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欧文出生于工匠家庭,从小当学徒。1787年,欧文来到曼彻斯特,他对积累个人财富不感兴趣,童年的痛苦经历以及对工人苦难的目睹,使他决心要创立一个美好新世界。他从李嘉图的学说中发展出劳动价值论,认为工人消耗的产品价值要比他们创造的少得多,创造了利润的工人却生活在贫困之中,这十分不公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实行公平分配,消除剥削。因此提出“合作村”计划。1842年,欧文在印第安纳州买下“新和谐”村,开始为期四年的社会主义实验。但“新和谐”村脱离社会现实,最终失败。欧文设计的社会主义蓝图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文进行社会主义实验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文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的贡献。
2021-12-11更新 | 14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材料 一战结束后,日本独霸中国的政策更加咄咄逼人,并在巴黎和会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美国认为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的完全胜利和它获得的其他战利品,彻底破坏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均势。巴黎和会后,美国力图拆散英日同盟(1902年订立),以消除在未来的对日战争中英日联手对付美国的危险。由于英国在战后遏制日本方面与美国日趋一致,并希望在愈演愈烈的海军竞赛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妥协,支持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期间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任意宰割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使列强极为震惊。尽管它们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但是如何保持中国的贫弱状态,如何保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却是它们十分关心和必须处理的一个共同问题。

——摘编自《精粹世界史两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的成果。
2021-12-1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焦云龙(1840-1901),山东人,清同治年间进士。历任陕西省三原、安康、富平等县知事,绥德、商川知州,潼关厅同知等职。凡到任之处,则教民致力开垦荒田、疏通河道、勤俭耕稼、植桑养蚕、纺织编造;设育婴堂,创利民事业;提倡教育,兴办塾学,刊印古籍,重修县志。先后兴修三原的正谊书院、富平的湖山书院、潼关的关山书院等。断案巡狱方面,亦素称公正。在招徕移民方面,焦云龙多次筹集银两,安置外籍流民,甚至给予一定量的种子、牛和“安家费”。境内荒地很快变成沃壤,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焦云龙被称为“焦青天”。据统计,当时迁居三原、富平、阎良、临潼、高陵、蒲城等地的山东移民就达30余万人,山东移民居住的村落多达400多个。1901年焦云龙病逝,万千百姓自发赶来吊唁。他居官28年,身无遗物,治丧无着,赖众人集资才得以下葬。

——摘编自吴树民《一代廉吏焦云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焦云龙在陕任职期间的施政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焦云龙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的原因。
2021-12-10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自1956年起,越南南方政府(简称南越)侵占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10多个岛屿。此后摩擦不断,南越得寸进尺。1974115日,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要求海军做好西沙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准备和兵力部署。195时,南越4艘军舰企图强行占领西沙群岛的琛航、广金两岛,同时向我军舰艇寻衅。1022分,敌4艘军舰突然同时向我海军开火。我军奋力还击,海军官兵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勇猛顽强作风压倒了南越海军。1230分,海上战斗结束。20日上午,我军在人员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收复了被强占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俘敌49人。至此,我国重新收复被侵占的岛屿,恢复行使对西沙群岛的主权。22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决定将自卫反击战中俘获的48名南越官兵和1名美国联络官,全部遣返。

——摘编自周德华《收复西沙扬国威一西沙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收复西沙群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沙海战对当今中国面临的海上争端的启示。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定民之居,成民之业”,管仲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工商专心本业,免服兵役。士乡即农乡,平时农夫耕田,战时当兵。士乡规定:“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每家出兵一人,“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帅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帅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帅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这是兵农合一的劳动力编制,对于加强齐的国力当然起不小的作用。管仲相桓公,制定了“尊王攘夷”的策略,对于团结友邦、打击敌对势力,提高本国在列国中的地位,收到显著的效果。据统计,齐桓公在位的四十余年间,齐会盟诸侯二十六次,用兵二十八次。这都有管仲的功劳。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管仲在齐国采取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管仲改革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蔡和森(18951931),湖南湘乡人(今双峰县)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其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蔡和森在担任团中央机关报《先驱》主编期间,运用马克思主义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1924年,他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1925年年底,蔡和森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做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长篇讲演,详细回顾了从建党到1925年中央第二次扩大执委会议的历史,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党的历史任务和各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指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著作。192811月初,蔡和森发表《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前途》,对“中国革命是不是资产阶级民权革命”等问题的分析,正确指出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革命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这对汲取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澄清党内一些同志的模糊认识,自觉贯彻党的统一思想、迎接新的革命高潮到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李永春《蔡和森年谱》等


(1)根据材料,概括蔡和森的主要理论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和森上述理论贡献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时,书法艺术进入了成熟期,主要表现在“书为心画”艺术本体观的成熟以及书法美学思想的整体框架的构筑和完成。上承魏晋下启唐宋的虞世南在其中做了突出贡献。虞世南师承王羲之的七世孙僧智永,深得王羲之书法的精髓,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刚柔并济”的艺术风格。虞世南现存的书法作品仅有楷书《孔子庙堂碑》,当时太宗观后赏赐王羲之的“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黄金印作为嘉奖。虞世南还著有美学价值很高的《笔髓论》一文,详细地论述了楷书、草书、行书的书写方法,总结了自己的书法心得,为后人研究、临摹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其中《契妙》篇主要论述了书法艺术的最高追求一“契于妙”,这是他书法理论的核心,也是书法艺术美之所在。作为初唐书法四杰之一的虞世南,地位在另三人之上,对唐代乃至后世书论家及书法审美风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程逸凡《虞世南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處世南在书法美学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虞世南书法地位得以确立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周恩来自幼酷爱读书,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功底。1910年至1913年,周恩来先后入银岗书院、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读书,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在具有进步思想的老师的影响下,周恩来先后阅读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革命书籍。他还订了《盛京时报》,养成每天坚持读报、关心国事的习惯。1911年,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周恩来郑重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1956年5月,周恩来在《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一文中指出:“任何国家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不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有批判地学习,不是盲目地学习……应该说,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摘编自毛胜《周恩来的读书学习生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能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思想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这一主张的历史贡献。
2021-09-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41日,美军登陆冲绳岛。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决定在琉球群岛成立美国海军军政府,接管日本在琉球群岛的一切权力。1946129日,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发布指令,将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群岛划归于日本当局行政管理范围之外。I949年后,如何处理琉球群岛成为美国战后对日和约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当时,美国政府内部特别是军方和国务院之间对此存在争论和分歧。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确定的NSC48/1号文件明确提出,为了能成功地防御苏联将来的入侵,美国必须在亚洲保持一种最低限度的地位,即要保持在亚洲沿岸岛屿链的军事地位,这条“第一战略防卫线”包括日本―琉球群岛―菲律宾,这也是第一道“进攻线”。美国国务院在194912月拟订的对日和约草案中则提出:“日本宣布放弃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群岛的主权及一切相关权利;盟国支持美国依据联合国宪章第十二章的规定申请将这些岛屿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下,并由美国担任管理当局”。

——摘编自徐一鸣、张生《杜勒斯与美国的琉球政策(1950-195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琉球群岛问题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初期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在处理琉球群岛问题上的分歧和双方的根本目的。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戴震(1724119日-177771日),清代哲学家、思想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学术成就显著,特命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18世纪的中国社会尚未受到西方入侵而处于自在自为的发展状态,作为其有机成分的儒学亦处于立足自身发展逻辑的自然进程中,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从18世纪的社会史出发考察戴震哲学的思想史意义是更为合理的路径。18世纪中国商贸的发展造就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市民社会,催生了一个世俗化浪潮。戴震哲学是这一浪潮的代表,表达了市民阶层的诉求和心声。戴震哲学因而可以被视为一种市民儒学,是对以往的政治儒学和精英儒学自下而上的反动。戴震哲学的思想史意义也就在于其第一次使儒学获得了一种“民间”身份,这在儒学发展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摘编自石磊《戴震哲学的思想史意义再评价——从18世纪社会史出发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戴震思想与传统儒学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戴震思想产生的背景。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