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发现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都有陶盉(酒器)、龙形牙璋(礼器)、镶嵌绿松石铜牌、海贝等。但三星堆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和神树等,显示其特殊的祭祀行为。解读最准确的是(     
A.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传承B.古蜀文明兼收并蓄、个性鲜明
C.两地的区外贸易都相当发达D.两地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2 . 成都金沙遗址市是一处商周时代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邑。出土了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其中,玉璋最早流行于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夏朝后人就把玉璋进行扩散传播,玉璋成为了古蜀文明最核心的礼器。由此可知(     
A.中华文明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B.金沙文明属于奴隶社会先进文明
C.古蜀国完全继承了夏的礼制观念D.金沙文明与良渚文化的联系密切
2023-03-03更新 | 440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记载:“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商汤拯救万民,被万世颂扬。这说明(     
A.祭祀活动确具实效性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商汤以仁德治理天下D.神权与王权开始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文献资料与学者研究表明,第19代商王盘庚迁都,此后两个多世纪中形成伟大的商文明:第22代商王武丁开疆拓土,商朝发展到顶峰。而无论是史书叙述的频度还是民众熟知的程度,商朝末亡国之君商纣王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相互脱节
C.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
5 . 下图中的铜爵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采用复合范铸造而成的青铜酒器,器壁单薄,纹饰简单,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该铜爵可用于说明我国(     

图:二里头文化铜爵
A.农耕文明博大精深B.殷商时期酒文化盛行
C.奴隶制文明的发展D.原始社会私有制产生
2023-02-23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6 . 考古研究发现,辽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起源时间上以及文化发展水平上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甚至在特定阶段还要超过中原地区,但夏、商、周三个最早的王朝文明都出现在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     
A.天下之中的政治地位B.适宜生产的气候条件
C.中华先民的艰苦奋斗D.多元文化的汇聚融合
7 . 据记载,“(商王)小甲即位后,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太戊(小甲之弟)即商王位后,策命伊陟、臣扈、巫咸等为王朝卿士,商王朝很快出现国力强盛的局面,以致外服、方国“咸来臣服”。材料可用于探究(     
A.内外服制的运行机制B.中央集权制的起源
C.兄终弟及的恶劣影响D.分封制的历史传承
8 . 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观察下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夏、商、周时期(     

A.政治的中心主要是在南方B.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
C.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D.诸侯国都集中在都城附近
2023-01-13更新 | 678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考古学家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巴蜀文化的代表)出土的青铜器中,不仅发现了黄河流域商朝和周朝装饰风格的云雷纹,而且还见到了与淮河上游安徽阜南县出土的龙虎尊(商王盘庚下令铸造)相似的造型和装饰。这些发现说明了商周时期(     
A.商周王朝对四川实施了有效管辖B.巴蜀文化影响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C.青铜器物是长途贸易的主要商品D.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
10 .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其墓葬位于殷墟宫殿区,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文物约2000件。其中有象征王权和军权的青铜大钺,有一件重达九公斤(如图),铸有铭文“妇好”二字。据此可知商朝(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宗法制度尚未形成
C.商王与王后分权制衡D.妇女可能参政干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