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观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国宝“大盂鼎”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的青铜重器,其命运多舛的过程,也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写照。小王同学在观看央视节目《国宝档案》后,对国宝大盂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理了其几经磨难的历史年表

时间事件
周康王:十二年(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盂因战功而受到周康王的赏赐,盂颂扬王的美德,制作了宝鼎。

1849 年出土于陕西鄙县礼村,随后便被贩卖至文物市场。后辗转流徙至酷爱文玩的左宗棠手中。
1859 年左宗棠遭朝廷议罪,幸得时任侍读学士的潘祖荫援手才获脱免,左遂以鼎相赠,自此,大盂鼎一直为潘氏所珍藏。
1937 年抗战时期,潘氏后人将大鼎入土保全。
1952 年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将大盂鼎捐赠给国家,纳入上海博物馆馆藏。
1959 年大盂鼎入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小王同学之后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得以一睹宝鼎真身,其铭文(部分)译文如下



“现在我要效法文王的政令和德行,犹如文王一样任命两三个执政大臣来任命你,你要恭敬地协调纲纪,勤勉地早晚入谏,进行祭祀,奔走于王事,敬畏匕天的威严。”王说:“盂,你要辅助我主管军队,勤勉而及时地处理赏罚狱讼案件,从早到晚都应辅佐我治理四方,协助我遵行先王的制度治民治疆土。……王说:“盂,你要恭谨地对待你的职事,不得违抗我的命令。”


(1)推测大盂鼎出土于陕西的原因是什么;之后经历了哪些磨难?
(2)从史料价值的视角,如何看待大盂鼎及其铭文的意义?
(3)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加以保护和传承?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你怎样看待国宝“大盂鼎”的价值?制度与治理
2022-05-16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上海专用)03
2 .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下列四个选项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内涵
唯物史观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
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A.纸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B.指南针传入欧洲,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C.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D.《梦粱录》中写道:“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说明当时指南针已用于航海
2020-11-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储帝批准和约), 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年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星事行》《上渝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 《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已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行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职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如何看待材料一、二论点所依据的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
2021-03-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宜昌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二世即位”之谜。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竟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诏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讨史事真相,需研读收集到的材料。

材料一   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二   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事务的、扶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

——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1944年)

(1)区分材料性质:上述材料中源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源于考古实物的是_____,源于后世史家著述的是______。(填写材料编号)
(2)梳理材料脉络:按时序列出材料中“二世即位”的关键信息。

(3)辨析上述材料,判断其分别支持“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说明理由。
2023-11-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史学的转变

1819世纪,欧洲史学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8世纪启蒙思想家热衷于撰写历史著作,后人往往把他们称为“哲人史学家”,并相应地把他们的历史著述称为“哲学式历史学”。“哲学式历史学”的史学编纂在空间上越出传统地域,开始把西方人目力所及的东亚和大洋彼岸、中南非洲等囊括到世界史体系之中,从而产生出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史学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军事和外交,而是整个社会和文化,更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社会文化史。伏尔泰在写作《路易十四时代》时说:“我们应当致力于叙述值得各个时代注意,能描绘人类精神和风尚,能起教育作用,能劝人热爱道德、艺术和祖国的事件。”

19世纪,欧洲史学领域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史学研究不再是文学、哲学和神学的附属,而是变成一门自主的学科。很多史学家强调必须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各个民族,认为任何人都有权生活在自己的民族中。他们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争相撰写本民族和本国的历史。同时,史学家们开始关注社会下层的历史,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

——摘编自刘耀春《延续与断裂:启蒙运动时期到19世纪欧洲史学的转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欧洲史学的“转变”进行评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希罗多德在其所著的《历史》中写道:“我的职责是把我所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虽然我并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对于我的全部历史来说,这个说法我以为都是适用的。”这表明希罗多德
A.坚持历史叙述的中立B.强调历史价值的判断
C.具有搜集史料的意识D.开创历史写作的先河
2022-04-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欧洲启蒙史家在同封建教会史学的斗争中,在历史学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伏尔泰遍访欧洲勘探真实可信的史料,在写作《路易十四时代》过程中,他参阅了二百余种历史文献,该书不仅写法国、欧洲,也写到了亚洲、中国等世界其他地方。针对传统的历史循环和倒退论,杜尔果在《世界史论》中指出,人类是服从进步规律的总体;理性是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伏尔泰认为“历史的进步……是人类精神逐步摆脱宗教的桎梏和愚昧的过程”。吉本在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时,查阅、搜集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与古罗马帝国相关的资料,包括碑铭、文物及各种拉丁文出版物。该书涵盖了欧洲、伊斯兰、拜占庭三大古文明,还写到了中国与印度。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启蒙史学存在着许多缺陷,因此还不是真正科学的历史学。

——整编自赖元晋《18世纪启蒙史学的地位和贡献》等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学者普遍感到以反映朝代循环更替、探讨皇朝盛衰兴亡之故、旨在为帝王“资治”的传统史学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呼吁以新史学话语体系取代传统史学话语体系。

代表人物观点
梁启超“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夫史家之义务,贵按世界进化之大理原则,证之于过去确实之事,以引导国民之精神者也。”
陈黻宸“民者,史界中一分子也”,“史者,民之史也,而非君与臣与学人词客所能专也”。
夏曾佑“自草昧以至周末,为上古之世;自秦至唐,为中古之世;自宋至今,为近古之世。”此期前半段,学问、文章、政治集秦以来之大成,后半段则世局人心开秦以来未有之新局。
章太炎“所贵乎通史者,固有二方面:一方以发明社会政治衰微之原理为主……一方以鼓舞民气,启导方来为主。”

——据赵梅春《20世纪初以来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欧洲启蒙史家在史学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并分析取得这些突破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旧史学相比,新史学话语体系“新”在何处,分析新史学兴起的积极作用。
(3)综上,谈谈对史学研究有何启示。
2022-04-09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材料三   拓跋魏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甲骨文和《史记》的史料类型。
(2)材料二、三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史学观点的主要因素。
2021-11-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根据《史记秦本纪》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 “伐邽、冀戎,初县之”这条记载,认为春秋早期秦已在“冀戎”之地设县,即所谓的“华夏第一县”。但笔者认为,基于毛家坪新的考古发现,对“冀戎之县”的性质应加慎重考虑。根据毛家坪墓葬发掘者的推测及《水经注》的记载,笔者认为毛家坪可能就是“冀戎之县”之所在。在毛家坪已发掘的二百余座墓中,出土有剑、戈、矛、镞等大量兵器及兵车,足证冀是秦之军事重镇。出土的子车(人名,秦国贵族)戈文说“秦公作子车用”,并有讨伐“不廷”的义务,说明子车氏是秦君委任管理冀县的,冀当为秦君的直属之地。墓葬遵从的是西周以来贵族的葬俗传统,可见子车仍是世袭下的大夫,与后世之官僚还有一定差距。综上,秦的初县之县与后代郡县之县并不相同,但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功能。

——据史党社《从毛家坪的考古发现谈的地方行政制度史》


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材料,归纳概括作者参考的史料的类型,并根据材料举例说明。
(2)从史料运用的角度来看,你是否认可作者的研究结论,并请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关于秦始皇死后皇位的继承问题,《史记》记载为胡亥“诈立”,即秦始皇弥留之际,胡亥与赵高密谋,窜通李斯篡改遗诏而立胡亥。但近年发现成书于西汉早期的竹简《赵正书》却记载了胡亥是奉秦始皇遗诏而继承皇位的。虽然《赵正书》的出现不足以否定《史记》的记载,但它提醒我们,秦代历史在西汉时期尚有多种叙述。《史记》中所见的,只是在汉帝国大一统的历史背景下“整齐百家杂语”而成的“一家之说”。这说明
A.史书编纂应删选材料、考辨真伪,从而越出材料的范围,创造新的历史
B.历史真相只有一个,对不同史料应持“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的态度
C.研究历史应寻找历史现场的任何一丝遗迹,以“理解之同情”找到真相
D.历史叙述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可以有多种叙述,但最终必成“一家之说”
2021-05-05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