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2007·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有网友看了下面这幅政治漫画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英法设计,美国造桥
B.美国设计,英法造桥
C.国会设计,总统造桥
D.总统设计,国会造桥
2 . 右列这幅政治漫画(选自杰里·H·本特利 夏继果《全球史读本》7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出现在20世纪初。根据你的判断,漫画反映的是(   
A.英法矛盾B.法德矛盾
C.美日矛盾D.英德矛盾
2016-11-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长宁、嘉定区高三下二模试卷历史试卷
3 . 观察下列《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漫画。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
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
C.维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
4 . “长城”之变。

长城曾是军事防御工事,而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它既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某历史学习小组以长城为对象展开研究型学习。

环节一:砖石长城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的长城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研究小组找到部分有关古代长城的资料(见材料一到材料三)。

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经陇西、北地、上郡,并阴山、燕山下,至辽东(跨鸭绿江),延袤万馀里。

——根据【西汉】司马迁《史记》整理


(1)请根据材料一,在地图中以长城图例标注出秦朝长城的大致走向。

材料二   中国古代某朝代北部边疆示意图



(2)除修筑长城之外,材料二所示王朝为应对北部边疆的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包括(单选)
A.设置榷场   B.开放马市   C.推行土司制度   D.派遣驻藏大臣

环节二:血肉长城

材料三   研究小组在参观北京古北口长城纪念馆时,搜寻到有关长城的三幅宣传画。


甲:丰子恺宣传画《关山月》(193321日《东方杂志》)(天下第一关指的是山海关,位于明长城的东端的起点,是明朝京城的屏障)

乙:梁中铭宣传画《只有血和肉做成的万里长城才能使敌人不能摧毁!》(《时事月报》19334月)

丙:时政宣传画《暴日摧毁不了的中国新长城》(《时事月报》193712月)


(3)宣传画也是一种历史语言,请你结合史实,对上述三幅宣传画进行解读。

环节三:钢铁长城

材料四   研究小组在网络上搜集有关长城现今状况的资料时,频繁跳出人民解放军的相关图片,他们从中截取到部分(如下图),了解到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



(4)下列有关材料四“钢铁长城”的历史叙述错误的是(单选)
A.诞生于南昌起义   B.曾远征缅甸抗击日军   
C.创造过长征史诗   D.取胜过抗美援朝战争环节四:文化长城

材料五   1987年,长城(The Great Wall)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长城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单选)
A.雅典卫城   B.莫高窟   C.古罗马城   D.昆曲
(6)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长城’之变”?
2022-09-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1
5 . “长城”之变

长城曾是军事防御工事,而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它既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某历史学习小组以长城为对象展开研究型学习。

环节一:砖石长城作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的长城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研究小组找到部分有关古代长城的资料(见材料一到材料三)。

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经陇西、北地、上郡,并阴山、燕山下,至辽东(跨鸭绿江),延袤万馀里。

——根据【西汉】司马迁《史记》整理


(1)请根据材料一,在地图中以长城图例标注出秦朝长城的大致走向。

材料二   中国古代某朝代北部边疆示意图



(2)除修筑长城之外,材料二所示王朝为应对北部边疆的民族关系,采取的措施包括
A.设置榷场        B.开放马市        C.推行土司制度        D.派遣驻藏大臣

环节二:血肉长城

材料三   研究小组在参观北京古北口长城纪念馆时,搜寻到有关长城的三幅宣传画。



(3)宣传画也是一种历史语言,请你结合史实,对上述三幅宣传画进行解读。

环节三:钢铁长城

材料四   研究小组在网络上搜集有关长城现今状况的资料时,频繁跳出人民解放军的相关图片,他们从中截取到部分(如下图),了解到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



(4)下列有关材料五“钢铁长城”的历史叙述错误的是     
A.诞生于南昌起义     B.曾远征缅甸抗击日军     
C.创造过长征史诗     D.取胜过抗美援朝战争

环节四:文化长城

材料五   1987年,长城(The Great Wall)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长城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雅典卫城     B.莫高窟     C.古罗马城     D.昆曲
(6)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长城’之变”?
2022-06-1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二十世纪的国际组织

二十世纪是一个深刻变化的时代,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局势下,世界诞生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出示了部分组织的标识图(如下)



(1)通过这些组织来认识20世纪世界局势变化的一些特点。
________和H,反映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冷战格局。
②B和________,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反映了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________和G,反映区域经济集团化和一体化发展趋势。
④A和________,推动________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国际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老师又出示了以下时间轴



(2)根据提示,完成时间轴中的相关内容填空。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出示了以下资料



(3)如果以联合国成立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你会选择其中哪些资料?说明理由。
2022-04-2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下面是时人所绘的《三国同盟元首图》,居于中间的应是
A.沙俄皇帝B.德意志皇帝C.奥地利皇帝D.不列颠国王
2022-02-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不同视角看孝文帝改革

某班历史社团就课堂中有关孝文帝改革展开了课外阅读与讨论。

王同学展示了自己的课外阅读,(清)赵翼《廿二史札记》的部分内容:

魏孝文帝……欲迁洛以变旧风。恐大臣不欲,乃发京师步骑百余万南伐,至洛阳…群臣…请停南伐,帝曰:“今者之举,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若不南伐,便当迁洛。”…诏迁洛之人,死者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注:北方地名)人,皆为洛阳人。又诏改国姓为元氏。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魏”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个魏政权?王同学的材料说明孝文帝改革得以推进,得益于哪两个因素?

进而,王同学展示这段文字的后半段:

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盖徒欲兴文治以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


(2)王同学的这段材料,表达了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怎样的评价?其依据是什么?

针对王同学展示文献的观点,李同学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反驳。他出示了钱穆《国史大纲》的引文:

魏孝文迁都…一则元魏政制,久已汉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的中心。二则北方统一以后,若图呑并江南,则必先将首都南移。三则…一般鲜卑人,建国已逾百年,而不免暮气渐重,魏孝文实在想用迁都的政策来与他的种人以一种新刺激。孝文帝…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整体的汉化。惜乎孝文南迁五年即死。他的抱负未能舒展,鲜卑人追不上他的理想,而变乱由此起。


(3)若要有力反驳王同学第二段材料,李同学必须结合本段材料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证?

社团指导老师在听了两位同学的发言后,肯定了他们发言的合理性。同时,引导他们参看新版部编教科书对于这段历史的陈述: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相比前面的材料,这段文字从更深刻、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这一历史,试说明之。
9 . 2018年,日本发行了一套明治维新150周年纪念邮票,包括《东京汐留铁路馆蒸汽汽车等候图》《横滨邮局开业图》《欧洲管弦乐合奏图》等。推动以上景象出现的是
①殖产兴业政策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文明开化政策   ④四民平等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5-0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有学生设计了研究科举制度的学习单。根据提示完成如下学习活动:

在图片中选择研究科举制的原始史料,并结合图片信息说明理由。
2020-03-03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