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232年,大军围困汴京,首将速不台意欲屠城,楚材飞马面见(元)太宗:“将士暴露凡数十年,所争者地土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太宗疑而未决,楚材再三求,汴梁城一面四十七万户人民,终获活命,禁止屠城遂成定例,《新元史》云:“卒使中原百姓不至践刈于戎狄,皆夫人之力也。”窝阔台(元太宗)任楚材为相,以儒术治国,宠臣质问:“本朝尚式,而明公欲以文进,不已左乎?”楚材说:“且治弓尚须弓匠,岂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耶律楚材“定税赋,立造作,榷宣课,分郡县,籍户口,理狱讼,别军民,设科举,推恩肆赦”,每陈国家利病生民休戚,辞气恳切,孜孜不已。

——摘培自李志军《耶律楚材:超越了种族和国界的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耶律楚材是“超越了种族和国界的人”的理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耶律楚材的贡献。
2021-09-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自己的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奔卫国。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

后来孔子又到过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但均未得到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等工作方面。

——摘编自李甫云《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先奔卫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孝文帝是后魏一个杰出人物。他仰慕中国的文化,一意要改革旧俗。但在平城,终觉得环境不甚适宜。乃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断北语,改姓氏,禁胡服,奖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自此以后,鲜卑人就渐和汉人同化了。然其根本.上的毛病,即以征服民族自居,视榨取被征服民族以供享用为当然之事,因而日入于骄奢淫逸,这是不能因文明程度的增进而改变的,而且因为环境的不同,其流于骄奢淫逸更……文帝传子宣武帝至孝明帝。

年幼,太后胡氏临朝。荒淫纵恣,把野蛮民族的病态,悉数现出。中原之民,苦于横征暴敛,群起叛乱。而六镇将士,因南迁以后,待遇不如旧时,魏朝又怕兵力衰颓,禁其浮游在外,亦激而生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旧俗”的主要背景和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旧俗”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9年9月,法国外长白里安提出“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一个类似于国际联盟的欧洲联盟,其中包括设立欧洲议会、“共同市场”,共同对付“一旦发生的严重情况”,并促进商品、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通。这一计划
A.推动法德矛盾走向缓和B.预见到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
C.以应对经济大危机为目的D.试图修补凡尔赛体系存在的问题
5 .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埃及阻塞运河河道,阻断了欧洲所需2/3石油的运输:沙特对英法实行石油禁运。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的欧洲爆发了石油危机。美国迫使英法接受联合国决议、从埃及等占领地撤军,又同意美国的石油公司援助欧洲。这说明经过“苏伊士运河战争"
A.英法势力彻底退出中东地区B.西欧经济的复苏进程严重受挫
C.美国对西欧和中东的控制加强D.联合国维护地区和平的作用削弱
2021-09-1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11月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1979年第一期封面人物,该刊评论;"邓小平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进中国。”

材料一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节选自《邓小平理论》

材料二   19791月,中美正式建交后不久,邓小平访问美国,引起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他们认为:“这会让中国更容易得到它在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知识、资本和技术”“美国工商界盯着中国这个正在开放的潜在大市场,展望着能将他们的产品销往中国的前景。”他们预言:“如果中国能得到贸易最惠国地位(事实上指正常的中美贸易),用不了多久,美国和中国大陆的贸易额就能扩大十倍。”访美期间,中美达成互派留学生的协议,此后五年,中国共派出19000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学习和采用在国外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当时,邓小平还表明:“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需要长期和平”“苏联和越南已经建成一个亚洲集体防卫体系,威胁着所有周边国家。因此,中美两国应当协调行动,遏阻苏联。

——节选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邓小平在经济、科教领域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邓小平访问美国对中国改革开放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2年8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向法、意等六个协约国发出照会一即著名的“贝尔福照会”,提出英国“准备放弃对德国赔偿的一切未来权利和对战债偿付的一切要求。只要这一放弃成为一项使此重大问题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总计划的一部分。”言外之意,是要求美国一同作废弃战债要求的努力。12月26日,法国操纵的巴黎会议决定对德国实施制裁之时,29日美国方面发出了“参与”的信号。这一天,美国国务卿发表重要演说,指出应由一个“公正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来研究德国的赔偿问题,包括对德国的偿付能力作出新的估计,后组成了由道威斯领导的专家委员会。1924年9月,“道威斯计划”除对德国今后的偿付额及偿付办法,款项来源和担保等作了规定外,还要求协约国向德国提供第一批约8亿马克(约合2亿美元)的贷款,作为第一年偿付的主要部分。.

——《浅析<道威斯计划>制定的原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英美两国对德国战债偿付的态度.并分析二者的意图。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道威斯计划”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内务省1881年《劝农局处务条例》

材料二   明治政府出售国营企业价格极其低廉,有时近乎无偿赠与。政府投资兵库造船所81万元,财产估价32万元,出售价格18万元;政府投资釜石铁矿237万元,财产估价73万元,出售价格仅1万多元。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什么政策?简要说明这一政策的实行过程大体分为哪两个阶段?
(2)材料三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文明开化的哪两方面的内容?
2021-09-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三校2016届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改革即将步入第六个年头之际,在地方督抚一再请求催促下,恭亲王奕䜣于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五上折,正式请求在京师同文馆添设天文算学馆。一个月后,恭亲王再次上书。煞费苦心地预估朝野可能出现的三种反对意见,逐一加以辩驳。然而,此折一出,引发了轩然大波。监察御史张盛藻首先发难,极力反对选拔正途人士学习天文算学,但毕竟张盛藻人微言轻,便快被朝廷断然否决;年月后,倭仁也上书坚决反对,并得到同僚的声援。几番角逐,倭仁终以丢失要职的代价从漩涡中解脱出来,这样的结局,实际上是两宫平衡双方政治势力的考量。然而天文算学馆第一次招生时,“正途投考者寥寥”,出于无奈,只好将正杂各项人员一律收考。总计报考者才98名,至考试当天又有26人缺考,最后仅从72名考生中勉强录取30人。开馆半年后,天文算学馆通过例考淘汰了20名“学经半年竟无功效之学生”。最后仅剩可怜的十人,所谓的天文算学馆已是徒有其表,名存实亡。

——摘编自包头目报《洋务运动——一场被派系之争打乱的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天文算学馆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天文算学馆改革失败为后世提供的教训。
2021-08-30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法国学者泰纳分析法国大革命:“决意反对合法权威和现存体制的不仅是资产阶级,而是全体人民,是手工业者,是体力劳动者,是以前统治者从不会瞧瞧这座以他们为最底层,由他们承载全部重压的社会秩序的大厦。”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保守势力最重要的敌人B.法国大革命中人民充当了主力军的作用
C.欧美传统社会中农民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D.人民在推动法国政治现代化中亦表现了保守性
2021-08-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