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伴随生产工具的进步,古代社会劳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表明
A.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推广B.当时民众的赋税非常沉重
C.统治阶级鼓励小家庭政策D.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形成
2 . 两千多年来,秦阿房宫遗址让无数游客、史学家、文人墨客和考古工作者孜孜以求。以下对秦阿房宫的史证,最可信的应该是
A.杜牧《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的详尽描述以及“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结论
B.《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于秦始皇和秦二世斥资役使建造阿房宫的记载
C.考古队伍仔细发掘勘探遗址并对照史籍得出“阿房富其实未建成”的结论
D.《史记项羽本纪》中“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记载
2020-06-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统一考试复习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
时期内容出处
北魏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所受之田率信之”,再加桑田20亩,一夫一妇可受田140亩。《魏书·食货志》
隋朝隋朝隋文帝“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隋书·食货志》
唐朝太宗巡幸至灵口(陕西临潼),“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册府元龟》
A.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
C.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019-05-07更新 | 631次组卷 | 3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湟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旧唐书》和《新唐书》皆记载房玄龄为进士出身,且可推算出房玄龄为隋文帝开皇年间进士。但大量可考的史料都明确记载,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由此可知
A.史料考证的复杂性
B.房玄龄的进士身份不可信
C.正史记述更具权威
D.进士科创建时间无法判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词,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
A.把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取得统治地位
2017-10-06更新 | 382次组卷 | 17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下列三段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
资料一《通鉴》记载: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
资料二《通鉴》胡三省注:“因为这些人身体强壮,还俗于民,还可以为国作战。”
资料三《通鉴》记载:“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柔然担心魏大军将至,突围而去。”
对此史料理解准确的是
A.资料二注释资料一,资料三说明背景B.资料一注释资料三,资料二说明动机
C.资料二注释资料三,资料一说明结果D.资料三注释资料一,资料二解释起因
7 . 毛泽东在读《二十四史》时说:“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下列措施中哪项最终起到“利国福民”作用(   )
A.连坐法统治人民B.“燔诗书而明法令”
C.建立县制D.废井田、开阡陌
8 . 中国考古界对安徽阜阳地区双古堆墓葬进行发掘清理后,根据墓葬中出土的漆器、铜器上“汝阴侯”铭文和“十一年”纪年,对照《史记》《汉书》,确定双古堆为西汉第二代汝阴候夏侯灶及其妻子的墓。这表明
A.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前提
B.历史结论的得出需要多方面印证
C.历史记载比考古资料更具可信度
D.历史记载与考古资料的记录一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