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4 道试题
1 . 二战期间,苏联援助美国白金及其它稀有金属用于制造关键军用零部件,英国及其属地援美约67亿多美元,其它国家援美物资11亿多美元。由此可知,二战期间(       
A.反法西斯国家协力合作B.美国确立了国际事务主导地位
C.欧洲成为美军作战主战场D.北美大陆饱受大战战火的蹂躏
2023-03-26更新 | 650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 . 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英国首相张伯伦等人认为,法国对捷克履行军事义务就成了英法同盟的一个威胁,因此而卷入一场战争,对英国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当希特勒在1938年抛出苏台德问题时,最紧张的是唯恐被卷入战争的英国。由此可见,当时(     
A.英法无力抵御法西斯的扩张B.经济危机影响英国对外政策
C.德国法西斯主导了欧洲局势D.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2023-03-22更新 | 1045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巴黎和会期间,美国代表提出《美国的海军政策》备忘录,指出:“一个稳定的国联,或任何其他稳定的海洋法律和安全体系,需要两支同等强大的海军(其中一支为英国海军)……这将极大推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一体适用的公海海洋法的确立。”这反映出美国(     
A.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B.维护国际联盟的权威
C.弥合战胜国间的矛盾D.争夺海洋霸权的企图
2023-03-14更新 | 514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下表是美国广播剧《白宫厨房》和《明天》的梗概。据此可知,两部广播剧(     
创作时间梗概
《白宫厨房》1941年以参议员格雷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与德国和平共处,把法西斯侵略战争看作商业机会;以总统为代表的一派主张牺牲一点国家利益,换取一个没有仇恨的安全世界。国会最后通过了总统的主张。
《明天》1944年杰克从北非战场刚回到家。其父就说“既然美国已经坐在驾驶员的位子上,我们就必须要掌控一切,把分支机构开到世界的角角落落!”杰免反对这种思想,愤怒出走。
A.主张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B.显示出美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严重对立
C.宣扬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D.反映出作者对美国所面临形势的思考
2023-03-09更新 | 1102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十八战争与国际秩序-高2023届二轮自创专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3年至1920年,欧洲制造业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1920年,美国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2/3。据此可推知,当时(     
A.美国操纵国联大发横财B.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C.西欧霸权地位逐渐衰落D.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
2023-03-07更新 | 957次组卷 | 10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白宫于翌年元旦就向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说:“可告知蒋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之一。”其时中国依旧山河破碎,大半国土为日本人所占领。突然而成“四强”,即令胡适亦不大相信,他在当日的日记中记述此事,特意在“四强”上加了引号。美国此举(     
A.是中国英勇抗战的必然结果B.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推动D.是美国积极参与二战的表现
2023-03-03更新 | 569次组卷 | 7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书有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记述

记述

出处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者,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其爵名:一为公士,二为上造……十九关内侯,而是为彻侯。”

《史记·秦本纪》

汉武帝即位后,“诏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

《汉书》

“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

《三国志·魏志》

材料二   隋唐在官吏选拔上最大的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为自我推荐,即史书所谓的“怀牒自举”,以考试定取舍。唐代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有两种人:一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学校的在读生员,二是身家清白符合报名条件经州县审查合格的普通百姓。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者记述的选官用官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科举制创建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8年,德国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指出,西方文化已度过创造阶段,未来只能是无可挽回的没落:同时代的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猛烈批判欧洲中心市论。这两部著作均引起普遍关注。这折射出(     
A.欧洲衰落已成社会共识B.一战引发欧洲精神危机
C.西方史学研究遭遇瓶颈D.战后欧洲文化破旧立新
2023-02-15更新 | 525次组卷 | 5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46~1950年杜鲁门执政期间,美联储实行削减军费、紧缩银根的政策,美国失业率由1948年的3.8%上升到1949年的5.9%,股市体现出熊市局面。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迅速命令美军介入,并再次通过扩大战争需求的刺激法案。美国经济出现了“战争景气”。由此可知,美国迅速介入朝鲜战争(     
A.原因之一是克服国内经济危机B.企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
C.有力维护了雅尔塔体系的稳定D.目的在与苏联争夺东北亚霸权
2023-02-09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点03战争-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佑(735812年),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史学家。杜佑年轻时见到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一生主要活动在安史叛乱以后唐帝国由盛开始走下坡路时期。这一时期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唐代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使得如杜佑一类的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开始焦虑竭思,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唐帝国的颓势。杜佑编撰《通典》的目的在于使天下学者、士人读后有所启迪,使他们能知天下事实,通达人间情理,与帝王一起共同来关心国家的命运。杜佑往往从典章制度的变化发展中来窥视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的步步进化。他强调人类社会是在一刻不定地变化,并在这些变化中不断地前进。作为唐代中期的一位名儒,杜佑对经书颇有研究,对经书的言论十分信赖。然而,他对儒家经书并不盲从,而是勇于疑古,善于求是。他认为“历代众贤著论,多陈紊失之弊”。在《旧唐书.杜佑传》中宪宗评论社佑曰:“为政惠人,审群黎利病之要。”

——摘编自章见、郭伟《杜佑史学思想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佑的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佑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2023-02-09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5史学研究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