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 道试题
1 . 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这表明(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9次组卷 | 95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B.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C.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2023-09-27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人用“始惊”“次醉”“终狂”三个词来描述某国1872年开始的一次行动,“始惊”就是他们看到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后,那种吃惊的程度;“次醉”就是陶醉在西方这种先进的文明之中;“终狂”就是下决心发疯似地向西方学习。此后该国(     
A.推翻幕府统治B.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
C.实行殖产兴业D.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1914年法国只有1.5%的人逃避征兵,远远低于官方原先估计的5%一12%;在没有征兵制的英国,在一战爆发后的10个月中共有200万人志愿服役;德国人根本不曾萌生违抗命令的想法;俄国在总数1500万的兵役征募者中只有几千人抗命。据此可推知,当时的欧洲(     
A.民族主义泛滥B.自主意识强烈C.法西斯势力猖獗D.民主氛围深厚
2023-07-12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测试(一)历史试题
6 . 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美英首脑会议,商讨了欧洲和远东局势,安排了战略部署,并确定了对德对苏政策,一致同意对日本发出严重警告,并致函斯大林,建议三国在莫斯科召开会议。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     
A.日本挑起了太平洋战争B.德国入侵苏联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德国突袭波兰
2023-07-0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同时,三井、三菱、大仓等财阀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向军事工业方面转化。日本政府还实行增发公债以充战争费用的“军需通货膨胀政策”,使日本经济迅速地转人战争经济,军需生产急剧上升,结果日本较其它国家抢先摆脱了危机。这说明当时日本(     
A.找到克服经济危机的正确途径B.通过战争转移国内斗争视线
C.将危机处理与军事发展相结合D.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8 . 丘吉尔在评述二战期间某战贫时说道:“1943年的春季标志着东线战事的转折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该战役(     
A.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B.是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的成果
C.顺利推进到德国本土D.标志着二战达到了全球
2023-06-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把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和德国的前殖民地委托给国际联盟,由国际联盟再把它们委任给英、法、比、日等主要战胜国进行统治。这说明,国际联盟(     
A.成为列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B.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
C.协调了帝国主义间尖锐的矛盾D.为后世国际组织提供有益借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甘地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家庭,在英国留学期间他曾潜心研究《圣经》,把关于对恶人忍让的教义与印度教教义中“以德报怨”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不抵抗”和“自我克制最高尚”的宗教结论。这表明(     
A.个人经历影响思想主张B.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路线有误
C.否定暴力是宗教的共性D.英国文化深刻影响印度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