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2年,西奥多.罗斯福组建进步党再次参选总统,提出了建立全民医疗保险的主张,因竞选失败,这一设想无法付诸实施。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实施新政,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这项法案包含了医疗保险的内容,但遭到强烈反对,为了确保整个法案的.通过,政府删除了法案中医疗保险内容。1960年,民主党人约翰肯尼迪当选总统,设立了卫生与社会保障特别工作小组负责研究社会保障问题,提出为老年人提供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此后,因经历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事件、肯尼迪遇刺等事件,无暇顾及医保改革。奥巴马上台后,设立了医疗改革办公室,推动医疗改革,医疗改革主要是围绕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和控制医疗费用而展开。2010年,美国参众两院以微弱多数通过了《患者保护与可负担的医疗法案》,奥巴马总统签署法令,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改法案正式生效。

——摘编自文太林《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演进及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医疗保险改革。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四光,1904年获官费保送赴日本留学,1913年远涉重洋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了两年采冶,再转入地质系专攻地质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冲破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馆阻挠,辗转意大利等地回到祖国大陆。后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身份推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新学科学会的建立及科学技术教育的普及。19529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急国家之所急,一手抓铀矿地质,一手抓天然油气地质,创立中国地质力学理论,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最东边的一条沉降带、黄海、东海乃至南海地区的海域含油远景,并因地球科学对发现大庆油田的突出贡献而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5年李四光提出了加强原子能研究,推广同位素应用的建议,经中央政治局批准组建“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科学委员会”(简称核委)。1959年撰写《地质力学概论》系统总结了李四光和他的学生们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是地质力学文库中的经典性著作,它标志着地质力学的完善与成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对现代中国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四光作为科学家代表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2-04-19更新 | 25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遗产税亦称继承税,于清末民初引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郭嵩焘等驻外使节较早地了解了西方国家开设的遗产税情形,并传递给清政府高层。1901年,张之洞会同刘坤一,建议清政府实行遗产税,提出如中国能办(遗产税),即使为英国二十分之一,亦有五六百万银元财政收入。1910年,梁启超将遗产税视为“最良之税则”,批评清政府未能实施这些“足以均贫富之负荷者”的税制。民国建立后,为获列强认可,北洋政府承认清政府历年战争赔款和外债,财政亏空严重,遗产税的筹设也有了较大推进。首任财政总长周学熙将遗产税等新税目归入国家税项,熊希龄任财政总长时,将遗产税列入三年度财政计划;与此同时,相关部门着手制定遗产税的具体系例和实施细则,规定遗产税征税范围、起税点和税率层级,等等。但是当时中国并不具备开征遗产税的社会经济条件,最终不了了之。

——摘编自雷家琼《清末民初遗产税的引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遗产税引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北洋政府时期遗产税筹设的构想。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最终,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列强之前的矛盾,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欧战爆发。此时,欧洲各国人民情绪高涨,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国家展现实力的一次机会,前线战士们的浴血奋战会为自己民族赢得一个更光辉的未来,当然,没人认为战争会影响自身,40年的和平麻痹了所有人。德国人认为战争会在圣诞节前结束,大多数国家的人民也这样认为,他们都相信自己的国家会在几个月内取得胜利。……“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支配世界革命的记忆,已不复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渗透它的文化,已不再是1914年前所了解的那种资产阶级文化。当时完全掌握世界经济、思想和军事主力的大陆,如今已不再是世界经济、思想和军事的主力,不管是一般的历史或特殊的资本主义历史,都不曾在1914年告终,不过世界的极大部分,都已经通过革命进入一个基本上不同类型的经济形势。”自1914年以后,世界果真变得与以往完全不同、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根据材料,分析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战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赵过是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机械发明家和新技术推广者。他善于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创立了一种新的耕作方法,叫作“代田法”。代田法来源于畦种法,但又有所发展,这种方法的科学价值首先在于可在同一块耕地上将农作物进行轮休,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其次是农作物长成以后,作垄的地形成通风走廊,提高了光能利用率。赵过代田法的开沟,需要使用的人力劳动强度太大,因而很难完成,于是他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创制“耦犁”,推广牛耕。赵过创制的“耦犁”,耕作时采用“二牛三人”组合,他这次推广牛耕,先关中而后边远地区,配合以先进的耕作工具,效果十分显著,牛耕逐渐普及。在赵过的农具改革系列成果中,最能体现农业技术水平的是耧车的发明。耧车是一种播种农具,类似今天的条播机,比东汉辽东地区二牛六人的耕作法省人力5人、牛1头,耕作效益提高了3倍。

——摘编自陈正奇《西汉农业技术改革家赵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赵过取得农业科技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过农业科技成就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叶挺,字希夷,广东惠阳县人,1924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他屡建奇功,被誉为“北代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图”,为第4军赢得“铁军”称号。他领导的部队也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最早的一支武装力量。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被迫流亡海外10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主动请缨,经国共两党协商,出任以中共领导的南方入省红军和游击队为主力改编而成的新四军军长。他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皖南事变中,叶挺被国民党扣押,他严辞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著名的《囚歌》以明志。抗战胜利后,叶挺获救出狱,被党中央重新接纳入党。194648日,他与博古、王若飞等人一起乘飞机从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坠毁而不幸遇难。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摘编自刘战英著《叶挺传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挺得到国共两党认可出任新四军军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叶挺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的贡献。
2022-04-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驿站不同于普通旅舍,它是官办的非营利性单位,对过往官员通常提供无偿服务。驿站所需要的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负担。明朝自正德、嘉靖以后,政治日益腐败,邮驿制度也产生许多弊端。各地官员利用邮驿,大肆挥霍。正德年间,发生了多起太监到各地驿站勒索驿银、捆打驿官的事件。明朝万历年间,大学士张居正推行邮驿改革。他从限制官员的驰驿特权(指驾乘驿马疾行)入手,提出了对官员使用邮驿的六条限制。规定任何官员不得侵扰邮驿;过往驿站的官员只许按国家规定的级别供应食宿,不许越格提出要求;除邮驿供应外,任何官员不许派普通民户服役;还规定政府官员凡非公务,而只是到、离任或请事假等旅途费用,一律不得由驿站负担,不得动用驿递的交通工具等。张居正治家甚严,其子回原籍参加科举考试,其父办生日庆典,他都不允许动用官驿。对违反条例的官员,则依规惩处,甘肃巡抚之子擅自驰驿,被革去官荫,朝野震动。由此,改革取得了积极效果,“小民欢呼歌诵”。

——摘编自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邮驿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推行邮驿制度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2022-04-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到1810年,他达到成功的顶峰,他已使法国的疆界越过莱茵河伸展到吕贝克,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伸展到罗马。欧洲的其余地区由法国的附属卫星国或盟国组成,只有英国仍保持独立并怀有极大的敌意。文中的“他”是指
A.克伦威尔B.华盛顿C.拿破仑D.俾斯麦
9 . 1918年爆发的世界范围内的大流感,被冠以许多其他别称,“西班牙女士病”“法国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紫死病”“战争瘟疫”“佛兰德斯感冒”“柯尔克孜病”“黑人病”“匈奴流感”“德国瘟疫”“布尔什维克病”“土耳其一德国细菌犯罪企业病”等。上述大流感别称的形成
A.充满强烈意识形态对峙色彩B.成为一战交战双方转折点
C.带有战争污名化的宣传意识D.客观上推动和平主义出现
2022-04-06更新 | 778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等级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材料   程懋筠(19001957),江西新建人,天资聪颖,自幼谙熟国学,尤其热衷京剧、古典文学。1918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声乐。1926年,回国后在江西省立师范学校、南昌一中等学校教授音乐。1928年,其应征作品被选为党歌。1937年,正式确定为中华民国国歌。1933年,在南昌创办“音教会”,担任主任委员,组建合唱团,公开演出,号召民众团结抗日。19334月,创办《音乐教育》月刊,面向中小学教师,普及音乐知识,解决音乐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抗战期间,组建“抗敌歌咏话剧团”等,发表抗日救亡作品,报道全国各地的救亡活动。此外,程懋筠先生还谱写了《中央大学校歌》《正气中学校歌》等众多校歌,1957年,病逝于南昌。

——摘编自何卓《程懋筠中国近代音乐之历史贡献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程懋筠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懋筠取得成就的原因。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