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58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到战国初年,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社会结构处于大变动之中,各国都面临着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权逐步得到认可,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他们要求政治权利,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秦孝公即位后,下令求贤:“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与之分土”。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先后两次进行变法改革,时间长达20年。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秦国早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统一的政策,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历史的发展。

——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的策略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2-04-24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第三次(4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材料

方壮猷主要活动表(部分)

时间主要活动
1919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在此期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学生爱国运动,参加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军阀张敬尧和赵恒惕的斗争
1925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参与起草北京学联声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宣言,并参加了反对北京段祺瑞政府对日本妥协投降的“三·一八”大示威运动
1930愤然弃(日)学归国。先由陈垣,黎锦熙介绍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学校任兼职教师,开设宋,辽,金,元史和日本史等课程
1934与他人合著的《东北史纲》一书,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东北三省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给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的“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谬理以有力的驳斥
1945在东北大学短期讲学时受进步教授赵祀彬等的影响,学习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史,并用于中国社会史,史学史的教学科研中,将史学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957结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等精神,写成《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百家争鸣》等文章,用历更上的学术发展规律论证党的“双百”方针的正确性

——摘编自《湖湘名人年谱·方壮猷生平简介》


(1)根据材料,概括方壮猷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方壮猷能够做出重大贡献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陈垣(1880—1971),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清末,陈垣参与创办“在内地发行的唯一革命报”——《时事画报》,并撰写了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1913年,陈垣当选为北洋政府众议院议员,后出任教育部次长并兼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3年,受“曹锟贿选”丑闻波及,陈垣毅然退出政坛,专心学术和教学。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他身处沦陷后的北平,在辅仁大学任教之余完成七部专著,数十万言,自叹“言史、言考据,皆托词,其实斥汉奸、斥日寇,责当政耳”。1949年,他拒绝了国民党的所谓“抢救计划”,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1951年,他在担任西南土地改革工作团的总团长期间“认识了群众伟大的创造力”,决心“要依靠群众的帮助,来彻底改造自己的思想”,志愿做一个“红专老人”。1959年,北师大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决定接受陈垣入党。1971年,陈垣的家属将他生前积攒的4万元稿费交作党费,将他生前珍藏的4万余册图书和几百件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

——摘编自魏书亮《“红专老人”陈垣的入党初心》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垣对参与政治活动的态度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陈垣所做的历史贡献。
2022-06-09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部署,教育改革从体制入手,简政放权、增加学校活力,扩大了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自主权,下放了基础教育管理责任和权限;这一时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学位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高校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探索改革,教育督导制度、学生资助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开始建立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93年开始,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并向纵深发展。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开启了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建立了基础教育地方管理、分级负责,高等教育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教育行政体制;中小学全面实行了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政府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辅之以学校产业创收、学杂费、社会捐集资、公民和社会团体办学投入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教育法制和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先后颁布了《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建立了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各项重要的教育制度进一步得到改革和完善。

——摘自20091022日 新华社《新中国档案:教育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上世纪80年代至2009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世纪80年代至2009年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2022-01-3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17月,在苏共中央的建议下,朝鲜战争的交战各方开始进行朝鲜停战谈判。经过战场和谈判桌上的反复较量,19537月,中、朝同美国达成《朝鲜停战协议》,这是朝鲜问题摆脱僵局的关键。1954年,中,苏、美等国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会议首先讨论朝鲜问题。关于朝鲜和平统一问题,外国武装从朝鲜撤走问题,与会各方展开激烈斗争。周恩来在会上阐明中国政府的立场,谴责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由于美国的阻扰,会议未能就朝鲜问题达成协议。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选修三·教师用书》

材料二   2005919日,中、朝、美、韩、俄、日在北京通过《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即“9-19共同声明”,为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确立了基本框架,成为六方会谈的一个“里程碑”式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六方一致重申,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韩就朝鲜的安全关切作出承诺: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韩方重申其不运入、不部署核武器的承诺,并确认在韩国领土上没有核武器。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

二、六方承诺,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系。朝美、朝日承诺,将采取步骤实现关系正常化。

三、六方承诺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中、日、韩、俄、美愿向朝提供能源援助。

四、六方承诺,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政府解决朝鲜问题方式上的变化和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9.19共同声明”的特点及意义。
2021-09-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皇甫谧,《晋书·皇甫谧传》说他“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林亿在校《甲乙经》的序言中称他“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当时晋武帝曾征召他入朝为官,他婉言辞绝,在他的《释劝论》中,表达了他对爱好医术的愿望,对古代医家扁鹊、仓公、华佗、张仲景的仰慕之情。晋武帝爱惜其才华赐给他很多书。由于他身体素弱,加之长年劳累,也卷入当时社会上服食之风,后来竟罹患风痹,右脚偏小,十分痛苦,自此立志学医,终于习览经方,遂臻其妙。”在原有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他除广泛阅读各种医书外,将《灵枢经》《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中针灸加以整理归纳,使其“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编成《针灸甲乙经》,成为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为历代研习针灸学的必读课本。皇甫谧出于自身的感受,即仅以”百日”的治疗,就把自己的风症及耳聋症治愈。为了著述能条理分明,便于读者寻检,他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从而使《针灸甲乙经》这部专著成为针灸学著作的经典,历代对之评价甚高。

——摘编自《中医世家》网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皇甫谧成为名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皇甫谧身上所体现的良好品质。
2022-04-07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高考冲刺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2·江苏南通·二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关条约》的签订,给清政府行将崩溃的财政体系和国民经济以致命打击。对外被一个新近崛起的小国打败,这一严酷事实,不能不引起一批有识之士的思考;对内各级官员大多不遑顾问地方利弊与生民休戚,各地人民纷纷掀起不同形式的求生存斗争。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的破产势必导致“中体西用”为理论核心的洋务思潮的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维新思潮的兴起。维新派的主要代表康、梁等都是些“拿起笔杆做刀枪”的读书人,他们从变法一开始就提出了“全变”的思路与齐头并进的举措,不分轻重缓急的操作,使传统的顽固守旧力量及各种潜在的反对势力都被动员起来。光绪皇帝没有实权,而推动变法的维新派也没有能为变法争取最高实权人物的支持。洋务派集团中虽然有一部分人主张改革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但他们循序渐进的改革路线又被激进的改革派激烈反对。顽固派阻挠对康有为等变法者的认同,造谣惑众、挑动社会对变法的恐惧和不满,最后将变法扼杀在摇篮中。

——摘编自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1)根抠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发生的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归纳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主客观因素。
2022-04-15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材料 “伯克”源于突厥语,后发展为新疆地区官职的泛称。清政府统一新疆后,在原有伯克制度基础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乾隆密谕言及“阿奇木伯克不过办事大员,勿许自称诺颇,私收贡赋。即阿奇木等缺出……。“不准世袭”。同时一改以往伯克政教不分之弊端,谕命各级伯克务必以民事为任,宗教各守已任,不得互相牵涉。《回疆则例》明确规定:“回疆三品至五品伯克缺出,由参赞大臣拟定正陪,奏请补放。凡本城阿奇木伯克及各城庄阿奇木、伊什罕伯克,均令回避本处。”清政府根据各地伯克品级的高低给他们一定的土地(亦称俸禄地或养廉地)和种地的农奴,作为他们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要物质来源。伯克虽多由回疆贵族出任,亦应根据朝廷的朝觐规定,定期进京朝觐皇帝,以示忠心。断疆设省后,伯克制度被正式废除。

——摘编自苗普生《伯克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伯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伯克制度对清政府加强新疆地区治理的积极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今天,在北京百货大楼前依然矗立着一座雕像,这座雕像雕塑的不是伟人,而是一位普通售货员-张秉贵。新中国成立后,张秉贵成为北京百货大楼糖果柜台的售货员。当时的北京百货大楼是全国最大的商场,从为国家争光、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出发,他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所谓“一抓准”是指张秉贵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便能抓出5两;所谓“一口清”则指算账速度奇快,遇到顾客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他也能一边称糖一边心算,顾客话音刚落,他就报出了钱数。后来张秉贵又将工作方法升级为“接一问二联系三”,在接待一位顾客时,便问第二位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位顾客打好招呼,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改进,接待一名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缩减为一分钟。张秉贵在北京百货大楼站了30多年柜台,顾客数百万人,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70年代,他将自己几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的服务精神归纳概括为“一团火”精神,响亮地提出“心有一团火、温暖顾客心”。1979年,张秉贵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张秉贵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012206版)


(1)根据材料,概述张秉贵在售货员岗位上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秉贵服务精神的时代内涵。
2022-03-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西方科技。

材料一   吴敬,浙江杭州人,他对浙江的田亩、粮税和人口等非常熟悉。当时负责财政、经济的官员常邀他协助工作,这促使他去研究数学的应用问题。吴敬“积二十年”之功,于景泰元年(1450年)编著了《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共十卷。卷一至卷九,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和勾股九类,都是对应用问题的解法。分“古问”和“比类”两种,前者摘自古算术书,后者是结合当时社会情况的应用问题。另有一部分应用问题是用诗词形式提问,第十卷专论开方。《九章算法比类大全》还搜集了许多应用问题,如计算利息合伙经营、就物抽分(以货物作价抵补运费或加工费)。

——摘编自南炳文、汤纲著《明史》

材料二   1672年,德国人莱布尼茨作为梅因兹选帝侯大使出使巴黎,开始研究笛卡尔、费尔玛和巴斯噶等人的著作。1673年莱布尼茨出使英国,期间研究了华里斯及巴罗等人的数学著作。1674年他发明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的起点,是求曲线的切线作法及其计算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莱布尼茨从巴罗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所用的微分三角形法中得到启发,创立了一种新方法——纵坐标差分法。1686年,莱布尼茨发表了一篇有关微积分内容的论文,引起欧洲数学界的极大关注,莱布尼茨亦因此先于牛顿成为人们知晓的微积分这一新数学方法的发明者。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吴敬数学成就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吴敬相比,莱布尼茨数学成就的显著不同,并归纳两人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