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6 道试题
1 . 1916年之时,协约国后方劳动力严重匮乏,而战争还不知何时结束,英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考虑从国外招募工人,法国公使康悌提出要招募华工到法做工。经过几个月反复磋商,次年5月最终协定中方用惠民公司名义,由商人出面招募人,法国由军部代表陶履德上校改称农学技师来华,合同中极力避免参战字样。英国的华工招募计划则在8月正式启动。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当时“一战”尚未波及中国
②借“惠民公司”名义表明中国政府尚未对德宣战
③期间发生美国参战
④“以工代兵”是中国参与“一战”的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16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模拟检测(1月)历史试题
2 . 观察下表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解读正确的是《美、苏、英、德坦克飞机1944年的产量》
A.表明美苏军事实力势均力敌,标志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B.显示反法西斯联盟的力量,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战争结果
C.苏联坦克生产能力最强,因此库尔斯克会战大获全胜
D.德国军事力量依然十分强大,仍占据苏德战场主动权
2021-02-0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一战期间发布的征兵广告。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英美政府强制所有国民为国尽责
B.美国新征士兵主要开往欧洲东线战场
C.英国因为战死千万而需大量增兵
D.两国海军协同对德奥集团进行海上封锁
4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在欧洲的爆发和扩大引起了大洋彼岸美国的高度关注。由于一战后美国未加入国际联盟组织,公众视其为国家在国际政治上的失败之举,强烈反对自己的国家再度卷入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学习一战的历史经验建立一个统一的官方战争宣传机构。1942年6月,罗斯福总统发布命令设立战时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战争信息署在美国国内同时运用多种宣传媒介,而战争海报宣传是其中效果相对突出的一种。一战期间,美国大规模地运用战争海报宣传,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成效,所以美国在二战期间承袭了战争海报宣传这一传统的宣传方式。战争宣传海报色彩丰富,形象生动,表现手法幽默夸张,有利于民众快速解读政府的战时需求。政府通过战争海报宣传使国家的战时要求第一时间为美国公众接收,增强了民众对政府参战的支持力度与国家凝聚力。

——摘编自高宁馨《二战时期美国海报宣传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时期美国运用战争海报宣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争海报宣传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8年至1979年,伊朗爆发的革命推翻了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巴列维王朝。革命爆发,国君巴列维在美国的帮助下逃埃及;美国还紧急冻结了伊朗的在美资产,这引起了伊朗民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强烈愤慨,由此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此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断加码,并在伊拉克挑起两伊战争后,在“中立”的名义下对伊拉克提供各种类型的帮助。1985年至1986年,当战争陷入僵持时,有媒体爆出美国向伊朗提供了大量武器和情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解释说:“为了和伊朗革命政府建立联系,我们向德黑兰出售了2000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和一些电子零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伊朗政府中有一些稳健或者说是务实的人物,这些人对美国并无敌意。”然而当伊朗在战局中渐露优势时,美国又公然偏袒伊拉克,放任其使用化学武器,导致参战国两败俱伤。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朗和伊拉克的实力大大削弱,美国却借机达到了在海湾地区建立军事基地的日的。

——摘编自冀开运、李丽娟《美国与两伊战争关系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对伊朗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两伊战争对交战国的影响。
2022-04-2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玉米来华时间的研究分析。

对表的内容,最合理的解释是
A.历史结论需多个史料进行实证B.解读玉米来华首先要甄别史料真伪
C.玉米来华的历史解释不够严谨D.史料来源广得出的结论更接近真相
2021-0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布达拉宫所藏文物,下列各项中对该文物解读不正确的是
A.供奉在红宫顶层的殊胜三界殿内B.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
C.牌位上方悬挂着乾隆帝画像D.体现了汉藏合璧的建筑风格
2022-03-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1916年6月12日,《新闻报》上发表的漫画《当局今后之责任》。画面中,一列火车已脱离轨道,两组人员正齐心协力将这面写有“中华民国”的大旗和两面五色旗插到火车头上。这些人或肩扛,或手拾,全力以赴,干劲十足地将列车推入轨道。以下对漫画的解读准确的是
A.反映国人积极响应二次革命B.呼吁政府合作实现民主政治
C.铁轨弯曲预示民主不能实现D.民众团结一心反对复辟帝制
9 . 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的看法

姓名看法
卢梭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爱因斯坦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任选表格中的一位历史人物,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解读其对科技的看法。
2021-01-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时间个人经历
1904官费赴日本学习造船专业,立志为祖国造出世界一流的兵舰和轮船。
1905加入同盟会,并立誓投身民主革命。
1912受聘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司司长。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后,他辞去此职务。
191319191913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学;1918年,撰写论文《中国之地质》,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并在欧洲进行地质考察。
19201922受蔡元培邀请,回国在北大地质系任教授、系主任;与丁文江等人成立中国地质学会。
19371946随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从南京几经辗转迁到重庆。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坚持进行科学研究。1945年,在《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一名词。
20世纪50年—60年代根据“地质力学”的理论,提出“我国一定有石油”的科学论断;先后主持并探明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使我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找到了铀资源,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李四光的个人成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