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4 道试题
1 . 有学者引用商鞅变法“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轻视教化”“轻罪重罚”“监禁庶民”等措施,来证明其个人悲剧不可避免。该学者意在说明商鞅变法(     
A.重农抑商,违背经济规律B.废除井田,破坏传统体制
C.峻法少恩,激化社会矛盾D.严令分家,加重民众负担
2022-11-25更新 | 513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为1986年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公布的美苏战略核弹头数量。统计数字表明(     
美国苏联
洲际弹道导弹弹头21186420
潜射弹道导弹弹头55362787+
飞机运载弹头2520680
合计101749987+
A.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超过美国B.核武器竞赛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战略核武器竞争陷入僵局D.战略核领域成为军备竞赛重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他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事业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的史实说明孙中山“伟大”的历史依据,并指出他身上体现的优秀品质。
2022-11-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五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罗斯福在提交雅尔塔会议的文件中说:“否决权与大国维持和平的特殊责任是完全相符合的。”斯大林也曾指出:“新的国际组织为捍卫和平而采取的行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反希特勒德国的各大强国,今后也会一致和协调动作。”这说明联合国“大国一致”原则(     
A.不利于联合国发挥作用B.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
C.是美苏两分天下的产物D.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2022-11-01更新 | 502次组卷 | 3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农战”思想的内涵是(     
A.政府承认土地的私有并按亩纳税B.推行小家庭经营政策
C.农民安心生产国家才能对外攻战D.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民经常将“一战”看作欧洲国家之间的内部战争,是一群自称为高级社会的傲慢的人彼此诋毁、互相残杀的血腥场景。从战场返回的居民加深了这一印象。他们尤其不愿再做顺从的臣民。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B.改变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原有认知
C.促使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观念形成D.由欧洲内部矛盾引发且具有残酷性
2022-10-27更新 | 379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万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率军突然在楚国腹地出现,随后其兵峰席卷了汉水流域,进军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材料这一现象(     
A.得益于合纵连横之术的巧妙运用B.源自商鞅变法激起的巨大内驱力
C.激起儒家学派的愤怒和强烈反抗D.凸显秦国粮草枯竭极力谋求速胜
8 . 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巨大的破坏性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它导致了6000多万人伤亡。

——据许海山《欧洲近现代战争简史》绘制

材料二 历史阶段……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其标志如下:(欧洲的)“边缘化”,指的是……移至“侧翼"。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三   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欧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也正是在逐渐摆脱受美国控制的过程中,两欧国家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不断把欧洲联合推上新的阶段。到冷战结束之前,西欧国家的联合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反美主义运动已崭露头角,但通常表现为单个国家中部分人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并未形成多个国家的联合抵制,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作为一个抵制美国文化传播之整体的功效很难发挥出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局面有所改变,单个国家文化精英的反美主义依然是主体,开始出现了西欧国家共同抵制美国的趋向。

——摘编自王晓德《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远超其他两次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欧洲“边缘化”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欧洲反美主义运动发展的原因。
10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得到跨越式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 2010 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金额

《亿美元》

比重

(%)

出口商品总额

181.2100.0620.9100.02492.1100.015777.5100.0

初级产品

91.150.3158.925.6254.610.2817.25.2

工业制成品

90.149.7461.874.42237.589.814962.294.8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1.26.237.36.0121.04.9875.95.6

按原料分类制成品

40.022.1125.820.3425.517.12491.515.8

机械及运输设备

8.44.755.99.0826.033.17803.349.5

杂项制品

28.415.7126.920.4862.834.63776.823.9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2.11.2116.318.72.20.114.70.1

机电产品*

13.97.7110.917.91053.142.39334.359.2

高新技术产品*

370.414.94924.131.2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中包含部分相互重叠商品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一个方面发表看法,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