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注:撤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
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
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
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2021-06-15更新 | 3458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所示漫画《全球大捷》表现的是:在北非,德国军队被打败;在苏联,红军的反击取得成效;在英国,丘吉尔正端起枪准备向欧洲大陆发动进攻;另外,美国军火也从大西洋西岸源源不断地运过来。该画作
A.充满了对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期待B.展示了整个反法西斯局势逐渐好转的情形
C.肯定了开辟第二战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D.反映了德、意法西斯彻底灭亡的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英国时政漫画家大卫·洛创作于1945年8月9日的《孩子,玩这个美妙的球吧?》。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呼吁和平利用核能以造福人类B.讽刺美国恃强凌弱的霸权政策
C.表达对核武器巨大威胁的担忧D.警示人们美苏冷战时代已到来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垣,广东新会县人。1905年,他和几位青年志士在广州创办了《时事画报》,以文学、图画作武器进行反帝反清斗争。继之辛亥革命,他和康仲荤创办《震旦日报》,积极宣传反清。1912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1913年到北京,后因政局混乱,潜心于治学和任教。他阅读了大量宋人、清人有关避讳的述作,并广泛收集引用了一百种以上的古籍材料,写成《史讳举例》一书,“意欲为避讳史作一总结,而便考史者多一门路、一钥匙也七七事变爆发后,他身处危境,坚决与敌斗争。在大学讲坛上,他讲民族英雄,以此勉励学生爱国。他还利用史学研究作为武器,连续发表史学论著,抨击敌伪汉奸。陈垣一生留下了十几种专著、百余篇论文的丰富遗产,其中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为新中国教育作出杰出贡献。

——摘编自张荣芳《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书系陈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垣的突出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垣作出突出贡献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83月,刘铭传在台北设邮改总局。这是我国第一个自立的邮政机构,是我国邮政史上的一次大变革。

1886年,刘铭传苦于台湾的通讯落后,与内地的联系困难,上奏朝廷,提出:“台湾一岛,孤悬海外,往来文报,屡阻风涛,每至匝月兼自,不通音信。水陆电报,实为目前万不可缓之急图。”他一方面积极架设贯通台湾南北的陆路电线和铺设台湾、福建间的海底电缆,另一方面他又以销递迟缓,延误时机,而创设邮政机构,开始了我国新式邮政机构的改革。他以台湾站制为基础,参酌当时海关邮政办法,于188811月颁布(邮政条目十二条》和《台湾邮政票章程),创立新的邮改组织。他改旧驿站为邮站,直接隶属邮政局,不再附属衙门机构:所有递送公文一律粘贴邮局发送的邮票,即使衙门发送的公文也不例外;商民便函,也凭邮票传递,收取邮资以信件重量和道里远近为准。为此,邮政局不再像旧式铺递那样仅仅是官方公文的代递机构,而是官民合用的近代邮政机关了。

——摘编自邱江生《中华正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铭传进行邮政改革的客观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铭传邮政改革的意义。
2022-01-06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自幼喜爱数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在八岁登基后仍然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认真学习这些知识。他不断引进有科技才能的传教士来华,命传教士采用地圆说绘制了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此地图在康熙的南征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谕令传教士白晋等人在宫中设置化学实验室,用化学方法试制西药,使中国在医疗中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他还命令传教士汤若望以西法制成了“红衣大炮”,该大炮在雅克萨之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皇宫中开设有数学、天文、地理、医学、外语、艺术等方面课程,由传教士来讲授。

——摘编自张云筝、田冰《康熙西学中用的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主张西学中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西学中用实践的历史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