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晚清年间,左宗棠在西北地区先后担任总督、督办等职14年,足迹遍布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他在西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革新活动,使积贫积弱的西北焕发出新的生机。他提出“以畜牧导民,渐谋耕获”对于农业,他强调“不必概行耕垦,始尽地利也”。为发展农业经济,他通过防营独办、兵民合力、官贷民力三种方式修建水利工程,地跨从平凉、秦州、河州到西宁、肃州;提倡广种桑树,发展桑蚕业,同时要求西征将士要主动栽树,鼓励沿路官民在道路两旁协助植树,禁止砍伐“屋边、庙边、祠堂边、坟边、园内竹木及果木树”。他组织地方官员安置流民,发放生活必需品和屯田工具,同时对军屯实行“照粮给价”。对商人豁免积欠课银,停止应征杂课;对茶叶贸易实行“以督印官茶票代引”严格税制。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把机器生产用于西北的经济开发。这一系列举措,对西北地区和国家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摘编自韩立君、郑淇月《浅论左宗棠西北经济开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左宗棠开发建设西北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左宗棠治理西北的主要方略及其影响。
2022-12-14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财税体制改革,以“利改税”作为国营企业“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指导思想的实施措施,改变了国家与国营企业的纯收入的分配方式,形成了新的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4年实施的税制改革初步奠定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制体系,在新中国税制改革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提出了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

——摘编自张斌《新中国税制改革历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税制改革的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税制改革反映出的治国经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材料 “伯克”源于突厥语,后发展为新疆地区官职的泛称。清政府统一新疆后,在原有伯克制度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乾隆密谕言及“阿奇木伯克不过办事大员,勿许自称诺颇,私收贡赋。即阿奇木等缺出……。“不准世袭”。同时一改以往伯克政教不分之弊端,谕命各级伯克务必以民事为任,宗教各守已任,不得互相牵涉。《回疆则例》明确规定:“回疆三品至五品伯克缺出,由参赞大臣拟定正陪,奏请补放。凡本城阿奇木伯克及各城庄阿奇木、伊什罕伯克,均令回避本处。”清政府根据各地伯克品级的高低给他们一定的土地(亦称俸禄地或养廉地)和种地的农奴,作为他们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要物质来源。伯克虽多由回疆贵族出任,亦应根据朝廷的朝觐规定,定期进京朝觐皇帝,以示忠心。断疆设省后,伯克制度被正式废除。

——摘编自苗普生《伯克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伯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伯克制度对清政府加强新疆地区治理的积极意义。
2022-03-3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1893年,为了修建唐骨铁路需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铁路大桥),詹天佑临危受命,以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实地调查、量研究,在我国铁路建设中首次采用气压沉箱法修筑桥墩基融获得成功,大涨了中国人的志气。京张铁路是国内首条完全由我国自己筹资、勘测、设计、施工建造和投入营运的铁路干线。它的工程难度之高在当时的筑路技术条件下堪称之最。在詹天估的主持下,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胜利通车。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铁路早期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詹天佑将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草叔的毕业生升转“帮工程司”暨递升“副工程司”办法,以及应具备合格之品行及学识的要求,正式规定章程。这为科技人才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905年,詹天佑大力倡导全国铁路采用1.435米(4英尺8英寸半)的国际标准轨距。1918年在交通部公布的《国有铁路建筑标准及规则》中有明确规定了这一标准。以后中国各时期的政府均以此为据。

——摘编自刘宁《非凡的詹天佑》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詹天佑在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中的贡献,简析其时代意义。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的优良品质,并指出“人物传记”对史学研究的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制度设计和官员的任用与管理,是我国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呈现出理性行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强调发挥中央各官僚机构的作用,运用政治体制来保证决策和政令的正确制定。宋代中枢部门的分立,基本上是以“依事系任”为原则,按照所处理政务的范围——民政、军政、财政进行分工,而不取决于或出令、或审覆、或执行的程序环节分工。

材料二 宋廷对在任官员的考核是对官员品德操守及才干绩效的综合评定。其中,“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位置。而“才干”的核验要求官员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考核制度施行过程中,日渐发展起程式化的倾向。较之规矩呆板的常规考核,监察制度的实施相对活跃而有针对性。对于官吏的考察通过多条途径进行:常规考课与特诏巡查并行、中央业务部门对地方相应机构考核与内部稽查并行、诸司、诸州互查互申、朝廷专使考察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以上材料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台湾)人、弃其地者,施琅疏言:“若弃其地、迁其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沿海诸省,断难安然无虞。……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召询廷臣,大学士李奏应如琅请。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

——《清史稿》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唐宋中枢权力制衡方式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中枢运行机制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对官员的考察机制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后,对台湾地区实行的措施及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封建政府在制度设计和官员管理机制上蕴含的政治智慧。
2019-10-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代杜佑自幼读书勤奋,经传之外,尤其重视历史典籍的学习。他十八岁开始从政,从县丞起步,后来担任地方刺史、淮南节度使乃至宰相。杜佑虽位极将相,而好学不倦。他认为诸经率多记言,罕存法制,故究心于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得失,意图总结历史上经验教训,以为施政的张本。从766到801年,杜佑历经三十六年著成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的《通典》,成为中国典章制度通史的首创。《通典》凡二百卷,分为九门,杜佑认为“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以食货(财政经济)居首,次为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门又各分子目。杜佑批判颂古非今的思想,强调今胜于昔,指出制度设置与变革,事皆相因,主张一切事情,应该“酌古之要,通今之宜,既弊而思变”。杜佑的历史进化观点,与唐朝发展开阔人们眼界有关,也受唐初史学发展,尤其刘知几的史学评论影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杜佑代表作《通典》的史学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杜佑撰写《通典》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材料:60多年来,德国政府虽然几经更迭,但在对待战争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上却始终如一:敢于直面历史,勇于承担罪责。1949年奥多尔豪斯(时任联邦德国总统)说:“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1970年勃兰特总理出访波兰,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惊人一跪”;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将5月8日(原为“战败日”)改为“解放日”,得到80%德国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德国也不断为赔偿立法,积极对犹太人等战争受害者进行赔偿。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对战争反思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开始“反思”的历史背景及反思产生的影响。
8 . 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
——《商君书•境内》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重,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军事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在秦国争霸过程中的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商鞅法制思想的主要内容。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2017-02-17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宁夏区银川市二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通商银行名为商办,实系奉旨设立的官商性质,大权均由盛宣怀一人独揽。此时,中国无银行法令及成规可援,故一切组织管理及营业规则,皆参照外商银行成例办理。用人办事,以汇丰为准。并借重外才,征用客卿,聘任英人美德伦为洋大班,藉以融通中外金融。通商银行成立之初,国家即授予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以为民用,使为整理币制之枢纽,至此国中始见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金融大权不复为外商银行所把持。
材料二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陆续发行。 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解放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台湾、西藏以外的全国范围内流通(西藏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通商银行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归纳人民币发行的措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盛宣怀(1844—1916),清末官员,官办商人,洋务运动主将,有“中国商父”之 称。盛宣怀一生创造了ll项“中国第一”: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洋务企业——轮船招 商局;1880年创办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渐渐发展为真正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一-卢汉铁路;1897年创建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 行;1895年办成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师范学堂;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1904年在上海创办红十字会;1910年办成私人的“上海图书馆”。
材料二 1910年初,就任邮传部大臣之后,盛宣怀提出“铁路国有”政策,下令将已经承诺由民间商办的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路权收回作抵押,向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借款 600万英镑,以统一全国的轨道。盛宣怀的“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进而引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从去世那一天起,盛宣怀就成为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盛宣怀传》的作者夏东元对盛宣怀的评价:“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 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鲁迅对盛宣怀的评价:“卖国城、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摘编自新京报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盛宣怀的主要活动。(不得抄袭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盛宣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