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留给人们的教训是.大国必须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正如联合国的设计者所设想的那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对于大国的核心作用联合国显然比国联更为看重。另一方面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德意日受到沉重打击,也对英法主导的旧的殖民体系形成了冲击。《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为了促进民族自决,《联合国宪章》专门列有“关于非自治领土之宣言”“国际托管制度”“托管理事会”三章。总体而言,二战后期盟国对国际秩序的设计基本上得以实现,这对于维系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直到今天。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基本理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历史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联合国难民署成立于195012月,主要任务是处理二战后欧洲的难民问题。到50年代中期,美国出于反对苏联的需要转而支持联合国难民署,这使它收到更多国家的资金捐赠。50年代后期,随着美苏争霸范围的扩大和第三世界反帝反难斗争的高涨,苏联和不少亚非国家也开始支持联合国难民署。60年代,联合国大会授权它在世界各地设立公署机关,从而使它拥有较大自主权,工作范围进入到因为南北差异造成的新的难民问题领域。80年代末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内部及地区性战争频发,亚非拉甚至欧洲地区都出现了难民潮。联合国难民署始终是解决世界难民问题的中坚力量。

然而,联合国难民署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各国的自愿捐助,伴随国际危机的日益增多,其经费短缺现象愈发严重,此外,来自捐赠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政治压力也使它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成为大国的御用工具,要么丧失在国际难民救援工作中的应有地位。

——摘编自何慧《论联合国难民署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联合国难民署成立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际社会为解决联合国难民署面临的问题应采取的策略。
2023-04-08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詹天佑,中国近代铁路奠基人,周恩来评价他是“中国人的光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经盛鸿著《詹天佑评传》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周恩来对詹天佑评价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阅读下列有关“一战”的史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年半以来,盟军(指德、奥、保、土军队)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不可摧毁的力量。他们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恐怖战争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

——摘编自191612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他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摘编自191612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评价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双方对战争责任问题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做简要评价。
2023-07-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明史》于顺治二年开始纂修,朝廷组建修撰人员,由满汉人员共同参与,康熙四年,徐元文为监修,推荐晚明遗老万斯同入史局,才真正开始编撰。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全部刊刻完成,历时九十余年。万斯同,浙江鄞人,师从大学者黄宗羲。康熙十七年招请黄宗羲修史,黄宗羲拒绝,但建议学生万斯同入史局,以“四方身价归明水,一代奸贤托布衣”劝勉。万斯同遂以布衣参编《明史》19年,不受官俸。其间,受到官方《明史》总裁官张玉书等人的延请,修撰不缀。由于当时去前朝未远,加上官修这一方便条件,《明史》能在十分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纂修成书。《明史》在选择材料时,凡史实靠不住的,一般弃而不取;有些材料本身没有事实根据,但流传较广的,则姑著其说,而指出其不可信。《明史》多载史料原文,特别是明代奏疏,凡切于当时利弊的,多经采录。《明史》中仪象、推步等都附图说明,可谓实行了郑樵提倡的“左图右书,不可偏废”的主张。

——摘编自南史明《明史评介》


(1)根据材料概括《明史》纂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史》纂修的影响。
2023-05-08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据统计,清代科道官共上奏疏687篇,其中弹勒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中国古代的监察不仅“劫”,还有“举(荐)”,其功能是罚赏俱有。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同时,他主张监察权是由国民大会授予的,必须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考选和纠察“五权分立”的政府架构。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摘编自王晓天《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材料三   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国境。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监察体制逐渐失去效力,导致苏联出现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监察职能延伸、监察主体的合理构建、纪法与法法的街接以及权力监督格局上进行路径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

——摘编自聂应德、付扬《试论我国监察体制的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监察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重视监察体制建设的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406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八月风暴行动开始。次日凌晨,苏军航空兵对吉林、哈尔滨、长春、沈阳等中国东北主要城市进行空袭,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对日本军舰实施袭击,完全掌握制空权,同时地面部队各先遣支队越过国境。当日拂晓,主力发起进攻。外贝加尔方面军主力未遇有力抵抗,迅速越过大兴安岭和戈壁沙漠。日军对苏军进攻估计不足,仓促应战,不堪一击。随后,关东军司令部撤至通化,并命令下属部队进行快速撤离。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6日,苏军登陆兵解放清津后,切断日军由朝鲜撤向本土的退路。19~24日,苏军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主要城市机降小分队,关东军大部缴械投降,少数负隅顽抗的部队被歼灭。9月2日,同盟国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受降仪式,八月风暴行动结束。

——摘编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八月风暴行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八月风暴行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有关教师工资的政策不断调整,大致经历了四次大的改革:1956年货币化的职位等级工资制、1985年结构工资制、1993年职务等级工资制以及2006年岗位绩效工资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逐步开始探索“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重新修订,进一步强调要保障教师工资,更加强调工资对教师的激励和导向作用。200911日起,根据国务院安排,按照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原则确定教师工资水平,其中70%为基础性工资,30%为奖励性绩效工资。2010年,国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维护教师权益,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强调改善和提升乡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特岗教师的人均补助标准。但由于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发展等现实因素的制约,导致教师工资仍存在较大差距。

——摘编自马香莲,邵怡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工资政策改革演进》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教师工资政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师工资改革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期间,德国首次在欧洲战场使用毒气弹,造成大量军民伤亡。一战后,日本陆军省聘请科学家专门研究化学毒剂生产、使用等有关问题。日军研制的化学毒剂有糜烂性毒气和催泪性毒气等9种之多。为了确保对苏作战,及时将国内生产的毒气弹运往中国前方战场,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了很多研制、装配、存放化学武器的工厂和部队。19398月,在齐齐哈尔建立了集研究、实验和实战于一体的关东军陆军化学研究所,代号516部队。据统计,516部队与731部队合作进行过50余次毒瓦斯人体实验,以获取毒气武器试验相关资料。日本政府每年投入巨资支持化学武器研制生产,因此日本成为二战时期拥有化学武器最多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持续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国家,如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中使用了呕吐弹,在南昌会战中大量使用化学武器等。日本战败时,又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中国。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发掘出的遗弃化学武器造成了多起健康被害事故。而且由于遗弃的化学武器外表没有黄油保护,不仅腐蚀严重,而且一部分已经泄露,造成水源、土壤污染。

——摘编自王玉芹《日军在华化学武器的研制应用及遗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在华研制和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军在中国使用和遗弃化学武器造成的后果。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钱学森,中国现代科学家。留学美国并在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指导下从事火箭研究工作。回国后,他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性质,取名为“物理力学”,编写专著《物理力学讲义》并组织力量开展研究。他在力学的许多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提出了跨声速流动相似律,并与卡门一起,最早提出高超声速流的概念,为飞机在早期克服热障、声障,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火箭和喷气推进方面,他提出并实现了用火箭作助推器,缩短飞机的起飞跑道,并为长程火箭推进做了一系列开创工作。1958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我军的科技事业发展作了大量工作。因此,他不但是力学专家,火箭专家,而且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并对科学体系、科学方法论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19999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摘编自《永远的怀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


(1)根据材料,概括钱学森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学森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
2022-04-22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