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历代改革重视婚姻家庭制度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百姓服兵役一般是一户出一人。“分户”是商鞅第二次变法的重要内容。商鞅对“有二男以上”而不析户的家庭征收双倍的赋税。对分出的家庭依法授予田地。他还规定勤劳致富者免除其徭役,甚至可以“以粟出官爵”,懒惰而陷于贫穷者不但得不到国家的救济,还要全家没为奴婢。以授田与“倍其赋”引导百姓“分户”、以“复其身”“出官爵”激励百姓耕织、以“举以为收孥”吓止百姓懈怠。“分户”后产生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不再像姬周时代宗族一样具备准政治组织的特征和功能,而是成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齐民和较为纯粹的生产单位。

——摘编自谢红星《早期中国至商鞅变法时代家国体制的变迁》

材料二 鲜卑族进入中原之际,婚姻实行的仍是族内婚,影响自身民族素质的提升。孝文帝即位不久,就诏令禁绝同姓相婚,令下后如仍有犯者,处以绞刑。他认为北魏社会,由于婚嫁越轨,使“贫富相高,贵贱无别”的等级不分明状况愈来愈严重,为此,采取措施,以婚姻等级维护业已存在的社会等级,严禁非类互婚。公元496年孝文帝将汉族第一等士族崔李、郑、王五姓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5个皇弟娶汉族高门女子,北魏公主或宗室女大约有40多人嫁给汉族高门。

——摘编自杜士铎《北魏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商鞅在第二次变法时期实行“析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婚姻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改革举措对北魏社会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后,粮油购销价格倒挂,国家实行价格补贴,这是在价格背离价值的前提下,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特定产物。199151日,粮油销售价格改革方案出台。根据提价方案,三种粮食(面粉、大米、玉米)平均提价幅度为68%;食油则实现购销同价;对上述粮油仍然实行凭票或凭证定量供应。国家对城镇居民的粮油补贴,由过去的国家“包下来”改为国家、集体(企业)个人都承担一部分。此次改革,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粮油购销价格倒挂问题,但的确在解决此问题上前进了一大步,为后来取消实行了多年的凭票定量供应粮油,实行敞开供应,建立了良好的开端。这次粮油价格改革,并没有出现许多人曾经担心的带动物价大幅度上涨现象。粮油销售价格大幅度上调后,除与之相关的制成品价格随之上涨外,肉禽蛋、蔬菜以及各类工业消费品均未“搭车涨价”。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91年中国粮油销售价格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91年中国粮油销售价格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正茂(1513~1593),字养实,歙县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迁江西按察使,提督两广军务,军功显赫。其属官茅坤评曰:“殷公之擢给事中,而事先皇帝也,数以谏诤显。会方士以祷祠荧惑左右,公卿以下,并仿汉故事,附祠官祝厘。或以讽谏暑,公耻,独不与……公魁岸倜傥,多大略……公之皎然不射利、不诡名,尤公所独也。”

——据茅坤《茅坤集·赠殷石汀按察使序》

材料二 乡人论曰:“先是正茂为司徒(即户部尚书),邑人丁丝绢之役偏累(负担不平衡)有年,帅嘉谟讼于朝,正茂适肩其事,后虽中寝,(乡人)至今德之。”

——据万历《歙县志》传卷二《殷正茂》一

材料三 朝议评曰:“正茂在广时,任法严,道将以下奉行惟谨。然性贪,岁受属吏金万计。”

——据《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殷正茂》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殷正茂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2-02-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开始后,德国学者们发表了《告文明世界宣言》。《告文明世界宣言》在6个问题上做了否定,每个否定都是以事情并非如此……开头。通过这些否定,这份宣言拒不承认德国发动的战争有罪,拒绝为入侵比利时承担责任,并宣称如果不抢在协约国之前行动德国就会被屠杀……总之,德国是站在正义的一方,没有任何过错,过错都在协约国一方。最后,德国学者们在宣言中写道:请相信我们吧!作为一个文明民族,一个拥有歌德、贝多芬和康德的传统──这比家庭和故土还要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当我们说我们将把这一斗争进行到底时,请相信我们……我们以我们的名声和荣誉担保!93位享有某种国际声誉的艺术家、科学家、牧师、诗人、律师、医生、历史学家、哲学家和音乐家在宣言上签名。

爱因斯坦除了专心研究广义相对论外,还与法国进步作家罗曼·罗兰等人一起,呼吁和平。他们不是站在自己国家立场上,而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呼吁“欧洲必须联合起来保卫它的土地、它的人民和它的文化,这一时刻已经到来”。

──转引自杨建邺《爱因斯坦传》、人教版教材

材料二   爱因斯坦在1933328日主动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辞呈。辞呈上写道:“鉴于德国目前的状况,我不得不放弃在普鲁士科学院的职务。19年来,科学院为我提供了无数机会,使我专心从事研究,而没有任何特别的义务。我知道我欠下的恩情太多,我也非常不愿意离开这个学术机构;同时,在我作为院士期间,与同事们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关系。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对普鲁士政府的行为无法容忍。”

只要有可能,我就只愿意生活在一个政治自由、宽容而且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里。言论自由和书面发表政治意见的自由也是政治自由的一部分。尊重个人信仰是宽容的一部分。这些条件,目前在德国还不成熟,在那里,那些以促进国际间相互理解为事业的人,正惨遭迫害,其中包括第一流的艺术家。

──转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传》等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告文明世界宣言》的危害,并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说明此宣言的荒谬性。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递交辞呈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材料   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旧法观点的影响未得到有力清除,当时的司法干部队伍思想比较混乱。从国民党司法机关接收下来的旧司法工作人员中混进了一些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造成了司法干部队伍作风方面严重不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使司法机关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进行司法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从1952年到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反对旧司法观点和改革整个司法机关为主要内容的司法改革运动。作为建国初期各项社会改革运动的一部分,它上承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制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下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法制建设整个历程的关节点。

——摘编自侯松涛《建国初期的司法改革运动: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司法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司法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时期,汲取了少数民族政权因强悍暴虐、迷信武力统治而迅速灭亡的教训,吸收了儒家以德为政的思想,缓和社会矛盾,特别重视社会救助。遭遇自然灾害时,孝文帝,多次派人到灾区视察灾情,询问百姓疾苦,开仓赈恤;对于鳏寡孤独以赐粟(或谷)帛为主,还有免除“杂徭”;对于贫老和“不能自存者”,赐给衣服布帛、粮食或田地等;特别困难的病患专门设立医治场所,派专门的医师救护;还诏命“宜时访恤,以拯穷废”。孝文帝的这些社会救助措施确实缓解了人民疾苦,稳定了社会秩序,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后世君主的恤民思想和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文涛《北魏孝文帝时代社会救助试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时期重视社会救助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时期社会救助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斯摩棱斯克是苏联西部重镇。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军强调应及早占领斯摩棱斯克,为向莫斯科方向突击占领苏联首都做好准备。1941年7月10日,德军发起了斯摩棱斯克战役。在此之前,苏军近30个师已不复存在,约70个师损失50%以上。在历时一个月的会战中,苏德双方在正面500余公里,纵深200余公里的广阔地域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会战最终以德军的胜利告终。会战后,希特勒不顾陆军将领的强烈反对,改变了原先向莫斯科突击的战略,主张南北分兵,这使得德机械化部队南北长途奔袭,丧失了进攻莫斯科的有利季节。随着冬季的到来,德军的士气不断低落。残酷的现实把苏军惊醒了,他们不再接梯次投入部队,而是集中兵力进行会战;不再采取被动防御,而是主动突击以加强防御,各战区的游击战蜂起。虽然苏军在会战中失利,但这并未瓦解苏军的战斗カ,反而激起了全体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决心。

——摘编自庞绍堂等《苏德战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摩棱斯克会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摩棱斯克会战的影响。
2021-10-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地广人稀,荒地比较多,商鞅把奖励开垦荒地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法令规定:“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还规定商人必须向官府登记各种奴隶的名字和数目,以便官府摊派徭役;提高市上酒肉的税额,要让税额比成本高十倍;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自贩卖粮食。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材料二   熙宁二年九月,北宋政府推出青苗法。各地方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两次贷钱谷给农村主户,按户等高低规定借贷数目。半年为限,取息二分,远低于民间借贷利息。十一月,推出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凡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五年三月,又推出市易法。由政府拨出资金100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即可成批赊购政府仓库里的某种货物到各处销售,半年出息一分。后来推广到其他地方。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的异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和会三个首脑人物中之两个,即威尔逊与克里孟梭,对于和议所抱之政见似极端的对立。威尔逊怀抱自由思想,主张正义,相信以宽大的条件成立和议,为树立平和之好方法。他思利用此机会设立国际联盟之组织,以为增进国际和平,防止战争之要件。而在他方面,则法兰西之老政治家克里孟梭,在欧洲政治上饱尝忧患,注重法国实际利害问题。他对于国际联盟无大信任心,他不以为此即可以保障法兰西将来之安全,而主张对于德国加以极严厉的制裁手段,以免其再为法国之危害。立于此两极端之中间者,有英之劳合·乔治,他一方面赞成威尔逊之联盟思想,同时亦愿使德国受处罚,而使法国对于德国方面有防备危险之保障;劳合,乔治于此常须调停法美两国首脑之主张。

——摘编自周鲠生《近代欧洲外交史》


(1)根据材料,概括巴黎和会上三个首脑人物的不同政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不同政见对后来国际局势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以后,刘晏针对“时天下钱少货轻”“商贾不通”,土地荒芜,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对唐朝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他提出了“理财以爱民为先”“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的改革思想。同时刘晏认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主张选拔和任用一批坚决拥护改革,而又精通经济管理的人才。他制定了常平法,即根据年景好坏,“常年平敛之,荒年蠲救之”“丰则贵取,饥则贱与”。与此同时,刘晏还采用因地区生产特点来确定税收方式的办法,以解决人民当时严重缺粮的困难。如,对于岭南深山、沼湖地区的人民,可以用竹、纸、漆器、绫锦等当地的土特产代替租税,把粮食留归民用;对于特别不便于运输的地方,让农民把货物集中到附近的产矿区,换取铜、铅等就地铸钱纳税。刘晏经济改革使唐中后期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刘晏理财“以爱民为先”,富其国而“不劳于民”。

——黄玉生《中唐时期刘晏的经济改革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改革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