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少弟”。被周公分封于卫。卫国原是殷商旧地,周公嘱咐康叔尊重殷商的传统,任用“殷之贤人君子长者”。康叔受封时不仅带去了大量周族人,还随迁了殷民七族,殷民宗族首领也在卫国任职。这反映出西周分封(     
A.导致王权的逐渐衰微B.实现国家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挑战了宗法贵族体系D.有利于族群认同意识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称“(周)这个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紧密的封建王国……还带领所有能结合的民族,闯进了一个意识和组织上都倾向于‘天下一家’的境界”。文中“天下一家”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华夏认同
3 . 周王朝有意识地扩展姬姓与异性诸侯之间的联姻,异性诸侯则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其在周王朝的权势地位,于是更多的异性诸侯被纳入“封建亲戚”的行列,作为周王朝的“藩屏”。由此可知(     
A.血缘联系有利于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基础
B.联姻实现了贵族集团的政治垄断
C.分封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周天子的权势
D.异性诸侯逐渐演变成为分封主体
2023-03-23更新 | 927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西周时期“封人”是中央之官,负责沟封疆界,并兼及祭祀、宾客、会盟等诸事项。到了春秋时期,“封人”多设在诸侯国,且前面冠以地名,变成了守疆之官,常受列国君主的宠嘉和重视。“封人”职责的变化反映了(       
A.地方治理走向成熟B.疆域观念渐趋强化
C.权力下移趋势加强D.华夏认同不断发展
5 . 服饰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代佩玉“尊者玉色纯,公侯以下,玉色渐杂,而世子及士唯论玉质,不明玉色,则玉色不定也。瑜是玉之美者,故世子佩之。承上天子、诸侯,则世子,天子、诸侯之子也。瓀玟,石次玉者,贱,故士佩之。”


——摘编自李岩《周代服饰制度研究)

材料二   秦始皇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秦始皇身着服饰上黑下红,代表上天下地,此意也是神化皇权和经天纬地之独尊权力的表达。

——摘编自崔琦《秦至南北朝服饰类名物词概念场研究》

材料三   汉唐时期频繁的商贸活动带来了异域的宗教,包含宗教特点的服饰也影响着礼仪服饰的发展方向。民族的互动促进了胡、汉服饰风格的交融。在融合的过程中,北方草原民族为了加强在农耕文明的土地上的统治,不得不学习较为先进的汉族礼仪制度。汉族也吸收胡族服饰轻便实用酌特点,并将之代入到礼仪服饰当中,袴褶服的礼仪化就是其中的典型。汉代凝动质朴,魏晋南北朝的浪漫奔放,唐代的包容华贵等时代特征都反映在各自时期的礼仪服饰。

——摘编自罗祎波(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佩玉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服饰的特点,并从思想文化和制度两个层面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汉唐服饰发展变化的原因。
6 . 西周时期,诸侯国既是中央政权控制地方的军事据点,又是宗周行使统治权力的政治派出机构。周公封鲁而命以《诫伯禽》,封康叔于卫而命以《康诰》,封唐叔于唐而命以《唐诰》,为诸侯国确定了各自的政治方针。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原始民主传统依然存在B.地方治理有所加强
C.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缓和D.中央集权趋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周公在殷遗民管理的问题上遵照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原则,采取了册封微子启、强行迁徙殷遗民中的顽固分子、分割殷民中的平民部分、对商人进行德政教化等一系列措施。西周的这些措施(     
A.旨在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B.巩固了贵族间的政治联系
C.加强了各族间的文化交流D.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8 .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分封制度
A.基础:井田制的实施
B.目的:巩固周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C.内容①分封对象:同姓____、异姓____(功臣、姻亲、古代帝王的后代等)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D.影响①确立了周王的____地位,巩固了西周的统治。②扩大了____。③通过分封制,周的____形式覆盖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④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⑤为后来的____埋下隐患。
E.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____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F.特点:等级森严
注意: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____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2022-12-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宗法制度下,西周的政治体制其实就是一种由天下到诸侯国,由诸侯国到家的政治体系。这反映出当时的国家治理特点是(     
A.君主专制B.政教合一C.家国同构D.垂直管理
10 . 周代实行“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迫”的“族坟墓”制度。统治者及贵族死后葬在“公墓”中,根据等级和血缘关系进行族葬;平民死后葬在“邦墓”中,由“墓大夫”根据血缘关系进行族葬。这反映了周代(     
A.社会贫富差距明显缩小B.丧葬礼制维护宗法血缘
C.以礼治国重视丧葬祭祀D.贵族平民藩篱已被打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