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材料   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在历史上不仅建立了较为强大的政权,还推进了民族文化建设。契丹建国之初太祖神册五年(920年)创制契丹大字,太祖弟迭刺在参考回鹘文字的基础上改制契丹小字。史载契丹大字是借助汉字字体并增减笔画而形成的,契丹小字同样是借用汉字偏旁但又吸收回鹘文字的特征而成为拼音文字。当时的契丹人不仅用本民族文字勒石立碑,还用以进行文学创作。女真文字于太祖天辅三年(1119年)完成创制,以契丹、汉两种文字为基字,或取其音,或取其义,为推广本民族文字,女真统治者很早就创办女真字学校,并设女真进士科,以女真文进行考试。蒙古文字最早创制于成吉思汗新中国成立前夕,学者称其为蒙古畏兀儿文字(回鹘式蒙古文)。元世祖忽必烈时又命吐蕃僧侣创制新的文字并颁行,后人称之为八思巴蒙古字,当时规定用它“译制一切文字,期于顺言达事”。为推广八思巴字,元廷在中央和地方广泛设立学校,培养相关人才。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少数民族文字创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文字创制的意义。
2022-05-0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上台执政,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苏德关系迅速恶化,苏联决定在外交战略上作重大调整。19331116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互换照会,决定建立国间外交关系。同时,苏联与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建交,形成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第二个高潮。

1933年底,苏联外交部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它改变过去对凡尔赛体系的敌视态度,表示愿意参加国联,同英法等国联合起来共同反对法西斯。19349月,苏联被接纳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19355月,苏法签订互助条约。此前,苏联同波兰、芬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为进一步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它没能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1938年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苏联采取更为慎重态度,避免卷入国际冲突。与此同时,修改第三个五年计划,加快国防工业生产,扩大军事实力。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没能继续发展下去的原因。
2022-01-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袁崇焕(1584-1630年)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攘臂谈天下事,多大言不惭。而终日梦梦,堕幕士云雾中,而不知其着魅魇也。五年灭寇,寇不能灭,而自灭之矣,呜呼!秦桧力主和议,缓宋亡且二百余载。崇焕以龌龊庸才,焉可上比秦桧。

——摘自明代张岱《石匮书后集》

材料二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摘自乾隆帝《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

材料三   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间也,天下震动,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么矣,谗死亦至伙,而恻恻于人心,震惕于敌国,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假若间不行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

——摘自康有为《袁督师遗集序》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袁崇焕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4 . 材料   194049日凌晨430分,德军展开了对挪威的入侵。德国动用了海军、空军和陆军的一大批兵力。面对德军的大举入侵,挪威政府举棋不定,军队接到的命令仅仅是进行“局部而且是秘密地动员”。挪威皇室、政府从首都向腹地撤退时,通敌组织“第五纵队”头自吉斯林宣布成立一个由他领导的新政府,要求挪威人民立即停止一切抵抗,并与德国缔结和约。到49日中午时分,挪威人口最集中的主要城市全部沦陷。主要的武器库、粮仓、参谋总部和各军区司令部的作战文件悉数落入德军手中。被盟军抛弃的挪威军队残部于610日被迫投降,德军完全占领了挪威。挪威战役期间,挪威伤亡约1700人,英国伤亡约4400人,法国和波兰部队损失530人,而德军战死11人,失踪2375人,伤残1604人。凭借挪威战役,德国保住了至关重要的铁矿石运输线,巩固了德国北侧的防御,还获得了众多的重要战略据点。

——摘编自杨会军《一口气读完二战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挪威抗击德军入侵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挪威战役的影响。
2022-04-16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帝国不断的扩张过程中,由波斯贵族组成的原有统治机构已经不能适应统治一个庞大帝国的需要。政治上被征服民族时时企图恢复独立,乃至国王任命的地方大员也往往谋求割据。经济上波斯帝国的西亚和埃及是经济发达中心,而伊朗和中亚地区还处于奴隶制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帝国形势基本安定之后,大流士着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流士把全国划分为大约20个省,每省置总督一人处理一省的行政事务,设将军一人,统领一省驻军,另设专司征收各省贡赋。总督、将军、司税大员三权分立,各自对国王负责。国王还经常派出钦差大臣到各地巡行,被希腊人称为“王的耳朵”。大流士深知法律对于巩固帝国的作用,制定一系列的严刑峻法。针对波斯帝国的疆域十分广阔,货币和度量衡混乱的现实,大流士一边下令修筑了许多新的驿道,一边制定了统一的铸币制度,规定中央政府有铸造金币的特权,省区总督只许铸造银币。

——摘自谢玉珊、徐虎《大流:士一世改革与波斯帝国的全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流士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流士改革的作用。
2022-04-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晟(727-793年)今甘肃临潭人,唐朝中期名将,擅长骑射,勇武绝伦。他以良家子身份从军,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他攻灭吐蕃定秦堡,生擒堡帅慕容谷钟,迫使吐蕃解除灵州之围,被赞为万人敌。李晟坚持以封建的忠君思想训育部下,善知部下之长,经常提拔部下,治军严明,赏罚必信。他镇守西陲,屡立战功,被册封合川郡王,后调任右神策军都将,宿卫长安。783年泾原镇士卒在长安哗变,拥立朱泚为帝,唐德宗仓皇出逃,784年李晟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拜司徒兼中书令,世称李四平,他考虑到泾州临近边界,然此地治理不善,多次发生兵祸,为此他主动奏请驻守泾州,吐蕃对李晟极为畏惧,多次主动请和。在作战指挥上,他不畏强敌,善激励士气,谋定后战,身先士卒,临敌应变。793年去世,时年六十七,谥号忠武。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晟取得很多历史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4年,经过雨季的整军和战略储备,北越军队变得异常强大,而南越军队却日益虚弱,甚至停止了蚕食绥靖,变成自保收缩状态。越南南方中央局和南方解放军司令部经过综合分析,敏锐地注意到这个有利的态势,决心把握机会,尽力争取在1974年至1975年旱季组建新的第4军,对西贡连续展开两个阶段的攻势,在其他战场配合下,力争于1975年至1976年旱季结束长达15年的抗美救国战争。经过两个月的准备,黄琴少将、裴吉武大校指挥的北越第4军正式向福隆省进军。在不到两周的时间,越军第4军就攻下了布多、布登和同帅等福隆省内的各个要点,南越军队不断溃败,最终北越军队取得了福隆战役的胜利,震惊了世界。

——摘编自《神话与现实:1975年西贡大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隆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隆战役的影响。
2022-04-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22届高三冲刺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的内容具体分为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饥荒,各边区政府采取发放救济粮等形式解决燃眉之急,在此基础上帮助民众恢复和发展生产,积极倡导以工代赈。同时各边区政府持续有效地开展社会优抚工作,对现役军人、民兵、荣誉军人进行优抚。

冀鲁豫行署各级政府机关财粮供给制度系统表(19431月)

边区财政社会事业费退伍军人优待救济费
干部保健费
产妇婴儿保育费.
残废金
丧葬费
优待俘虏费
工作人员伤亡抚恤费
奖励费
社会事业公粮荣誉军人及退伍军人优待抚恤粮
干部家属优待救济社会粮
产妇婴儿保育粮
高小以上之学生优待粮

——摘编自谭忠艳《中国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社会保障的作用。
2022-03-26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魏建立后,民穷兵弱,处境十分艰难。宇文泰大力改革,采用苏绰的建议,颁布“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条诏书和一系列新制。政治上,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要求各级官吏用儒家学说修身,躬行仁义、孝悌、忠信、礼让、廉平、俭约等,恪守儒家道德规范。打出复古旗号,按照《周礼》官名更改官制,颁布文告模仿《尚书》文体,以标榜承袭中原正统,争取汉人支持。用人则唯贤是举,不限荫资。军事上,为适应鲜卑等族军人的心理,采用鲜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建立以六镇军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的府兵制。官兵之间保持鲜卑旧日的氏族关系。经济上,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劝课农桑,恢复均田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宇文泰政治和军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宇文泰改革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正茂(1513~1593),字养实,歙县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迁江西按察使,提督两广军务,军功显赫。其属官茅坤评曰:“殷公之擢给事中,而事先皇帝也,数以谏诤显。会方士以祷祠荧惑左右,公卿以下,并仿汉故事,附祠官祝厘。或以讽谏暑,公耻,独不与……公魁岸倜傥,多大略……公之皎然不射利、不诡名,尤公所独也。”

——据茅坤《茅坤集·赠殷石汀按察使序》

材料二 乡人论曰:“先是正茂为司徒(即户部尚书),邑人丁丝绢之役偏累(负担不平衡)有年,帅嘉谟讼于朝,正茂适肩其事,后虽中寝,(乡人)至今德之。”

——据万历《歙县志》传卷二《殷正茂》一

材料三 朝议评曰:“正茂在广时,任法严,道将以下奉行惟谨。然性贪,岁受属吏金万计。”

——据《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殷正茂》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殷正茂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2-02-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