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提出了一整套培养公职人员的办法,努力奠定变法的思想基础与组织基础。首先,他针对学校教育空疏腐败的现实,提出以“尚实用”为原则来培养人才,其教育内容具体来说则包括德性的养成及处理具体政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显然是培养政治精英或国家治理者。王安石建议,在进士考试中,取消诗赋、贴经和墨义,改为经义和策论。在人才的任用上,他再次强调了德才兼备的传统观点,认为应以个人德才的高低为依据,在社会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公共治理功能。他积极推行高薪养廉的制度以遏制腐败。他还提出利用礼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保障。两者结合既是减少改革阻力的“托古改制”,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礼、 乐、刑、政的使用保证国家治理结构有序运行的创新尝试。

——摘编自宋丙涛、张庭《历史教训与当代启示:王安石变法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克里米亚战争直接导致了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
A.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B.导致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暴露出俄国农奴制的深刻危机D.导致国内革命运动高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联合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对这种“脱离”比喻最贴切的是
A.“逼上梁山”的造反B.“儿大不由娘”的分家
C.“离家出走”的背叛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6世纪中期,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国王主宰教会,成为教会首脑B.使用英语礼拜,沿用基本教义
C.重新划分教区,强化政教合一D.反对铺张浪费,简化宗教仪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面对“积贫”积弱"的现状,北宋先后进行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王安石变法更侧重于
A.澄清吏治B.培养人才C.增加收入D.充实边防
6 . 有史学家们称他“容圣天成,才能非凡”,也有说他是“夷狄僭伪,沐猴而冠”。他是
A.孝文帝B.冯太后C.商鞅D.秦孝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