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屈大均(1630-1696),字骚余,又字翁山,广东番禺人。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深受其抗清思想的熏陶,先后参与陈邦彦、祁班孙、吴三桂等人的反清斗争。1674年,台湾还归清廷之后,屈大均停止反清活动,移志于对广东文献、方物、掌故的收集编累,编成《广东文集》《广东文选》等。他不顾清廷的禁令,撰写了《皇明四朝成仁录》,为明末清初的抗清志士歌功颂德,在明末的遗民中引起较大的反响。他若述《广东新语》,记述广东的天文、地理、矿藏、草木、动物、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资料,其中涉及科技问题的篇幅占了全书的68%,有十万字是属于农业方面的内容,还有2/3是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记载,全面地反映了明末清初广东的经济发展概貌,被认为是一部史料价值甚高的广东大百科书。作为岭南著名诗人,屈大均创作大量风格明快的诗歌,其诗歌充满着关注社会、体恤民生的情愫,开辟出自成一家的翁山诗派。屈大均身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前沿的广东,他高度肯定了岭南发达的商品经济,赞关粤人的商品意识,描绘发财致富的动人景象。作为岭南社会率先走向近代化的一位诗人和学者,后世称屈大均与陈恭尹、梁佩兰为“岭南三大家”。

——摘编自董上德《屈大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屈大均成为著名诗人和学者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屈大均在思想文化上的贡献。
2 . 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尚书》《左传》等文献也记载了这一历史现象。据此可知
①传世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最为真实②考古学成果佐证了历史文献记载
③古史传说中隐含一定的历史信息④龙山文化是早期中华文明的代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北魏孝文帝起,历代均田制的实施,就是不普遍的、打折扣的。以唐代为例,尽管唐初均田令规定授予民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但各级官员利用特权大量占田,“公田”日少,再加上“丁口滋生”,政府并没有足额土地授予民众。唐代开元年间的户籍文书记载,有户主余善意应受田一顷六十一亩,实际只受二十八亩,但要交的租调却一点未减,需要“纳租二石(“一丁之租”)。民众苦困,“耕者日少,田有荒芜”,到武则天时,“天下户口,亡逃过半”。

——摘编自杨志玖《论均田制的实施及其相关问题》等

材料二   明代前中期江南平原实行水稻一年一作制,一个无牛农户可种稻25亩上下,自明后期以来,水稻与春花轮作的“新一年二作制”逐渐推广。在这一新的耕作制度下,时人提出:“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一十亩”。在苏州、松江等江南蚕业和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妇女大多不下田劳动,所以农户耕田更要少一些。明后期以来江南“人耕十亩”经营规模的出现和普及表明这种经营规模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比其他经营规模更佳。

——摘编自李伯重《“人耕十亩”与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在分析均田制走向崩溃的原因时所选取的视角。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后期以来“人耕十亩”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从唯物史观角度对该现象的合理性进行解读。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经营规模谈谈你的看法。
2022-04-30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粤港澳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班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华佗的形象见载于正史、医书、道经、小说、诗词、方志等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文化记忆。尽管正史中对华佗已有明确的记载,但在民间关于神仙和汉室忠臣的文化想象中,正史中的部分记载则出现了结构性失忆和记忆的重构。华佗本是汉末以行医为业的士人,士人和医师形象成为其他形象构建的母体。其神仙形象肇始于南朝,确立于唐宋,由医师和道士群体利用道教的神仙体系塑造而成。其后,其神仙形象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变化。在元明清通祀三皇的背景下,华佗由地方神被纳入到国家祭祀体系。在三教合流和民间祛病求福的功利心理影响下,华佗作为医神被供奉于佛、道祭祀场所,甚至被视作河神。民间亦将华佗的事迹加以神化,把其作为宣扬忠孝思想的工具。华佗拥刘反曹汉室忠臣形象的形成,与宋代以来民间拥刘反曹的思想有关。在民众的文化想象中,为凸显士人气节,华佗被塑造成因闻关羽高义,为其刮骨疗伤,华佗之死亦被附会于为汉室与曹操抗争所致,从而建构出汉室忠臣的形象。

——曾庆环《制造华佗:中国古代华佗形象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佗形象演变的过程。
(2)以华佗为例,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1-12-2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2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9年,著呦呦接到参与全国“523”抗疟研究项目任务的要求,并且出任课题组组长。当时,中药抗疟研究在我国已进行了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在反复研读文献的过程中,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地启迪……在后期进行临床试验前,所呦呦课题组在个别动物的病例切片中发现了疑似的毒副作用,经过几次动物试验,疑似问题仍然未能定论。19727月,居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了北京东直门医院,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1972年,屠呦呦课题组首次以药效证实:从青蒿中获得的单一化合物具有抗疟活性,1973年,屠呦呦发现了双氯青蒿素,并于1992年获得了新药证书,转让投产如今,青蒿琥酯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强烈推荐的重症疟疾治疗首选用药,在全球30多个国家托数了700多万重症疟疾患者的生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居呦呦取得医学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屠动呦精神的当代价值。
2022-02-08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孔庙

材料一   孔子卒后,《左传》等典籍记载,弟子将其故宅三间改作庙堂,岁时奉祀,为孔庙之始,属“因宅立庙”的家庙。《史记》记载,汉高祖“过鲁,以太牢祀焉”,开创皇帝到孔庙祭祀先河。汉武帝时,京城太学和地方郡县学开始祭孔,但此时学校中未设孔庙。东汉桓帝时,在孔庙设管理官吏,孔庙开始向“国庙”演变。

材料二   东晋时复兴儒学,南朝《宋书》载:东晋孝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选公卿二千石子弟为生,增造庙(孔庙)屋(太学)一百五十五间”。首次在太学里建置孔庙,将“庙”字置于“屋”前,以显其要。其空间布局按照《周礼》“左祖右社”的思想,建置为“左学右庙”,“庙学合一”的格局已经出现。目前南京的夫子庙即在东晋学宫旧址历经改建而成。

材料三   魏晋以后,在全国各地州县学里均设立孔庙,孔庙成为祭祀孔子与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北魏从南齐夺得孔子故里后,献文帝立即派四朝元老汉臣高允代表皇帝到孔庙祭祀。孝文帝模仿汉制“立孔子庙于京师(平城)”,并亲赴鲁城(曲阜)孔庙祭祀,曾下诏:严令取消民间“求财求子消灾去病”的孔庙祭祀活动,重续了国家对孔庙的管理制度。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汉代与东晋三个时期孔庙的差异,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祭孔和修建孔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是关于秦国家治理的相关记载。
《过秦论》
(西汉贾谊)
《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汉司马迁)
《秦简》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
比较表格中材料,得出的认识是
A.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B.历史真伪需进行史料的考辨
C.历史解释带有强烈主观性色彩D.考古材料更能反映历史全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杨宽在《中国上古史导论》中说∶"近人分我国古史学之派别为四∶曰信古、曰疑古、曰考古、曰释古"。其中疑古学派对东周以前的历史持怀疑态度,甲骨文出土后,对文献中关于殷商历中的怀疑基本消失。这种变化说明
A.文献记载真实可靠B.甲骨文是商朝的记录
C.考古可以佐证文献D.历史中有虚构的成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葛洪,晋代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其在百卷巨著《玉函方》的基础上,编选和收集各种简便易行的医疗技术和单验方,又撰成《肘后备急方》3卷。《肘后备急方》可供医家随身携带以备救急检索之用,所以近世有人称之为中国最早的“医疗救急手册”。《肘后备急方》记录了各种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杂病,以及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急症和六畜病的治疗方法。对一些急慢性传染病的记载,在我国医学文献中是首次记录,有些还是世界医学史上的最早记录。其中提出用青蒿治疟,这种方法不仅在当时有实用价值,而且成为我国现代研制青蒿素的线索,由此发明了一种高效、速效和低毒的抗疟新药。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葛洪《肘后备急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葛洪及其著作《肘后备急方》的贡献。
10 . 近十年来,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为历史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触犯秦法,按律当斩。而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中,则规定因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而耽误的,可免除惩罚。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出土文献基本印证了传世文献B.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
C.出土文献需要进行真伪的辨析D.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识
2021-05-05更新 | 723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