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采取监牧制度为朝廷养军马,但监牧占地多,而产马数量少、质量差,耗费巨大。王安石在民间养马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令民户养马的新法,即保甲养马法。1072年,保甲养马法开始实行于开封府属县,次年八月推行于整个华北地区,定额为8000匹,后增至1万匹。民户自愿养马,每户一匹,最多二匹,官府供马,或自买马官府补钱,开封府界地区养马户除了免纳二百五十束粮草外,还另外发给钱。其他地区每养一匹马每年可免“折变缘纳钱”14400文等优待办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保甲养马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保甲养马法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肖邦(1810-1849),波兰音乐家,浪漫主义时期最具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的58首马祖卡舞曲作品多以民间歌曲为基础,借鉴吸收了乡村民间舞曲以及民间音乐体系,题材主要来自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作品内容丰富、曲调激昂奔放、和声织体丰富多彩、作品结构灵活生动。

1830年,华沙爆发了反抗俄国的起义,旋即失败。当时肖邦虽然身在巴黎,却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命运。他创作的《军队波罗奈兹舞曲》描绘了一个波兰民族英雄的形京,赞扬了波兰人民奋力抗战的精神,表达了对波兰民族继续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斗争的支持,以及必胜的信心。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这是对肖邦最高度的评价。

——摘编自隋欣《基于民族精神探寻艺术真谛——浅论钢琴诗人肖邦的音乐创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肖邦音乐作品的总体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肖邦音乐创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女真人兴起于白山黑水,生活方式兼有渔猎、农耕和畜牧三种形态,与汉民族相对接近。金朝初年,随着军事扩张,女真人逐步向长城以南和中原迁移。同时,改变女真旧制,全盘采用汉制,实现了政治体制的一元化。实质性的汉制改革是在熙宗朝进行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中央职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法律制度、勋爵制度、礼制、仪制、服制、历法、宗庙制度等等,“政教号令,一切不异于中国”。海陵王时期,金朝正式移都燕京,改为中都,确立了汉地本位政策。金朝诸帝中,自熙宗以下都具有相当高的汉文化素养。金朝中期以降,汉化进程潮流澎湃。世宗和章宗时代,统治者曾进行过女真文化复兴运动,但以失败告终。金朝亡国以后,社会上流传着“金以儒亡”的说法,认为汉化彻底改变了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养成了懒惰奢靡、耽于逸乐的生活作风,彻底销蚀了其传统的尚武精神,给大金王朝的国运兴衰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摘编自刘浦江《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1)根据材料,概括金朝女真人汉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述“金以儒亡”的观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元帝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晋王司马昭令贾充定法律令,到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修律完成,称为《泰始律》,即《晋律》。《晋律》篇目较汉《九章律》增加了十一篇,而条目仅汉律的十分之一。晋律的文字比较简约,律文只有“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言”。《晋律》比前代律令的内容有所放宽,它“减枭、斩、族诛、从坐之条”,对女子的判处也有从轻从宽的用意。《晋律》“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晋律》中的法律概念更加明确,而且第一次正确区别了律和令两个重要法律概念,律是固定性的规范,令是暂时性的制度,违令有罪者,依律定罪。此外,《晋律》还规定抵罪,即可以以夺爵、除名、免官来抵罪,例如免官比三岁刑等。《晋律》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南北朝乃至隋唐的法律无不打上它的烙印。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晋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律》的影响。
2022-02-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君武(1881717日-194081日),出生于广西桂林,是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马君武少年时深受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认为非精研西学,不足以致中国于富强。1899年,他考入广西体用学堂,开始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文化。1902年,马君武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并参与组建中国同盟会,成为《民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后参加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马君武一向主张创新,反对拟古,写了大量鼓吹新学思潮和爱国主义的诗,多收入《马君武诗集》中。1924年,马君武开始淡出政坛,精力逐步投入教育事业。1927年初,马君武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之邀,在梧州创办广西大学,开广西高等教育的先河。马君武提倡西方科学教育,为了弥补国内科学技术缺陷,广西大学开办了许多国内稀缺专业,机械系、电机系、土木、农学等师资教学力量雄厚。马君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一起被时人誉为“北蔡南马”。

——摘编自周川《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君武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君武取得上述贡献的历史背景。
6 . 日本学者指出:明治政府通过国民教育贯彻西洋式近代化。日本的近代教育或许在塑造“国民”这一点上是成功的,但是在塑造“公民”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是失败的。这里的“国民”指的是天皇制国家的臣民,“公民”则指的是具有自立性的人民。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开始走向近代化B.日本近代国民教育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
C.明治维新导致日本的民族主义泛滥D.公民意识缺失标志日本教育近代化失败
2022-02-22更新 | 103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一战初期,美国的德裔移民呼吁向德国捐赠财物,“全美德裔美国人联盟”在旧金山举行会议,对美国偏向英国一方表示愤怒。而在1917年,德裔的类似活动基本消失,部分州规定公共场合禁止使用德语、禁止德国人在公立学校学习,同时几乎所有德裔美国人和德裔新闻媒体都转而支持美国的立场。由此可见(       
①国际局势影响移民身份认同             ②德国战败影响德裔在美地位
③美国民主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④战争破坏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8 . 文献中的“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作为出土文物,西周的何尊铭文中也有“宅兹中国”一词。这说明传统典籍(       
A.能够完整反映历史真实B.可与考古发现相印证
C.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D.比出土文物更有价值
2022-02-13更新 | 268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财政状况很不理想。北洋政府欠各国款项及利息叠加致使南京政府不得不向各国借款来缓解财务紧张状况,因此出现了旧债加新债的财政局面。中国的盐税主权因偿付外债的需要而步步丧失。加之历史上盐税征收很重,盐税及附加税截留不断增加,这些都成为实施盐税改革的社会条件。因此改革盐务机构、颁布新《盐法》、统一盐税税率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向。虽然新《盐法》看起来具有改革精神,但直到抗战前期,也没有确定具体实施的日期,最终流于一纸空文。

——摘编自纪秋颖《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盐税改革评析》


(1)根据材料,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盐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盐税改革。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律成(1914-1976)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在父亲和兄长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浓烈的抗日情怀。1933年,郑律成来到中国南京参加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1937年“七七事变”后,郑律成结识了冼星海,并与其长期合作,出电形歌曲、灌制唱片。同年10月,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8年,郑律成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随后郑律成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延安颂》《延水谣》《生产谣》《寄语阿郎》《十月革命进行曲》《入路军进行曲》等等。19391月,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8月,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任华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1945年,郑律成携夫人回到朝鲜,1950年,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定居北京。2009年,郑律成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摘编自陈志昂《抗战音乐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律成在抗战时期谱写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律成在抗战时期谱写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意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