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2 道试题
1 . 有学者说,分封制对于周王室来说,最大的意义是在统治前期极大地巩固了天子的权威;面对于周边蛮夷之地来说,实则是一场从上而下的浩大的“文化殖民”。该论述反映出
A.西周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B.分封制传播了西周文化
C.周王借分封制实施文化专制D.周王室崇尚以文治国
2 . 据记载,西周时期家臣为家主“事保撅家,不敢知国”;春秋时期“季氏家臣阳虎主持家政,后欲叛乱除季氏代之执掌鲁国国政,终败奔晋受赵氏礼遇”,叛主现象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鲁国在封国中的地位举足轻重B.诸侯已脱离周王室的控制
C.春秋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现象D.士阶层受诸侯重视和礼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最早出现的射礼与祭祀有关,西周射礼比商代更加规范,其种类、规模及仪节规程都比较明确、严格,而且有记录射礼的专门术语;春秋时期,公室射礼的规格逐渐降低,习武之射和军中射礼不断发展。据此可知,先秦射礼
A.在西周时期正式形成B.反映了贵族日常生活
C.与政治环境紧密相关D.逐渐向娱乐方向发展
4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一书中指出“礼”的起源是以贫富分化、等级分化为前提的,反过来“礼”的形成又稳定了贫富分化、等级分化的社会秩序。这体现出“礼”的实质是
A.衡量道德修养的规则B.固化社会等级的差异
C.社会上层的行为规范D.维系社会稳定的手段
5 . 据周朝铭文记载,伯晨始受命为垣侯而得玄衮衣、幽芾之赐,玄衮衣即礼书所谓玄冕服,而玄冕服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通服,与玄衮衣相配的幽带是区别诸侯与卿大夫的标志。据此可知当时的服饰
A.是中国手工业发达的见证B.体现了天子最高礼仪的特点
C.具有维护等级秩序的功能D.是政治制度物化的具体象征
6 . 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把周王族子弟,诸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等分封在全国各地。周初分封制
A.保障了周天子的政治特权地位B.体现了王族内部对权力的再分配
C.避免了王族内部争夺最高权力D.加强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直接控制
7 . 有学者指出:西周分封制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
A.周王室有效控制了诸侯国B.西周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
C.分封制推动了文化的整合D.礼乐制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8 . 许倬云先生在《求古篇》中指出战国时代位列宰相者共81人,经他分析整理后得出以下结果。据此可知
项目人数占总数之百分比
宰相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本国宗族、王室姻亲2632
宰相本人与其他国家王室有关联810
宰相本人与王室完全无关4758

A.贵族政治逐渐走向没落B.旧的社会阶层被彻底打破
C.才能是选贤的唯一标准D.皇帝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一一卿大夫一一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
B.学子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
C.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
2021-01-13更新 | 242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先秦早期,"父慈子孝"的思想屡见于典籍之中,到了战国末年,"父为子纲"的思想逐步掩盖了"父慈","父慈"观念隐而不见。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宗法观念逐渐形成B.宗法等级秩序日益松弛
C.战争动摇血缘亲疏D.政治变化影响亲情伦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