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元年、太和十一年两次修改律令旧文,"凡八百三十二章,门房之诛十有六,大辟之罪二百三十五,刑三百七十七。除群行剽劫首谋门诛,律重者止枭首",废除或降等了过去的车裂、腰斩、夷五族等残酷的刑律。这一做法客观上(     
A.整合政治认同以维护统治B.缓和社会矛盾以加快融合
C.开启了律令儒家化的进程D.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端临(约1254—1323),宋元之际史学家。他出身相门,“家传鼎鼐之谱,幼皤(翻)馆阁之储”。南宋灭亡后,他把毕生精力倾注于《文献通考》的编著。此间,历代意识形态的得失问题和田制、税制、官制、兵制的利弊问题有机地联在一起,引起了马端临的高度关注。马端临又究寻到秦汉以降公私藏书十亡六七的惨痛现象,殊感兵败国破之时常为图书蒙厄之日。从《通考》全书看,他一方面“旁搜远绍,门分汇别”,另一方面“参稽互察……融会错综”。其中《经籍考》收载存世可考的图书4000多种。举凡九经三传,百氏遗说,史坛巨制,文苑名著,医卜技艺代表作,神仙浮屠经典,无不诸评俱载,“纪其著作之本末,考其流传之真伪,订其文理之纯驳”。从明清以至近现代,规仿或赓续《经籍考》的著述层现迭出,转密加详。

——摘编自杨寄林《<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成书与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的条件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的历史功绩。
2023-08-3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9月马恩河战役之后,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在西线战场陷入胶着状态,英国想要通过开辟新战线打破战争僵局。奥斯曼帝国参战后,俄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19151月,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请求协约国在某处发动军事行动牵制奥斯曼帝国。英国陆军大臣基钦纳接受了尼古拉大公的请求,开始计划利用海军在土耳其海峡发动攻势,目的是依靠武力打通达达尼尔海峡占领加里波利半岛,援助俄国在高加索的作战,并迫使奥斯曼帝国退出战争,稳定英国在中东的局势。但英国政府内部对于此次军事行动存在分歧,决策混乱,造成登陆作战行动延迟到425日才开始。奥斯曼帝国军队在德国将军冯.桑德斯的指挥下,利用英军的延误,加强了对半岛的军事布防。8月,英军在半岛的苏弗拉湾发动攻势,因为指挥官斯托普福德的失误,英军没有及时占领制高点提基堆岭,土耳其将领凯末尔再次挽救危局,击退了英军的进攻,双方再次陷入对峙局面,战役最终以英法失败撤军而结束。

——摘编自陈利宽《论加里波利战役的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里波利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加里波利战役的影响。
2023-07-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比利时地理学家奥特柳斯曾编绘《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图》。全图以山水为纲,以行省为地理单位,以中心城市为支点,展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辽阔盛景,甚至还绘出了印度洋上的帆船和“海怪”。从史料实证角度出发,该地图(     
A.因年代久远已无法真正揭示历史真相B.属于研究亚历山大帝国的第一手史料
C.为研究古代文明扩展提供了图像史料D.具有极其珍贵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万神殿,始建于公元前27年,用以供奉罗马诸神。其主体建筑是穹顶圆形堂,柱廊被作为万神殿的门廊。这一遗迹不能用于研究(     
A.古罗马的建筑艺术特点B.罗马共和国的历史文化
C.古罗马对古希腊文化的继承D.罗马的宗教信仰
2023-07-02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孙中山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他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等的斗争纲领存在严重缺陷,“只以驱除光复自任”。为此,孙中山在坚持反清斗争的基础上,探索变革“国体”和“民生”应达到的目标。这说明孙中山(       
A.坚持资产阶级的革命信念B.否定以往的救亡图存斗争
C.积极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D.已经找到正确的救国道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彼得一世刚成为沙皇时,俄国教会的力量依然不容小觑。而彼得一世的新政改革,影响了一些大贵族及教会的利益,使其对沙皇十分不满并进行造谣生事,造成人心惶惶、社会局势不稳的混乱局面,这使得彼得一世决定对教会进行改革。1701年彼得一世下令将部分教会的财产收归国有。为了改善神职人员的不良作风,彼得一世还颁布一系列命令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他要求神职人员用宗教来美化、颂扬沙皇,要求他们把沙皇君主专制制度神圣化,强迫神职人员宣誓为沙皇效忠。为保证欧化改革顺利进行,彼得一世对反对改革的教会势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打击。1722年,彼得一世颁布指令,一切神职人员,在得知修士中有反对政权统治的意向时,必须立即秘密上报政府当局,否则将给予严厉的制裁。

——摘编自张宇《彼得一世教会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彼得一世教会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进行教会改革的原因。
2023-06-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汉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乌兰夫(19061988年),蒙古族。19259月入党。九一八事变之后,内蒙古东部盟旗相继沦陷,西部盟旗危在旦夕。中共西蒙工委密切关注局势,19362月,由乌兰夫领导,发起了百灵庙暴动。百灵庙暴动被毛泽东盛赞为“草原抗日第一枪”。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内蒙古东西部统一于乌兰夫为主席的自治运动联合会之下。194751日,乌兰夫宣布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诞生。其后几年,乌兰夫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持续不断地、创造性地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经验,被中央誉为民族区域自治的“良好榜样”,内蒙古的经验在全国推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摘编自吴向廷《乌兰夫:民族团结统一的典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乌兰夫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乌兰夫能够作出历史贡献的原因。
9 . 1901年,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提出,其师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然而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在提到路德时,几乎都是集中于对路德个人事迹的论述和对其勇气的称赞。由此推知(     
A.改良主张缺乏群众基础B.制度改革难以深入人心
C.国人抵触西方思想传播D.维新变法具有空想色彩
2023-06-04更新 | 499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在贵州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邓恩铭投身于汹涌澎湃的学生运动,到济南城内外进行宣传讲演。五四运动后,邓恩铭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邓恩铭参与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2年初,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以中共代表的身份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列宁倡导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共二大以后,在他的领导下,矿区工人很快组织起“矿区工会淄博部”,并建立了淄博矿区第一个党支部——洪山矿区党支部,使淄博矿区的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1925年2月,邓恩铭与王尽美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罢工取得胜利。邓恩铭后因叛徒出卖被捕,1931年4月5日清晨6时慷慨就义,年仅30岁。

——摘编自余玮《邓恩铭: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恩铭的时代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恩铭的时代精神。
2023-06-04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