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1 . 周惠王欲废长立幼,太子姬郑寻求齐桓公帮助。齐桓公率七国诸侯共同拥戴,姬郑顺利继位,即周襄王。后来周襄王还派代表参加了齐国组织的葵丘会盟。这反映出当时
A.等级制度名存实亡B.尊卑观念遭到破坏
C.权力秩序受到冲击D.礼尚往来风气浓厚
2022-03-24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眉山、遂宁、雅安、资阳、乐山、广元、自贡、内江九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据《仪礼·燕礼》记载,燕礼是贵族上下级间的大规模宴饮之礼,并有“祭脯醢”“祭酒”等祭天祀祖的程序,在燕礼上醉酒是失礼的表现。周公认为,纣王多次在燕礼上醉酒是殷商衰败之因。这本质上反映了商周之际()
A.祭祀是维系统治的工具B.燕礼醉酒加速了王朝更替
C.君主权威富有神秘色彩D.王权借助神权和人伦维系
3 . 有学者指出,周灭商后,有许多不同的族群跟随西周贵族前往东方建立了陈、宋、杞等非姬姓的诸侯国;这些族群的祖先是夏、商乃至戎或夷,在封国内始终保留着对自己祖先的祭祀。据此可知,分封制
A.有利于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B.以祖先崇拜文化为政治基础
C.巩固了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D.推动了家国一体观念的兴起
4 .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不同诸侯国贵族墓葬所随葬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传统礼制秩序受到冲击B.大一统格局初步形成
C.分封体制改变文化格局D.政治秩序的日益稳定
2022-03-16更新 | 36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指出:“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而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
A.具有突破政治结构的血缘纽带的趋势B.不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C.具有导致地权和劳动者分离的趋势D.所封土地名义上归国王所有
2022-03-14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时,穆王曾在游牧部族的引导下,带着“六师之人”,沿着黄河上游西行穿越戎狄地区,互赠礼品,并赐子戎狄部族首领“宗正”一职,以示安抚和奖励。据此可知当时
A.黄河上游普遍实行分封制B.西周军队战斗力明显强于戎狄
C.西周重视边远地区的管理D.宗法制度在西周境内得以落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至春秋时期,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国人谤之”“国人围之”“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逐)其君”“国人逐之”“礼于国人”“盟国人于毫社”“国人助之”等记载。这表明
A.西周至春秋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B.当时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国人”是当时重要的政治势力D.西周已出现了民主思想萌芽
8 . 分封制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战国,但后世王朝屡有出现。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明太祖朱元璋都曾分封宗室子弟为王。这说明
A.分封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B.政治制度的发展依赖历史惯性
C.血缘关系对政治发展影响深远D.朝代更迭推动了政治制度演进
9 . 郑庄公(郑国第三位国君)去世后,郑国政权频繁易主。如表所示为郑庄公诸子在位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谥号姓名在位年数在位时间
郑厉公姬突在位4700—前697
郑昭公姬忽在位2696—前695年(复位)
郑子亶姬亶(一作子亶)在位7694
郑子婴姬婴在位14693—前680
郑厉公姬突在位7679—前673年(复位)

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西周统治面临危机
C.宗法体系难以维持D.王权尚未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青铜器龙纹在商代晚期盛行,其花纹规整对称,风格粗犷庄严,形象夸张神秘,指向原始力量。而西周时期的龙纹造型简化、结构规律化,风格从雄奇庄重向秩序实用转变。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B.巫术祭祀日趋盛行
C.青铜冶炼铸造技艺进步D.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2022-03-04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盐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