觊觎亚 太,英国关注海权,法国重提美法同盟,意大利力图扩张。此画意在(     
A.讽刺和平基础脆弱的凡尔赛体系
B.表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C.揭示战后发生改变的殖民扩张方式
D.赞扬达成广泛共识的“十四点原则”
2023·江苏南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一战爆发后,甘地曾诚恳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不道德的,“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出(     
A.国大党萌发民族独立意识B.甘地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C.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D.民族自决思想影响甘地转变
2023-03-31更新 | 1347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12世界现代史(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范缜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针对当时佛教盛行的情况,撰写了《神灭论》。范缜认为,“形存神存,形谢神灭”,所谓“形”是形体,“神”是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名殊而体一”、“形神不二”,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就归于消灭。范缜认为物体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事物的变化有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突然发生的事物,如暴风骤雨,必然突然消失;逐渐发生的,如动植物,必然逐渐消灭。范缜指出宣传神不灭,不仅会危害伦理道德,还会造成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范缜主张人人各守其职,君主以无为而治天下,从而实现人民安乐,国家昌盛。

——摘编自李延寿《南史》、姚思廉《梁书》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缜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范缜的思想。
2023-03-30更新 | 206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九市(广安广元眉山内江乐山遂宁雅安资阳自贡)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姚启圣(16241683年),浙江会稽人,康熙十七年擢升为福建总督,负责“平台”事宜。其上任初就抓住台湾郑军分众拒守沿海县城、岛屿而势弱这一弱点,全力进行反击。姚启圣的“平台”策略是以政略为主,战略为辅,数年间共计招抚台湾郑氏集团有关联的官兵130000人以上。姚启圣从“平台”事业的大局出发,向朝廷建言,裁汰水师冗杂人员,特别是不习水战的满洲旗勇,自行招募熟悉水战的兵士,并制定了“跳船赏格”“临敌退船罚例”等措施,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福建水师已经拥有“精兵20000余名,战船300艘”。姚启圣还力荐“海霹雳”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使清政府的水师部队成了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除此之外,姚启圣在总督任上还解除海禁、教化闽民、整顿吏治、主持汀州盐政等,福建的社会风气为之大开,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领福建水师赴海攻台,一战而定乾坤,成功收复了宝岛台湾。

——摘编自张俊《福建总督姚启圣对清初“平台”事业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姚启圣为收复台湾所作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姚启圣能够收复台湾的原因。
2023-03-26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