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岱生平(部分)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张岱生于浙江绍兴书香门第,少年时天赋过人,工书善对,出口成章,被称为“今之江淹”。
成年后的张岱轻佻狂放,悠游于市井之间,流连于山水之侧,斗鸡走狗,走马观花,期间也写下大量的诗作。
崇祯八年(1635 年),张岱在乡试中因文章格式不符规定(八股文)而落榜;于是撰《跋张子省试牍三则》,讽刺考官不能选拔良才,从此绝意仕途,专心写作。
明亡后,张岱隐居不仕,潜心著述,著有散文集《陶庵梦忆》和纪传体明史著作《石置书》《石匮书后集》等。
康熙四年(1665 年),张岱撰写《自为墓志铭》,体现出保持气节而自持,心态达观却又深深无奈之情。
晚年著《于越三不朽图赞》,从儒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对明代绍兴府八县一百余人进行了褒扬。康熙十九年(1680 年)年底去世,享年84岁。

——摘编自韩金佑 《张岱年谱》 等

材料二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为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摘编自张岱《自为墓志铭》


结合以上材料,对张岱的人生历程进行阐释,写一篇历史短文。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 . 阅读史料,完成任务

材料   近代中国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社会转型,但是在整个晚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足够的领导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转型的能力,致使社会各个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互相协调和配套发展的,政治体制转型的滞后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清朝统治者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局面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突破了社会转型中最坚固的环节:政治制度改革,促使政治结构迅速完成了转换过程。自此,中国进入政府主导下的主动现代化时期,从而使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新结构得到发展与壮大,社会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

——摘编自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以下是国际秩序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节选。

材料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保护本国贸易。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

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

19147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8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1947年,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中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国际秩序”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国的精魂,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人物主要事迹
戚继光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民族英雄。率领“戚家军”荡平东南沿海倭患。
郑成功明清之际民族英雄。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进兵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林则徐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杨靖宇中国著名抗日英雄。1932年,受命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1940年壮烈牺牲。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邱少云1952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中,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1953年被朝鲜授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王进喜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等。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张伯礼201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获得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0208月,授予张伯礼“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从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英雄人物,围绕“英雄与国运”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论题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从表中选择两个英雄人物,围绕“英雄与国运”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论题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在德国很多城镇乡村的步行街橱窗里、老建筑前或街心公园的小路旁,人们都可以看到一组组注有街名及拍摄时间的二战期间的老照片,照片上是此地被炮火夷为废墟、满目疮痍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这些真实而残酷的历史镜头的收集展出,很多都是当地的民间协会例如历史协会、家乡协会等所为。

——摘编自《收集德国好时光》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7 . 读懂史学家的历史认识,是我们增进历史理解的重要路径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野蛮的阴影笼罩着二十世纪的欧洲,这阴影曾令最原始的野蛮人感到震惊。当工具的创造性变革超越了人们以往的感知时,欧洲人默许了一连串的冲突,这些冲突毁灭的人类生命超过了以往所有战乱给人类造成的牺牲的总和。尤其是1914—1918年和1939—1945年的两次世界大战,其毁灭性是无法估量的;并且迅即传遍全球。然而战争的重点毫无疑问是在欧洲。未来的历史学家肯定要回顾1914年8月至1945年5月之间的这三十年,在这个时期,欧洲抛弃了自己的理智。当人们选择足以代表那个年代人类经历的标志时,很难不首选二十世纪死亡的代表物:坦克、轰炸机、毒气弹、战壕、无名战士墓、死亡营、万人坑。这些恐怖事物使同一时期维护生命的一切成绩都相形见绌。在众多恐怖事件发生时期,欧洲人放弃了他们作为世界领导者的地位:欧洲被欧洲人的愚蠢侵蚀了。当战时的尘埃最终落下时,欧洲的废墟被两个欧洲之外的强国——苏联和美国——所控制,而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甚至未曾出场。

——【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1)材料选自当代英国史学家的史学名著。认真阅读材料,提炼史学家的重要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论述你所提炼的重要观点。(要求:表述成文,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孔子身后到东汉初的五百年间,孔子形象凡四变:由子贡作俑,使孔子由普通贤人一变而为超级贤人;由孟轲发端,荀况定型,使孔子从贤人再变为圣人,凌驾于世俗王侯之上而在人间不得势的圣人;由董仲舒首倡,西汉今文博士们应和,使孔子从不得志的圣人,三变为接受天启,为汉制法的“素王”;由王莽赞助在先,刘秀提倡于后,使孔子从奉天命为汉朝预作一部法典的“素王”,四变为传达一切天意的“通天教主”。伺候还有韩愈、欧阳修的孔子,程颐、朱熹的孔子,陆九渊、王阳明的孔子,顾炎武、戴震的孔子,直到近代康有为的孔子等等。总之,在历史进程中的孔子,存在“真的孔子”与“假的孔子”。

——摘编自朱维钟《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孔子形象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摘自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二   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黄仁宇


据上述材料概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种不同的观点,选取你赞同的一种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9-03-01更新 | 758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美达菲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霸权的兴衰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格局,其中显著的变化是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试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