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代表人物

代表言论

新中国建设的“老黄牛”

“高炉卫士”孟泰

“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

“盐田大改造”孙华喜

“铁人”王进喜

掏粪工人时传祥

王进喜;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两弹元勋”邓稼先

“氢弹之父”于敏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六步教学法”魏书生

“棋圣”聂卫平

袁隆平: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

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药学家居呦呦

宇航员杨利伟

体育明星姚明

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京东快递小哥宋学文

杨利伟:我在这里想对祖国说,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信任。我一定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

——摘编自姚力《从劳模表彰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等


随着时代变迁,劳模结构与时俱进、劳模精神永葆本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劳模的“变”与“不变”。
2022-07-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2 . 1951年8月起,豫剧著名演员常香玉率剧社在全国六个城市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巡回义演,将所得捐献购买了一架战斗机。此举意在(     
A.弘扬传统文化B.支援抗美援朝战争C.响应双百方针D.配合工业建设需要
2022-07-05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并签订秘密协议,其中提出“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但这句话的效力被下一段话抵消了:“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据此可知,该会议(       
A.为美苏两国所控制B.强权政治色彩较鲜明
C.促成了两极格局形成D.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30年代,针对德国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在国际联盟提出议案,要求外国战斗人员一律撤出。因投票时未达成全体一致,该议案被否决。这说明国际联盟(       
A.决策机制存在严重缺陷B.加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冲突
C.体现成员国的平等地位D.旨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4年圣诞节,士兵们跑到无人区,在有些地方甚至跑到对方的战壕里举行庆祝活动。当苏格兰人、英格兰人、萨克森人、威斯特伐利亚人(注:萨克森、威斯特伐利亚均为德国地名)在一个共用的大墓两边排好队,牧师用英语念诵,一名神学院的学生又用德语念诵了一遍,他们之后又用双方的语言逐字念诵了主祷文:“我们在天上的父……”这段材料(     
A.揭露政府虚假宣传B.预示战争即将结束
C.反映民族矛盾消弭D.折射人类和平心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孔子家语六本》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子因错把瓜苗的根锄断了,被其父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打晕,曾子醒后向父亲赔罪,还回房弹琴练歌,让父亲放心;孔子听闻此事很生气,对曾子说:“(你)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已确立正统地位B.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盛行
C.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D.精耕细作农业获得大发展
2022-06-27更新 | 2036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672次组卷 | 9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2022-06-16更新 | 8556次组卷 | 58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科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事件都倾向于发展成两个阵营之间实力的较量。一个特定的民族事件,如奥匈帝国弗朗西斯·费迪南大公的遇刺,已经无法由当事方在自身范围内解决。据此可推断,当时
A.集团对抗助推了一战的爆发B.欧洲各国关注世界和平发展
C.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对比悬殊D.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矛盾激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