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材料   在王位觊觎者相互争执,从而使君主制复辟终成南柯一梦之际,教会更是被保守派誉为旧制度的最后堡垒。既然如此,在新的政体下,教育大权难道还能再由教会控制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于是,身为教育部长的费里从1879年开始对教育实行改革。

法国在1881—1882年通过法律规定:7至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有关费用由地方和国家通过税收承担。……为了坚定青少年的共和信念,加强其爱国主义情感,费里政府还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义务教育,而宗教教育只能在校外进行。在推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费里还努力加强师范教育,提高师资水平,规定只有获得考试合格证书的人,才有资格执掌教鞭。与此同时,他还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使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都有了显著提高。

——改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它们的陆军、海军和联盟体系已不再统治全球。例如,1860年,西欧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72%……到1960年下降到25%。不言而喻,欧洲19世纪的全球霸权已经结束,而且永远地结束了。欧洲已不可能恢复它的殖民帝国,也不可能重新建立以前的军事和政治优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归纳材料一的中心问题,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020-06-13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材料 张骞(?一前114,城固县人(今属陕西),“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欲联络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应募出使西域。途径匈奴境内被捕获,扣留十余年之久,面对单于的威逼利诱,张骞“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后设法逃出匈奴西行至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东归,张骞返回长安,行经匈奴时,又被俘获,被拘一年多适逢匈奴内乱,方逃出,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初行时百余人,生还的仅他和堂邑父而。张骞把他在西域了解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情况,汇报给武帝。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西域,他和副使出使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及其他诸国。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此后,汉朝与西域之间的使臣往来络绎不绝,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张骞出使西域前后十九年,行程数万里,途中历尽艰辛,完成了出使的任务,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

——整理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简析张骞取得功绩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和平计划”参加了巴黎和会。

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1)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

(2)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

(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4)裁减军备到同国内安全相一致的最低点;

(5)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

(6)外国军队撤出俄国,并保证俄国独立决定其政治发展和国家政策,欢迎它在自己选择的制度下,进入自由国家的社会;

(7)(8)(9)(10),有关比利时法国德国的划界与领土及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11) (12) (13)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及土尔其,波兰的领土主张。

(14) 设立国际联合机构。

1918年10月,美国官方对“十四点”作了注解,将美国的意图说得更加明确。

前八点是务必达成的强制性目的,后六点为非务必到达的目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十四点和平计划的前六点的具体的目的及其主要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的十四点和平计划失败的原因
2020-06-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没有进行正确的理性反思,不承认争霸性质,推卸战争罪责,奉战犯为“民族英雄”,坚持军国主义思想,宣传民族复仇主义;不承认军事失败,发展新的军事理论。德国对大战的错误反思,决定了它力图摆脱束缚扩军备战,挑战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重新走向世界战争之路,最终再次成为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之一。

——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材料二   二战后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明确承认,对希特勒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后果“全面承担责任”,并向受害国人民“认罪、道歉”“请求宽恕”。联邦德国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以防止纳粹沉渣泛起和新纳粹产生。教育青年面对纳粹罪行和侵略真相,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战后国际协定,承认战后边界,对邻国放弃一切领土要求。走和平崛起道路,置身于一体化的欧洲,减少邻国对纳粹德国“东山再起”的疑惧。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被称之为欧洲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摘编自梅兆荣《德国如何反省二战侵略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再次成为世界大战发源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德国是如何进行战争反思的,分析其影响。
2020-07-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2020-01-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材料北宋开国后不久,到太宗和真宗时期,在各级官僚尤其是中央高级官僚之中,形成了一种守成循默的政治风气,用人极重资历,老成持重者受到重视。最先对北宋此种政治风气提出反时意见的是真宗时期的宰相寇准。他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寇准是一个书生气很重的信儒家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很敏锐。当他看到胥吏们拿着“例薄”准备任官的时候,说:“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尔!”寇准被攻击为“为己思”,不久被罢相。情况到了王安石的时代有了一些变化。人们可以怀疑古代的圣人,可以批评周公,孔子。王安石在给仁宗皇帝的万言书中,提出根据“所遭之变”和“所遇之势”进行“改易更革”。王安石成为同时代人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寇准与王安石在改革思路上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寇准被罢相的原因,并简析北宋政治风气到了王安石时代出现变化的原因。
2020-06-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美国则实行了罗斯福新政.请回答:
(1)从历史传统、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国家经济实力三个方面分析出现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
(2)指出两种不同选择产生的不同影响。
2020-04-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
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   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
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   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4-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学术界在论及“孙中山让位”、“拿破仑称帝”等问题时,看法、评价是有分歧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问题,有学者认为这是“时代的选择”和“阶级的选择”。辛亥革命后,立宪派和革命派相互融合,两派之间的壁垒已不复存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野已渐次转化为“地方性利益集团的畛域”,而江浙集团这一地方势力的崛起,成为袁世凯“收拾局面”的支持力量。……孙中山与资产阶级的“隔膜和疏远”、民生主义思想的“超前发展”,使资产阶级普遍“难以忍受”,而导致被“遗弃”。

——《孙中山“让位”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长时期以来,军队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因此,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的原因。
(2)材料二的作者是如何看待拿破仑称帝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称帝的结果及影响的角度论证作者的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