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大事记(部分)

时间(朝代)

事件

公元前356年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公元前140—前87年(西汉时期)

汉武帝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9—23年(王莽新朝时期)

王莽推行一系列改革

490—499年(北魏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

604—618年(隋炀帝时期)

始建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780年(唐德宗时期)

实行两税法

927—997年(宋太祖太宗时期)

实行崇文抑武政策

927—947年(辽太宗时期)

推行“因俗而治”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

1069年(北宋时期)

王安石变法

1271—1294年(元世祖时期)

实行行省制度


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围绕“改革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大钊的人生履历表

时间活动
1889出生于河北乐亭县。
1907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
1916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任经济学教授。
1918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每周评论》撰文怒斥英、美、法、日等国为“强盗世界”。
1920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
1922三临洛阳,争取吴佩孚对工人运动的支持;参加西湖会议,主张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1923李大钊参与组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罢工运动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
1924李大钊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大会宣言的起草。
1925五卅运动爆发,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五万余人的示威,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1926领导“三一八运动”,反帝反军阀,由此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和通缉。
1927奉系军阀张作霖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杀害李大钊。

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李大钊的人生之路。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俄历219日(公历3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批准了改革法令。法令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农奴人身得到解放,他们有权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可以自由转换职业,从事工商业活动等。同时,农奴可赎取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有永久使用权(在法律上仍属地主的财产)……赎金数额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实际上包括了人身自由的赎金。……为加强对农村统治和管理……保留了村社,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村社中实行连环保。

1861年俄国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二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封建制度危机四伏,封建营垒急剧分化。顽固势力德川幕府的统治在农民起义的多次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西南各藩,从藩主大名到下层武士以及一批宫廷贵族都背离了幕府,向资本主义转化。

明治维新在经济上,完成了在帝国主义鼎盛时期成为经历工业革命的唯一的非西方国家的奇迹……似乎无可置疑的是,日本人对文化的独特性的强烈意识,对天皇崇拜和国家崇拜的传统,军人光荣感和勇猛的武士道精神,对纪律和刚毅的强调……加强了日本为战略上的安全和获得市场及原料而扩张为“大东亚”圈这一目标的动力。

——摘编自张琪《历史的比较与思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俄、日两国的改革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2022-06-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同心顺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分别是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件,两者都
A.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B.宣告了新国家的诞生
C.打击了君主专制制度D.以制度创设作为核心
2022-04-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646年,孝德天皇废除世袭氏族贵族制度,颁布《改新之诏》,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有利于
A.削弱幕府的军事实力B.建立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D.提升日本的国家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下列可以用来研究“百日维新”的原始史料是(     
A.“明定国是”诏书B.影视剧《戊戌风云》
C.《戊戌变法研究》D.连环画《戊戌六君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3年3月15日,马克思逝世后的第二天,恩格斯就坚定地表达了保卫马克思思想、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批判斗争的决心。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实际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导师,继续参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对各国工人运动进行指导。恩格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思想过程中曾做出开创性的理论贡献。1890年至1894年间,恩格斯驳斥误解或诋毁唯物史观的各种观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做出系统阐释,全面和系统地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恩格斯晚年以重写“导言"和“序言”的方式,对再版或新版的马克思著作进行多个方面的重要阐释。1895年3月,恩格斯根据19世纪90年代初革命实践的新变化,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策略思想作了他一生最后一次阐释,充分肯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利用普选权进行合法斗争。

——摘编自顾海良《恩格斯的思想、精神与风范》

(1)根据材料,概括恩格斯在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
(2)根据材料,简述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8 . 美国学者认为商鞅建立了以个人能力而不是贵族身份选拔官僚的制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政府制度,比西欧早两千年。据此可知,商鞅变法中“选拔官僚的制度”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目的在于维护平民利益
C.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D.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侵华前,太行地区手工业较发达,各地就地取材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如造纸、熬盐、采药、酿造、陶瓷、皮革、丝织、草帽、竹业等,几乎遍布太行区各县。抗战爆发后,日伪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扫荡使太行抗日根据地手工业种类减少、规模缩小,无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中共在根据地开始推行互助组、合作社这种新的生产模式,重新整合劳力资源;对有重大发明及创新者提出表扬并予以奖励,举办生产展览会宣传技术创新,将手工业工人、技术人员组队研究技术改进。采用公私联营、开办训练班、奖励劳动英雄的方式以提高群众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发展。

——摘编自岳谦厚、赵智荣《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背景。
10 . 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这说明孝文帝改革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B.建立了大一统国家
C.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完善D.调和了各民族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