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9 道试题
1 . 英国曾是世界上殖民帝国,殖民地对于英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二战后,英国放松了对殖民地的控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初期,由于苏联的军事威胁和西欧的动荡局势,英国被迫把保卫本土安全放在第一位,从而把重建和维持新的欧洲均势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同时还要竭力维护其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英帝国范围内的种种利益,因而英国防务战线过长与防务能力有限的矛盾非常尖锐。衰落的经济无法为英国在世界各地的防务提供必要的实力后盾,这就要求英国必须有所取舍,集中精力去对付主要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削弱了英国对其自治领地和殖民地的反英斗争迅速做出军事反应的能力,无奈中只好逐渐放松了对各殖民地的控制。

——摘编自王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英帝国的衰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英国放松对殖民地控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英国放松对殖民地控制的影响。
2020-09-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材料   两伊之间长期以来存在边界和领土纠纷。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和伊拉克世俗领导者萨达姆的思想相悖,他们制定的国家战略决策导致两伊相互对立。20世纪初,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剧了域外势力干涉的广度和深度,战争一触即发。两伊战争刺激了中东各国对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两伊战争结束时,伊拉克军队已扩充至

100万人,并拥有大批新式武器,伊拉克将数十亿美元用于扩充军备,成为中东和海湾地区的军事大国。战争对中东和世界石油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触发了西方世界新的经济危机。

战后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军事联系得到加强,且借两伊战争之机达到了在海湾地区建立基地的目的。

——据杨明星<试论两伊战争及其遗产》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简析两伊战争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法国遂成为复兴研究罗马法的中心,这一转移使罗马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自由、平等”之大旗,以自然法理论为武器,同中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之神学政治论相抗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保住大革命胜利果实,在拿破仑直接领导下,《法国民法典》终于诞生了。

——摘编自邓慧、袁古洁《理性法典化运动背景之探讨及其借鉴》

材料二   《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人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情况下,自由订立契约,创建自己期望的各种民事关系。《法国民法典》制定之前,法国南部、北部地区分受罗马法和习惯法的影响,存在因经济社会规则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引起的各种矛盾。《法国民法典》的施行结束了这种规则割据、冲突的局面,实现了法国境内经济社会生活基本准则的统一。这部法典传到世界各地,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摘编自王静《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法国民法典》诞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他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于隆庆三年(1569)底复入阁,继又提任内阁首辅并兼掌吏部事后,针对当时西北俺答频繁入侵、东北女真屡次反叛的局势,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边政改革,如创建兵部官员储备和特迁制度、边官将佐休假和内迁制度、军备人员不职误事的惩罚之制等,以提高明军的防御作战能力。在此基础上,他又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正确的战略方针和靖边方略:对西北鞑靼俺答部,执行积极防御的方针,以抚为主、以战为辅;对东北建州女真及土蛮诸部,实施分化瓦解的计策,寓战于守,寓守寓战;并取得了“西敌稽颡称臣,东番投戈授首”的卓越功绩。

——岳天雷《高拱的北疆整顿及其功绩》


(1)根据材料,归纳高拱边政整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高拱边政整顿的功绩。
2019-05-0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材料二英吉利共和国的最高权力由护国主和代表人民的国务会议共同掌管;护国主终身任职,兼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陆海军总司令,并拥有任免官吏和赦免罪犯的权力;护国主每三年召开一次议会,议会从召集之日起未满5个月不得解散;议会为一院制,立法权属于护国主和议会,议会法令须经护国主同意方能生效;各地议员名额由文件具体规定,一些小选邑应被取消选派代表权,名额转交给各郡和较大的城市;财产不足200镑者不得参加竞选,天主教徒和参加议会战争者丧失选举权;行政权归护国主和国务会议,护国主的内外政策必须征得国务会议的同意;国务会议的人数在13~21人之间,其成员由护国主任命,终身任职。

——《施政约法》


(1)依据材料归纳“护国主”拥有哪些权力?由此可见“护国政体”的实质是什么?
(2)有人说“护国主”是“不叫国王的国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2019-03-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种神圣而不腐坏的,和我们有缺陷的世界是不同类的,而今人们却这样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牛顿革命”。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二   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所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性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层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因而在起正面作用的同时往往也会造成种种负面后果。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牛顿的科学成果对欧洲思想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
(2)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45年以后,日本在美国帝国体系的庇护下显著地崛起。在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60年代和70年代的越南及东南亚,美国进行了全球范围的反共产主义活动。在此过程中,日本一直充当美国在亚洲的军火库,这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财富的增长。

——彼得,卡赞斯坦《美国帝国体系中的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中国已经拥有战略核武器库,尽管不很多,但是以打到美国本土。”“(2015年后)强大的中国将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调整地区力量结构,并不惜冒险与邻国及本地区以外的强国发生冲突。”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一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庇护”日本对亚大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如何。归纳指出美国持这观点的主要原因及实质。
9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合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含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合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

材料二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是如何加强宋代的考试制度的?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徵(1571一1644年),字良甫,陕西泾阳县人,明末著名科学家。1616年,王徵入京参加会试,结交了传教士庞迪我等人。1626年,王徵撰写《诸器图说》记述其已造和未造的虹吸、鹤饮、轮激、风磨等八种日用生产机械。次年又与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翻译、编著《奇器图说》,该书是最早系统介绍西方力学及机械知识的中文著作。王徵认为“学原不问精粗,总期有济于世”。在扬州任职时,他主持改造漕河水闸,以放水救秧;创制打捞机械,以捞取坠入高邮湖底的堤石。1634年,王徵在家乡创立天主教慈善团体“仁会”,意图以善举“补此有憾世界”。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占领西安,力邀王徵为官,王徵以死相拒,绝食而亡。王徵对传播西方科学、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卓有贡献,被誉为“南徐(光启)北王

——摘自田淼、张柏春《王徵——欧洲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传播者》


(1)根据材料,归纳王徵一生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徵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的时代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