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卢作孚(1893-1952年),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早年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启蒙思想家学术思想的影响,追求光明。1910年,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保路运动,投身辛亥革命。1919年接任《川报》社长兼总编辑,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主张"教育救国"。1921年任沪州永宁公署教育科长期间,积极开展通俗教育活动,开展以民众为中心的通俗教育与新教育试验,影响全川,后因因四川军阀混战,中途被迫夭折。1924年,到成都创办民众通俗教育馆,红火一阵后又蹈川南教育实验的覆辙。由此转而产生了"实业救国"的念头,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用40天时间抢运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国民政府嘉奖。被历史学家评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毛泽东评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万万不可忘记的人"。

——摘编自李菲《卢作孚“实业救国”经济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作孚社会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卢作孚的精神。
2 . 如图是古希腊胜利女神神庙遗址中遗存的爱奥尼柱,它又被称为女性柱,展现给人一种轻松活泼、自由秀丽的女人气质。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曾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公共建筑中,由此可知古希腊
A.民主政治高度发达B.人文精神底蕴深厚
C.建筑艺术领先世界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021-10-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法国各阶层的妇女积极勇敢地投身于争取人权的革命,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公布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在宣布权利平等的人权原则时,却根本不提妇女权利,在人权原则指导下颁布的法律也剥夺了妇女应享有的平等权利。妇女们发现,人权不过是男人的特权。著名的妇女领袖古杰在对资产阶级人权运动失望后,于1791年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强烈反抗性别歧视,要求对妇女在各个方面的权利进行补充和完善。这种对男性的批判,使法国妇女运动成为法国大革命反向启发下形成的一种独立的女性革命。这种女性主义的思想在经历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后,很快导致了女性自主意识的迅速发展,演变成与男权主义相对立的“女权主义”。

——摘自陈文联《论近代中国女权思想的政治化倾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1791年《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的核心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法国妇女运动兴起的思想来源及其现实依据。
2021-10-0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云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和财经委员会主任,在编制“一五”计划中,没有照搬外国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在执行“一五"计划中,对两次小冒进及时地进行了调整。他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57年系统地提出了关于综合平衡、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这一时期,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了从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稳步前进的一系列政策观点,把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进行赎买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他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56年提出了以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以“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三主三辅)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构想,即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综合平衡论和主辅关系论的系统提出,标志着陈云经济思想的基本形成。这个时期,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他提出了充分利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同时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思想。在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上,他强调经济工作者一定要有坚强的政治观点和群众观点,反对脱离政治、脱离群众的倾向。在经济建设与人口的关系上,他积极支持和倡导节制生育、减缓人口增长速度的主张。


(1)依据材料,概括陈云的经济思想。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陈云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
2021-10-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16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曾国藩年谱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会试中第38名贡士。改名国藩。殿试取在三甲第42名,赐同进士出身。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31岁,8月,偕倭仁拜谒理学大师唐鉴为师,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考德问业”,“为义理所熏蒸”。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32岁 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1853年(咸丰三年)43岁,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9月,移驻衡州练兵。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四年)44岁,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

1861年(咸丰十一年)51岁, 12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

1864年(同治三年)54岁, 6月16日(阴历),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

1867年(同治六年)57岁,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

1872年(同治十一年)62岁,2月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角度评价曾国藩。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围绕农奴制的废除问题,俄国各派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西方派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但不赞成采取革命的方式消灭他们,而是主张通过渐进的改革,废除农奴制,建立西欧式的君主立宪制,以实现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斯拉夫派反对走西方工业化的道路,认为西方国家因为资本主义工业化而变得腐朽,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存在就是西方社会的“溃汤病”。他们认为俄国发展的道路是独特的,主张在保留农村公社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这样地主就会和农民在农村公社内和平共处,农民也不会反对沙皇政府。农村公社就给俄国带来社会安定及经济繁荣。车尔尼雪夫斯基是新的革命一代的代表,他认为只有农民革命才是农民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因而他对统治阶级不抱任何幻想。他积极宣传农民革命的思想:废除农奴制,必须先消灭专制制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依据材料,概括俄国三个政治派别的改革方案。
(2)结合俄国1861年改革的史实,说明上述三种方案的实施情况。
2021-10-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2015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龚自珍(1792-1841)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理顺君臣关系、主张君臣共治的思想;二是批判“停年格”(以年资深浅为录用标准的选官制度)、改革人事制度的思想;三是倡导经世致用、呼吁革新变法的思想;四是维护国家统一、加强边疆治理的思想;五是严厉查禁鸦片、反对外来侵略的思想。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性,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探究龚自珍的政治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社会思潮,更有利于我们以史为鉴,指导现阶段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

——摘编自李伟《龚自珍政治思想浅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龚自珍主张政治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泽谕吉(18351901年)生于下层武士家庭,13岁才入村塾学习《论语》《孟子》,后进入“适塾"改学西学。他苦学英语,两度访美,游历欧洲,以启迪国民为己任,立志“在远东建立一个新文明国,使日本与英国并驾齐驱,东西遥遥相对"。他一生不做官,只从事翻译、著书、教育工作,创办庆应义塾(今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出版思想巨著《劝学篇》。代表明治维新思想主流的《劝学篇》,“以提供民众读本和小学课本为目的"编写,共发行340万册(当时日本人口3500万)。该书反对传统儒学,提倡实学(即写信、算账、物理、地理、历史等);反对政府专制,提倡四民平等、男女平等;提出“人人独立,国家就能独立",培养国民“文明的精神";主张国与国平等,批评中国妄自尊大,并预言要“将中国导向文明之国,唯有推翻满清政府,此外别无他途。"

——摘编自范福潮《福泽谕吉的预言》

材料二   张之洞(18371909年)出身官宦之家,13岁中秀才,26岁考取进士第三名(探花),仕途亨通,位极人臣。他一生办实业,使武汉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办新式教育,创立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派数百人赴日本留学。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出炉,目的是为申明自己与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区别,以防变法失败殃及自身,最初只印了300册送往北京,进呈光绪帝,分送部分官员,在民间影响甚微(按当时中国人口计算,150万人中才可能有一人读过此书)。该书推崇儒学为正宗,固守“三纲五常",津津乐道于“中体西用",视平等、民权、独立、自由等一切有损君权、官权、儒教的变法思想为异端邪说。但他不会想到,他开办的新式学堂成了民主思想的摇篮,训练的湖北新军成了武昌起义的民军,建的枪炮厂为革命制造军火,设计推动的新政加速了清朝覆灭,他成为大清王朝变相的掘墓人。

——摘编自范福潮《清末新政的设计师张之洞》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福泽谕吉、张之洞二人变法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本《劝学篇》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2021-09-2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约翰(1882- 1966), 中国近代著名体育教育家,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他生于福建厦门.少年时深受“东亚病夫”的刺激,发奋锻炼身体,曾获得多个体育项目的校冠军。因运动才能突出.1914年应聘到清华任教,后担任体育部主任,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2年。他认为“动是健康的泉源”,入校后说服了很多运动时间就躲起来的学生锻炼身体。他按学生的特点编组,定训练矫正项目,引导他们掌握赛跑、跳跃、器械、球类的基本技术,既提高了兴趣,又增强了效果。他认为“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并和当时在北京的几所主要大学的体育教师成立了体育会。共同呼吁要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他认为“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而且能够影响整个社会。”他抱着“强国必先强种”的目的,同国内体育名流一起。多次创办“暑期体校”,自任主任,并担任主讲。抗战期间,马约翰怀着爱国热忱,随校南迁到长沙、昆明,在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仍千方百计开展体育活动并发展军体项目,教同学以抗敌救国的本领。.

——摘编自鲁牧《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马约翰教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约翰的体育思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马约翰的体育实践活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